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重生:回到八零當富翁 > 第229章 準備開業酬賓活動
  現在化工倉儲百貨開業,徐二龍想把聲勢搞得壯大一點。

  至少,要讓全縣人民,知道有這么一家百貨公司開業了。

  畢竟,他還要靠百貨公司搞出名,打響頭炮,吸引別的商家廠家注意。

  大賣場,不僅是靠著自己賣東西賺錢,還要靠著各種入場費、條碼費、端架費、店慶費、節慶費、廣告費、管理費等這些賺錢。

  雖然目前,商品來源,還是國營廠子居多,還得自己先腆著臉拿著錢去進貨。

  但徐二龍相信,隨著時間推進,最多下半年,各種民營單位、私營企業就如雨后春筍冒出來,到明年,更是遍地開花。

  各種產能也漸漸提升上來,不再是一貨難求的情況。

  許多人,都會從最初挑著擔子走街串巷,開始謀求擴大,爭取更多更穩當的銷售渠道。

  以后,象駱渝那種主動找上門來,問著要入場的人會多不勝數。

  而有著大賣場,就相當于擁有了下金蛋的金雞,每天都會源源不斷的提供著可觀的現金流。

  所以,這一次,徐二龍需要開業一炮打響。

  徐二龍思索著后世,那些人搞開業剪禮是怎么一回事。

  有聲勢壯大請明星來助陣的。

  有電視臺不停打廣告的。

  也有請著腰鼓隊敲鑼打鼓滿街宣傳的。

  徐二龍猶記得當初的一個廣告:從灣北、滬市到渝城,xx百貨,十二月十七日閃亮開幕。

  人家這廣告,一直在收音機里循環。哪怕幾十年后,徐二龍都還記得這個廣告。

  雖然他一次也沒有進過這個商場,但不妨礙他記住這個廣告。

  當然,讓他為了這個百貨公司,跑市里或者省里的電視臺打廣告,或者在電臺打廣告,有點不現實。

  百貨公司開在小縣城,目標客戶,也就是小縣城的這些客戶,外地人不可能來,而本地人,電視沒普及,電視上打廣告,有點媚眼拋給瞎子看的感覺。

  至于請明星……

  其實,這一條路子非常可行。

  這年頭的電影演員,收入并不高,拿的是工資,為了創收,大家紛紛想辦法跑各個地方去演出,八十年代演藝界才興起了“走穴”這樣的說法。

  請個電影演員過來,花錢不多,但沒見過世面的老百姓會感覺稀奇,會跑來湊熱鬧。

  但徐二龍思索了一番,還是放棄了。

  他現在的時間緊,沒工夫跑去外地找知名電影演員,不知名的他又不想找。

  二來,萬一聲勢過大,現場出現不可控的情況就麻煩了,比如什么踩踏。

  徐二龍決定,還是采取在本地報紙上打廣告,另外再請人敲鑼打鼓滿街宣傳。

  雖然宣傳方式土了點,但能達到宣傳的目的就行。

  徐二龍抓緊時間,召開臨時會議。

  除了喻平、黃燕這些人外,他還擴充了一些人。

  這些人,全是那些提了建議和意見的人,在徐二龍眼中看來,這些人,還算是膽大、有想法的人。

  在這個臨時短暫的小會議上,徐二龍當場宣布,不管建議采沒采納,都給這些提建議的人,每人發了一塊錢的獎金,以示表彰。

  第二就是作了一點人事調整,把這幾人先提撥為臨時柜臺小組長,負責某一個品類的管理。

  聽著這樣的人事任命,這些人,真是驚喜交加。

  他們來提建議,就是抱著有棗無棗打兩桿子的想法,沒想到,還真有獎勵。

  雖然獎金只有一塊錢,可這也是一種獎勵,以后,他們會更加想辦法,把百貨公司搞好。

  初步的組織管理框架組成,徐二龍又把開業各方面的事,提出來,讓大家商量商量。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多聽點別人的意見,受點啟發也好。

  隨著一條一條討論,開業慶典活動正式確定。

  開業日子,選在了農歷二月十八,星期天。

  開業活動包括:

  連著在地方報紙上投放廣告,再請人敲鑼打鼓在縣城各地區游走宣傳,務必要讓全縣人民清楚知曉,化工倉儲百貨要開業了。

  開業當天請舞獅人員來進行表演,制造熱鬧氣氛。

  請廠里面的重要領導過來講話,再請記者過來報照報道,

  開業進行酬賓優惠,買上多少錢的東西,可以進行抽獎。

  另外,還以“我和化工倉儲百貨的故事”為題,在報紙上進行征稿活動,為活三個月,到時候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又有獎勵。

  可以說,把一些常用的宣傳手段,都給安排上了。

  商討完畢,大家就分工合作,分頭行動。

  這請領導過來講話的事,當然是徐二龍本人親自出馬去請人。

  畢竟,這百貨公司,就是掛靠在人家名下,總得讓人家出面來講話。

  一把手同意這事,說當天會安排時間過來。

  這廠辦出來后,徐二龍在化工廠拐個彎,又去去找了消防科這些主管部門。

  這百貨公司掛在化工廠的名下,工商、稅務、消防這些,也全歸廠子管,他不用去處理這些行政問題。

  但是,過來跟廠里面消防這些部門打個招呼,還是必要的,真有啥事,人家提前出發一分鐘,就可以挽回多大的損失。

  畢竟化工廠的消防科,也是牛氣哄哄的存在啊,比縣里的消防隊還強勁,

  當然,徐二龍還是希望,沒有出動消防科的時候。

  搞定廠里,徐二龍又忙著去文化館,去當地的地方報紙打廣告。

  文化館是二層小樓,新修的,看上去挺有派,符合文化館的氣息,本地的報紙,就是由文化館出刊。

  徐二龍沒有直接找館長。

  他還是找的袁記者。

  他也得跟袁記者聯絡聯絡感情,除了硬廣告,軟廣告也得跟上,這就得靠袁記者妙筆生花,時不時寫點新聞報道了。

  袁記者也高興。

  這是主動上門給他送新聞素材,他當然樂意。

  不用徐二龍說,縣城新開一家百貨公司這種事,他們當記者的,也得趕去采訪報道啊。

  何況,以后每發一篇軟廣告,還有一定的收入,他這也算是靠勤勞致富,靠腦子賺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