風語小說 > 朱厚照:朕的廟號最次也得是圣宗 > 第46章 新學的方向
  內閣。

  梁儲的出現,讓楊廷和都意外了起來。

  “叔厚,今日怎么來了?”

  “還能怎么來了?今日發生了什么,諸位也比我清楚。現在京師戒嚴,還需要排查三大營,至于兩位張國舅,則是給陛下當了墊腳石。而我,成了陛下手中棋子,來這里給召喚你們,六部、六科主官,立刻前往通州,商議處理寧王叛逆處決事宜。”

  梁儲自嘲了起來,一臉感慨:“這些年,一直應付長不大的陛下,可突然之間陛下展露了手段,又不適應得無法招架。以后呀,有咱們受的了。”

  “這……”

  毛紀有點古怪起來:“叔厚,此言何來?什么陛下的手段?難道不是張氏兄弟欲逆?”

  “這些呀,都是真的,但想要隱瞞卻也很簡單。”梁儲搖了搖頭,“可陛下卻選擇將此事放大,進而趁機出手,控制三大營,你我誰能反對?此事事關陛下安危,不論真假,都要小心謹慎。之后三大營兵部還能插手嗎?”

  “這……”毛紀臉色凝重了起來。

  蔣冕也不說話,明擺著的。

  不然朱厚照不控制其他五部,偏偏強勢控制兵部和兵部臣工做什么?

  不就是擔心他們反駁嗎?

  而控制兵部的理由也簡單,防止叛逆者狗急跳墻。

  根本就是將一場政治危機放大,順手插入,然后不給內閣和朝臣反應時間,做出一個所謂的過度反應。

  “陛下哭了。哭得很傷心,就跟弘治十八年先帝駕崩,陛下扶棺而走時那般無措。”

  梁儲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著其余三人:“諸位,這可是這么多年來,陛下在外臣面前,第二次哭了。你們不曾見過,自然無有感覺。可是我見著了,也慌了。情緒為陛下所動,竟然一時間不能左右,只有等出了營壘才反應過來上當了。”

  三人面面相覷,他們是沒有這個感覺,但聽著梁儲的話,隱隱感覺到了不妙。

  皇帝什么時候有這種心機了?

  “罷了,盡快通知下去,讓朝官政要隨我走了,趕緊將寧王的罪議定下來,否則三大營可就要徹底落入陛下手中了。至于勛貴那邊……這一次怕是要丟一批軍中的官。陛下要重新整頓勛貴,讓這群人重新在我們面前唱戲了。”

  梁儲說這話,楊廷和三人倒是笑了起來。

  可不就是唱戲嘛!

  勛貴,在政斗上,根本就是菜鳥。

  不可能跟文官集團對抗。

  笑過之后,楊廷和很快冷靜下來。

  梁儲的變化,他已經感受到了。

  他和之前跟自己隔閡感消失了很多,這必然是有外力進來壓制的結果。

  而作為伴駕南巡的內閣大學士,梁儲這種變化,無疑是在告訴楊廷和,朱厚照帶來的壓力,已經讓一個政斗老手都感覺到吃力了。

  大明正德皇帝,開始全面和文官開戰了嗎?

  等處理完了朱厚照的召集令,大家也知道現在宜速速解決寧王的問題,也就沒再反對前往通州了。

  并非是妥協,而是必須要去做。

  不做,朱厚照不安心,他就會等徹底控制北京之后,才進來。

  那得死多少人?

  現在當朝之間,又有多少人收過寧王賄賂?

  心虛啊!

  楊廷和下朝回家。

  楊慎也后腳回來。

  兩人在門口遇到。

  “父親。”楊慎行禮。

  “嗯,近來如何?”楊廷和也有段時間沒有看到楊慎了,今日撞見,自然要問問。

  楊慎跟著楊廷和往院中走:“還算可以,近來在翰林院中,書也多讀了些。”

  “哦?讀了什么?”

  “《白沙子集》”

  楊慎回答,這倒是讓楊廷和有點意外:“倒是稀奇,可有感悟?”

  “心學自稱由白沙子啟,號學貴知疑。”楊慎緩緩的回答楊廷和的話。

  現在心學在民間蓬勃發展。

  明代歷史上三個心學節點人物,已經都開始登臺推動了。

  陳獻章在成化朝推動明代心學發源。

  湛若水現在正在抓緊完善心學。

  而王守仁則是兼收并蓄,最后集大成。

  不過因為有朱厚照的亂入,王守仁已經開始獨樹一幟,開始朝著朱厚照規劃的方向靠攏。

  封建社會的學說,必須服務于君主。

  朱厚照也明確告訴王守仁,發展方向就是唯物,王守仁還在消化朱厚照教導的矛盾論,現在暫時沒有學術分歧。

  而伴隨著王守仁被朱厚照收做徒弟,王守仁開始發送一些文章給各方心學門徒,翰林院中的一些心學子弟,兜兜轉轉也得到了一些,相互交流之下,也讓楊慎有了一點好奇。

  于是他開始閱讀起白沙學派的著作,同時也在翰林院中尋找了不少湛若水的刊刻的典籍。

  楊慎講完他對心學的理解之后又道:“陛下收徒王御史,合著一冊名喚《儒學辯證法》,天地存于陰陽,卻非恒然,斗轉星移,周天而動,必有疏漏,因而疏漏有錯,卻為平衡陰陽,必存矛盾。事事存在皆有理,但為了合道,就必須做出犧牲,這便是矛盾。有了矛盾,就得處理矛盾……”

  “這……心學不是禪宗?緣何入了道家?”

  楊廷和大驚。

  他認為心學就是加入了禪宗的理學,轉頭朱厚照和王守仁將太極圖重新解釋了一番,又把陰陽家和道家的內容重新梳理了一遍,然后列出條框。

  “非也,而是法家的內容。”楊慎有研究,算是很透徹:“《儒學辯證法》主張的是天行有常,地廣萬方,然時人無法盡用,須假于物,制天命而用之。

  故而人與天,人與地,人與人,彼此相存以用,便會相制以競。

  即存相競,便有矛盾。

  人為求雨而耕,然天不降雨,故須制堤壩、水庫蓄水,以備不時之需,卻會導致下游無水。

  人為求地多產,然沃土會貧,故須以糞堆肥土、保涵水土養育,卻會耽誤一地明年所產。

  人為求人以財,然人欲好私,嚴于律己者少,嚴以待人者多,故須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以律法為道德之底線,卻會增加國刑之成本。

  然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世事非一成不變,古之人舟楫百里數日,今之人風帆百里日落可至。

  是故祖法非一成不變,當合今時,五年一觀,十年一察,二十年一易,百年再回首,徐徐以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