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重生農門俏繡娘 > 第641章 處境艱難
  日子如流水般過去,轉眼衛宴一家人在瀘州已待滿三年。

  本來春天的時候,衛宴要帶著一家人進京述職的,哪知道一家人還沒出發,皇帝的旨意已經下來,直接升衛宴為錦城知府,不必回京述職了。

  永昌帝剛繼位的時候,才是十二三歲的少年,如今三年過去,雖然還是少年皇帝,可是已經開始親政。

  他親政后沒多久,就把陶思謙調到了京城。

  沈秀在陶思謙身邊安插了眼線,知道衛宴升為錦城知府,有一半是陶思謙的功勞。

  衛宴在地方這么多年,幾乎每一次考核都是優等。這種情況下,陶思謙就是想要陷害他,都找不到機會。

  所以陶思謙才想方設法讓衛宴留在了西南,西南不比京城,盡管在西南做到巡撫的位置,也不及京城的一個吏部侍郎風光。

  而且錦城還有敦王這個不得永昌帝喜愛的人。陶思謙的用意很明白,以衛宴的為人,肯定是不屑于落井下石的,只要他出手改善敦王的處境,那自己就可以在永昌帝面前借題發揮了。

  不過陶思謙沒想到的是,衛宴確實沒有回京的打算。他還想在地方多待幾年,所以收到旨意沒多久,衛宴就到錦城上任去了。

  沈秀在瀘州待了三年,也習慣了西南這邊的氣候,盡管夏天的時候有些濕熱,但是這里盛產水果,夏天可以吃到新鮮的荔枝,秋天的時候可以吃到新鮮的龍眼和柑橘。

  而從瀘州搬到錦城,也不過是換了個地方生活,以后還是能吃到這么多美味的水果。

  因此她高高興興的帶著孩子們跟著衛宴到了錦城,還覺得陶思謙難得做了件好事。

  要知道錦城可是出了名的芙蓉城,想到將來可以一年四季欣賞芙蓉城的美景,沈秀連搬家的惆悵都沒了。

  在沈秀高高興興的搬到錦城府衙時,敦王府里的劉長史卻對著眼前的賬冊愁眉苦臉。

  敦王的蕃地在錦城,本來封地也應該在錦城。

  可是永昌帝以“不與民爭利”為借口,只在彭州附近劃了片封地給敦王。

  這片封地雖然面積不小,可大部分都是山地,能種植糧食的田地不過百十來畝。

  這百十來畝的地,加上那些山地,每年不過產出五六百兩銀子,卻要養活王府上下一干人等。

  本來敦王作為永昌帝的親弟弟,除了封地,平時還可以得到各種賞賜。

  比如謝太后為了讓小兒子過得好一些,曾賞下不少東西。可是這些東西還沒送到錦城,半路上不是遭了賊就是遇到盜匪。總之沒有一次能順利送到錦城。

  久而久之,敦王下面的人也都看明白了。敦王雖是永昌帝的親弟弟,可是在永昌帝的心里,這個弟弟還不及其他同父異母的兄弟。

  只是明白歸明白,眼看敦王貴為王爺,每日的用度卻比不上尋常富貴人家,劉長史就不由得嘆息一聲。

  敦王自己卻沒什么感覺,今年春天比往年都要暖和一些,他讓人在王府里種的兩棵櫻桃已經結了不少果子,再有一個月就能成熟了。

  如今他正在櫻桃樹下,一邊讀書,一邊喝著自己去年制的茉莉花茶。

  這幾年,雖然日常起居不如京城那般奢靡,可敦王覺得遠離了京城的那些人和事,日子變得特別安寧。

  他如今讀書之余,便在府里種些果木,同時制些花茶,只覺得日子過得十分輕松自在。

  當劉長史來見敦王的時候,敦王便給劉長史斟了一杯自己親手沏的花茶。

  劉長史連稱不敢當,對著敦王謝了又謝,才接過茶杯,說起新任知府的事。

  敦王對新來的知府沒有任何興趣,永昌帝的心思已經明明白白告訴眾人了,這個時候不會有人敢跟自己親近。

  當劉長史委婉提出讓敦王舉辦個花宴,請新任知府來做客時,敦王直截了當的拒絕了。

  眼看劉長史還有話要說,敦王直接開口道:“本王來到蕃地已有三年時間,這三年里,除了第一年有先生教授,其他時間都是本王自己讀書。這件事情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敦王一直都想尋一個學問不錯的先生,可是自從永昌帝登基,就再也沒有一個先生肯進王府的大門了。

  劉長史聽到這里,也明白了敦王的意思。

  可他仍有些不甘心,總覺得有些事情應該是要試一試的。

  因此他瞞著敦王,私下里向府衙那邊遞了遞消息,說是敦王一直想尋一個學問不錯的先生。

  劉長史做這件事的時候,本來準備了十兩銀子,好讓府衙的人行個方便。哪知道衛宴御下十分嚴格,下面的人誰都沒敢收他的銀子。

  因此劉長史一分錢都沒花,就見到了衛宴身邊的沈大郎。

  沈大郎如今已經是衛宴的左右手,聽劉長史說了敦王府目前的情況,只說知道了。

  因為沈大郎的態度很客氣,劉長史走的時候便抱著很大的希望。

  而沈大郎在劉長史走后,便尋了個空檔,把這事告訴給了衛宴。

  衛宴聽說敦王要尋一個先生,便道:“敦王好學,這是好事。改天你派人去府學走一趟,給敦王挑個好先生。”

  哪知道衛宴說完這句話,沈大郎卻站著沒動。

  衛宴知道沈大郎的為人,便問道:“此事不好辦嗎?”

  沈大郎道:“大人,如果府學的那些教諭愿意去敦王府,劉長史也就不會來求我們了。”

  “這話是什么意思?”衛宴問道。

  沈大郎道:“聽劉長史說,敦王這些年的日子很不好過。錦城大大小小的官員,都知道皇上不待見他這個親弟弟,因此沒人敢往他跟前湊。這也是為什么府學的那些教諭不肯教他的原因。”

  那些官員們誰不想一門心思的往上爬,為了一個敦王,就把自己的前途賠進去,這實在有點不值當。

  與巴結敦王沒有任何好處,還會得罪皇帝相比,得罪敦王卻不會受到任何懲罰,所以官員們都紛紛選擇了后者。

  衛宴聽后,卻是久久無言。

  他沒想到敦王的處境如此艱難。

  要知道敦王此時還不過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小小年紀就要看遍這世間百態,嘗盡這人間冷暖。

  沈大郎看衛宴不出聲,便道:“我看這劉長史求上門來,也實在是沒辦法了。不如我們去外面尋個好一點的先生,不告訴他敦王的身份。”

  話還沒說完,衛宴忽然打斷了他:“不用了。等我先見一見敦王再說。”

  “你去幫我寫一封拜帖,我要去王府拜見敦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