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七十三章:信以為真
  曹操一開口,便斷言這封信一定是諸葛亮的詭計,肯定是詐降!這也難怪,曹操可是當世最為精明的人之一,他怎么可能輕易相信呢?但荀攸似乎并不這么認為!

  “丞相!臣亦曾疑彼為詐也,然可信者仍有其三者,望丞相明察!”荀攸拱手一禮,趕緊建言道。

  “喔?三者為何?”曹操放下手中書信,直視著荀攸,好奇問道。實際上,曹操只是非常多疑罷了,他也并不太確定這就一定是諸葛亮的詐降之計,凡事先懷疑,再去證實可信度,是曹操一貫的行事風格。

  “一者,此番書信往還,乃以吾首,非其主動,蓋可信也!”荀攸開始解釋起原因,他的意思是說,這一次是自己主動先聯絡的諸葛亮,并非諸葛亮主動聯絡自己,他也是被逼無奈才提出投降之意,這樣的話,可信度應該會高些。

  “嗯……”曹操聽了荀攸的話,點了點頭,抬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二者,此書信無破綻可尋,似為真心之境所書,蓋可信也!”荀攸又一指諸葛亮的那封書信,解釋道。他覺得,這封信里,確實找不出什么破綻,應該是諸葛亮的真心話。

  曹操聞聽此言,又拿起那封書信,仔仔細細地看了兩遍,發現很多處字跡和細節,都在印證著荀攸的說法,甚至還有一處,似乎有淡淡的水漬,可以聯想諸葛亮在書寫這封信的時候,應該是落淚滴到了絹帛之上,其情真意切,躍然紙上!

  “嗯……有理……”曹操看著書信,點了點頭,似乎再次認可了荀攸的說法。

  “三者,吾近日得報,江東周公瑾,似與孔明有隙,以彼之境遇,復得此訊,蓋乃心灰意冷,愿應天時矣!亦可信也!”荀攸見曹操似乎已經開始相信,連忙又道出了第三條理由。

  曹操的情報工作,雖然不像劉緯的錦衣衛那樣無孔不入,卻也做得還算不錯,對孫劉聯軍的一些內幕情況,還是有所掌握的!而荀攸,恰恰正是曹操手下情報工作的主要負責人,他其實早與江東內部一些畏于曹軍兵威,有投降之意的臣將取得了聯系,獲取了大量情報。其中,便有涉及到周瑜和諸葛亮之間關系的內容。

  當然,荀攸的內線,在江東內部估計也是人微言輕,地位不高,所獲情報并不算接近核心機密,但周瑜與諸葛亮的那場會見,他肯定是見證者!周瑜嫉賢妒能,處處爭強好勝的表現,雖然還算隱晦,可明眼人還是能看出來,他對諸葛亮十分忌憚!

  荀攸所得到的消息,也正是由這名內線提供,因此他綜合起來一分析,他便得出了孫劉兩家雖然結盟卻相處得并不和睦,諸葛亮在如此境遇下,又聽說了弟弟被擒的消息,也是心灰意冷,真心想要投降曹操了!

  “公達所言有理……然此人詭計多端,不可不防也!”曹操聽了荀攸的三點理由后,雖然表示認可,但還是不放心!之前,曹仁追擊劉備,就是中了諸葛亮的計,損兵折將。此番,突然聞聽諸葛亮竟然會有獻降之意,曹操怎么敢輕易相信呢,生怕這又是什么詭計!

  “丞相所慮極是!臣以為,當既用其心,且防其險也!”荀攸見曹操還是猶豫,便提出了一條折中之策!

  “喔?如何用之,如何防之?”曹操很感興趣,連忙問道。

  “彼意攜水軍來降,乃我軍所需,此為可用者也;然為防有詐,乃應令其于烏林來投,未可輕上江陵是也!”荀攸道出自己的想法,解釋道。

  是啊,如今對曹操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水軍戰力!不僅船少,有經驗的水兵也很少,那些北方士卒,雖然一直在日夜加緊操練水戰能力,可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耗時太久了!

  而眼下,諸葛亮說愿意率一萬水軍和千余戰船來降,這豈不是一樁美事?雖然數量也不算多,卻可以大大增強曹操水軍戰力,同時也削弱了孫劉聯軍的力量,更對他們的軍心士氣,是個沉重的打擊!

  這便是荀攸所說的可用之處!一旦此事可濟,帶來的影響將是巨大的,甚至有可能決定未來這場大戰的勝負走向!因此,即便諸葛亮此番有用計的嫌疑,也值得冒這個風險!

  可是風險畢竟也很大,搞不好會導致全局被動,甚至滿盤皆輸!因此,風險防控手段,是必須要加強的,不可以大意!荀攸的建議是,既然諸葛亮就在陸口,那么便讓他向烏林駐軍投降,不要讓他順江來江陵,以免一旦有變,對曹操的大本營和主力造成影響。

  但問題是,烏林趙儼、樂進、張郃三人,所統帥的六萬大軍,也同樣不容有失,那可是絕對的曹軍主力,一旦發生不測,對全局也一樣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啊,可是曹操和荀攸似乎都忽略了這個問題。正是因為烏林駐軍都是絕對主力,他們覺得,即便諸葛亮是詐降,六萬主力也可以將敢于來犯的孫劉聯軍,一舉殲滅,反倒省去了渡江作戰的麻煩!

  因此,只要讓諸葛亮去烏林獻降,也就基本可以杜絕危險的發生,可以說的確是兩全之計!不管諸葛亮是真降還是假降,對曹軍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

  “公達所言,甚合吾意!傳令三將,必嚴加防范,彼如有異動,即行滅之!”曹操最終同意了荀攸的意見,并下達了嚴令!看來他也覺得,在目前戰事再度陷入僵局的情況下,這樣的變化,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總比什么都不做,干這樣耗著,要更符合自身利益!

  既然曹操已經拍板決策,那么荀攸便立刻著手給諸葛亮又寫了一封回信,秘派心腹送往陸口!在信中,他與諸葛亮約定了何時來降的日期和時辰,并令他往烏林獻降,不得有誤。同時,曹操也給駐守烏林的趙儼等將下達了命令,一定要嚴加防范,并準備接應諸葛亮水軍來降!

  不得不說,曹操和荀攸的如意算盤還是打得不賴!與原本的歷史不同,此時烏林曹軍只有陸軍,沒有水軍,因此也不存在貿然于水上出戰,中了敵人圈套的隱患。只要諸葛亮來,他必然要登岸入寨,即便有詐,以曹軍的陸戰能力,殲滅這一萬人,豈不是易如反掌?

  所以,即便此番諸葛亮真的是詐降之計,其實對曹軍來說,威脅也是極小的,對于力圖求變的曹操來說,又何樂而不為?可問題的關鍵是,曹操和荀攸千算萬算,幾乎把所有情況都預見到了,就是沒能算到,自己人身上的問題!

  自己人有問題?難道駐扎在烏林的三位將領中,有人暗通孫劉?不是的!曹操唯一沒有計算到的,是趙儼、樂進和張郃三將之間,不睦已久,表面看來雖然還過得去,可暗地里他們三人已經是勢同水火,產生了非常大的分歧和嫌隙!

  對于這三個人之間的矛盾,曹操也并非一點不知道,可他認為自己一紙嚴令擲下,這三將便理應能擱置分歧,同心協力,共同抗敵才是,應該不會有什么麻煩!但戰爭畢竟是由人來執行的,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將士當成沒有感情的機器,那是不行的,尤其是古代戰爭,統兵將領的想法,會成為影響勝負的關鍵!

  那么這三將之間,究竟有什么樣的矛盾?他們接到命令后,又會作何反應呢?

  --

  作者有話說:

  請大家繼續支持《三國之經天緯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