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朱厚照:朕的廟號最次也得是圣宗 > 第271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五)
  王守仁神情復雜的看著王艮。

  自己這個徒弟,真的是個治學好手,而且接受新鮮事物很快。

  皇權、相權、民權,這個概念是朱厚照教給王守仁的。

  本來是想要讓王守仁分析一下,三者之間的關系。

  王守仁講完了,讓下邊的弟子們去探討,結果就王艮拿出來一套足夠覆蓋歷朝歷代國家形式變遷的言論。

  真是,有些時候多讀書,多讀史,反應速度就是不一樣。

  所謂皇權,其實就是中央集權,就是統治機構,也就是國家朝廷。

  所謂相權,其實就是地方分權,就是利益集團,也就是官僚豪強。

  所謂民權,其實就是每個個體,就是社會基石,也就是普通人們。

  王朝初期,國家對于地方統治力很強,相權的持有者勛貴、官僚,無不是在建國初期,隨軍打出來的利益集團,本身就是皇權的延伸。

  于是,建國初期的皇權、相權利益是一致的,甚至有些時候,底層的民權,也與國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這就是為什么朱元璋號稱建國之正,無出其右者。

  因為明初期,朱元璋還是終結了蒙元統治,重新定鼎漢家天下,縱然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朱元璋能為普通老百姓殺十五萬貪官污吏,哪怕是為了讓皇權不被相權擠壓,但也是拉攏民權為其左右。

  于是三權合一的情況之下,大明朝就擁有了歷朝歷代最不一樣的社會風貌。

  雖然士農工商戶籍釘死很可惡,但對于明初那段時間,是真的很舒服,百姓過得也很好,就是強遷的時候比較慘。

  但只是對于部分個人,民權的核心,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個人利益,而是所有人整體的利益。

  這一點要分清楚。

  言而總之,王艮的三權取二則天下大治的說法,很貼合封建統治的需求。

  只是因為,大明朝發展到了正德年間,相權開始呈現要徹底壓過皇權的態勢。

  于是朱厚照穿越過來之后,立刻展開對相權的圍剿和進攻。

  “汝止所言極是。這皇權、相權、民權,彼此之間,相存以制,相制以競,應該就是你們師祖,讓我與你們設下考題,讓你們探討的目的。”

  王守仁夸了王艮一句。

  唯獨王艮搖了搖頭:“其實師祖早有預料,皇權、相權、民權,若是能統合到一起,必然是盛世,師祖有雄心,有偉略,可是做事的手段,顯得過于粗劣,如此不斷壓制相權,之后只怕會有反彈。”

  眾人不言。

  因為他們就是相權代表。

  王艮這話,也是說給他們聽的。

  “這一點,我也曉得。但如你所言,今上以皇權統民權壓制相權,后世子孫,便放棄民權,拉攏相權。必要的時候,再反過來,彼此競合,又有何不可?”

  楊廷和趕緊出言問。

  王守仁有點詫異楊廷和他們的組合,但并沒有反對質問。

  看到是朝中的大官,不少王學子弟,紛紛正襟危坐,小心翼翼。

  畢竟楊廷和他們穿著火紅的斗牛服,可謂顯赫。

  如果能得到青睞,日后仕途也好走。

  王艮發現是內閣的一群官,笑了笑道:“此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所謂肉食者鄙,皇權若是想要統攝其中一方權利,唯民權最為艱難。

  畢竟民權為小民,天下最多的就是小民,每個人都是食利者,當你推行動作的時候,最先損害的,就是小民的利益。于是,地方豪強想要反抗陛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攛掇小民與皇權爭斗,自己在背后坐收漁翁之利。

  當相權與民權合二為一時,則天下必然大亂,分崩離析,遍地草頭王,直到有人競逐勝出,再度一統天下。

  所以,皇權與相權聯合,反而是最簡單,最不容易造成反抗的手段。

  奈何今日之相權,已經做大,尾大不掉,于是陛下只能與掌握相權的官紳為敵,自己親手扶起一批掌握相權的新貴,來替代相權。

  而想要扶起新貴,就需要有人往上爬。

  那么給予小民窺視相權的機會,就是陛下的手段。

  錄科、鎮國府,西南、東北大開發,鄉鎮戶體系,都是陛下的辦法,陛下再給小民們希望,讓他們站在陛下左右。

  再怎么樣,最底層小民,也有六千萬之巨,區區豪強,還沒有辦法完全控制天下方方面面。

  所以,人和就有了。

  至于天時,如今大明立國百五十年,天下認可大明依舊深入人心,所以陛下只要以吏治為借口,清繳腐敗,清算貪污,就能換來民心。

  還有便是地利。

  地方豪強,最強者,莫過于東南。朝中半數官僚,與東南地主們關系親密,于是東南成為天下最大的稅源地,也是天下最強的省份。

  可是,大明朝廷核心,在北京。

  若非陛下,北京出燕山,便是蠻夷放牧之地,時時刻刻威脅大明北方的安全。

  陛下只需要拉攏北方諸省地主,再以東南利益哺育西南、兩廣,就能徹底將東南地利徹底消除。

  尤是此,北方地主豪強勝東南,東南敗所留下尸身,便是哺育北方諸省的養料。

  在利益面前,北方諸省豪強,自然會選擇站在陛下左右,東南跌到,天下吃飽,心也就定于陛下左右。

  于是,天時地利人和具有,東南自然不可能與天下對抗。

  隨后,陛下以高官厚祿厚賞北京四品官,以《三代祖籍令》重新厘定天下各方利益,再以《海防令》,嚴格限制海貿,又以各種開墾、戍邊命令,不斷瓦解東南所需的勞力池。尤是此,東南士紳欲逆皇權,便是與天下皇權、東南以外相權、以及東南以外民權為敵。

  與天下為敵,愚蠢之人才為也!

  但為了各自的利益,東南必須反抗,所以東南與天下對抗。

  天下各方力量想要獲取更多,最好的辦法就是,與陛下一起對東南進行進攻。

  如此一來,陛下就完成了統合大部分相權和大部分民權。

  之前在下也說了,一小撮人的利益,根本不足以左右整個大明。

  因為人太少,面對的敵人太多,所以陛下以利誘天下,為其所用,故而東南亡之。

  不想徹底被替代,唯一的辦法,那邊是為陛下左膀右臂,壯士斷腕。

  但這需要勇氣。所以真正能站在陛下左右的,寥寥無幾。

  但陛下不在意,因為肥料還需要很多,才能讓大明回歸正途。

  所謂,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如是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