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朱厚照:朕的廟號最次也得是圣宗 > 第383章 出封神規則
  “你說什么!陛下要將洞庭湖增大三成,而遷徙走的百姓祖宗,要賜神位安撫他們?”

  毛澄在內閣大驚失色。

  “陛下宅心仁厚,愿為子孫后嗣的未來,而背負罵名。”石珤捋著胡子道,“似乎陛下最近對朝局梳理還不夠,還準備對神位進行梳理。”

  “這……”

  眾人面面相覷。

  “皇帝封神,自古有之,并不奇怪。”楊廷和嘆了一口氣,“只是本官不曾想到的是,陛下居然打算一舉改變古往今來的習俗。”

  楊廷和他們正聊著。

  張德從外邊進來。

  “呀,都在呢。”張德笑道,“正好,咱來宣陛下詔命。”

  “少監可是為了敕神而來?”梁儲好奇問。

  “非也,敕神一事,當交由百姓。陛下只是擬定修改了一些神位。”

  張德遞給他們文書。

  楊廷和接過來打開,眾人圍上來。

  朱厚照對地方神位體系進行了修改。

  這是一套基于朱元璋時代的修改。

  老朱的時候:應天和龍興之地的城隍是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正一品。

  府為鑒察司民城隍威靈公,正二品。

  州為鑒察司民城隍威靈侯,正三品。

  縣為鑒察司民城隍顯佑伯,正四品。

  這一次朱厚照梳理了一下,按照府、州、縣、鄉鎮、村五級,鄉鎮、村設為境主。

  于是,各布政司治地城隍立位,監察司民城隍威靈王。

  各府、州、縣如舊。

  然后鄉鎮一級立為:監察司民境主綏靖子,正五品。

  村一級立為,監察司民境主綏遠男,正六品。

  然后再根據城市和鄉鎮增加下屬機構。

  城市:行道神、井伯神、日游神、夜游神、儺神等。

  分管:里坊街巷道路安全、水井水道用水安全、日夜游神防火,儺神祓除災厄。

  鄉鎮:設境主廟、山神廟、湖神廟、河神廟、溪神廟等等,與自然稟賦有關的。

  同時,尊重民間信仰,民間自立之廟,要通報朝廷,確立神位,入佛稱之夜叉、羅漢、伽藍,入道謂之真人、祖師、道長。

  當然,神位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采用末位淘汰制度。

  沒錯,在朱厚照設計的敕神體系內,敕封的神是要走末位淘汰的。

  比如你作為陰官,負責一地出問題了,小問題可以等個三五次,但大問題那就得處理了。

  這個神不過關,就會被玩忽職守處理掉,換下一個神。

  一樣按照三年二殿的方式裁斷。

  當然,神位一事,肯定不會直接進行空降,除非你有大功德。

  不然,前者主官被淘汰了,就由佐貳官遞補。

  怎么安排冊封,歸祠部令管。

  總之,朱厚照設計的冊封原則是——死者在本地有功,民間百姓信仰這兩條原則。

  并且細化完善了一堆的神位,官職,密密麻麻。

  看完之后,楊廷和他們都佩服不已。

  不愧是志于變法的皇帝,官職隨便都能寫出一堆。

  當然這一套的背后,毛紀是看到真切。

  朱厚照這是看中陰官祭祀的權利嗎?

  不是!

  這是要向民間推廣一個內容,那就是忠君愛國,生前事身后名,都不用擔心。

  朱厚照是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黃”國體系。

  沒錯,這一套體系,在近代的時候,日本的明治打敗大清,奪得三億兩賠款的時候就開始推行了。

  日本全國境內,百境皆有神,日本底層的根基,依舊是明治時代遺存的黃國神道體系。

  不過呢,鑒于外國滲透嚴重,只要日本社會話語權被零零后掌握,那么這套體系就算是廢掉了七成。

  但不管如何,日本最后能推行一億玉碎,對外發動侵略,依靠的就是思想上的約束。

  朱厚照也得學。尤其是仔細研究了錦衣衛從日本帶回來的日本神道體系之后,也不由得感慨日本底層思想,相當適合皇帝的統治。

  改改還能用。

  因為家天下啊!

  祭祀權利,封神權利,絕對不能輕易交出去。

  你民間可以信,但得不到冊封,朝廷可以隨時查。

  當然朱厚照也是為子孫謀后路,如果真到了那一天,若是能配合封藩于外的諸藩一起對內威逼,未嘗不可能保證朱明政權長治久安。

  無非就是學學英格蘭搞虛君政治。

  畢竟諸藩如果真的成型,那么保留朱氏皇族的中土,完全可以對諸藩形成有效交流,不服的可以號召諸侯討伐之。

  萬世一系,或許有可能實現。

  總之朱厚照的修改發下來了,內閣這邊看完之后也沒反對。

  因為朱元璋開的頭,朱厚照升級了一下,細化了一點點而已。

  所以交接完之后,圣旨轉頭就發往禮部處理了。

  然后內閣繼續和石珤交流戶籍政策。

  朱厚照簡單粗暴的選擇了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只是針對關內和王化之地。

  非王化之地,自然是戶籍制度摻雜運轉,慢慢替換。

  儒家治國的大朝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一些問題他們很死板,可有一些問題他們又很隨意。

  看看羈縻制度就知道了,儒家治國,從來都是潛移默化,用龐大的人口基數,不斷消弭外族影響力,等到外族反應過來——“壞了,我祖宗哪里來的?

  哎,算了,反正我是漢人,族譜修一下就是了,嗯……我姓王,那就是太原王氏之后。”

  這就是儒家的可怕。

  雖然被動,但一點點消化你,還是很有用的。

  只是朱厚照明顯不喜歡被動。

  他喜歡主動。

  所以在內閣商討戶籍制度的時候,朱厚照已經拿到了湘西苗人造反的一切過程和內因。

  外因自然是因為大旱。

  內因則是朱厚照丟到西南的義子們,趁著湘西大旱,煽動移民來此的漢人上山奪山泉。

  雙方爆發沖突之后,這群家伙立刻調動本地衛所,行駛臨時軍事權利,對苗寨進行屠戮。

  沒錯,屠戮。

  為了軍功,他們逼反了苗人,然后遷徙過來的漢人也配合。

  因為這是快速獲得熟地的機會。

  這就導致了湘西數族土司聯合反抗,已經波及萬余人,死者逾三千。

  當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和第一批發往西南的人來歷有關。

  他們的身份——讀書人、罪犯、地痞。

  讀書人負責出主意,罪犯和地痞一個負責沖鋒陷陣,一個負責偷雞摸狗打探消息,愣是幫著朱厚照的“義子們”,殺得敵人毫無還手之力。

  “在這么下去這群家伙反而會成為本地豪強……嗯,按照立功得將他們調走就行。”

  朱厚照思考之后決定增兵,將這群苗民逼進廣西,然后從梧州合圍,最好是挑起一場大亂,用最快的速度改土歸流。

  廣西啃下來,就能將刀鋒,對準安南。

  紅河平原的糧食,能支撐西南的開發,節省朝廷的運力,絕對不能放棄。

  手指按在了廣西上,朱厚照決定先啃硬骨頭。

  廣西的狼兵兵源,必須握在手中。

  “來人,調人手入贛南、閩西、粵北,征募當地客家人為兵,至少三萬人,以獵戶、山民為先,然后聚集廣州府訓練,隨時準備增援廣西。”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