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拯救諸天單身漢 > 673【大獲成功】
  在陳教授到了之后,金灘村、黃元村、玉蘭村……玉泉營下轄的各個村莊,幾乎各家各戶都種起了蘑菇。

  就連李大有這次都沒有落后。上次他沒及時種果樹,害得兩年都沒有賺到錢,結果也被鄉親們笑話了兩年。

  這次種蘑菇,既然有項南托底,又有凌教授傳授,他要再不跟上形勢,再耍他那點小聰明,可就又成大笑話了。

  李大有這輩子活,就是要活個面子。他要做村里最有能耐,最有本事,最有主意的那個人,絕對不能再讓人笑話。

  ……

  八月份,各家各戶都開始種起蘑菇。

  因為有凌教授的指導,所以三個月后,十一月份,雙孢菇就大量上市了。

  其中一批是進到了項南的罐頭廠,加工成蘑菇罐頭,賣去大城市,或直接出口。

  雙孢菇的營養價值很高,含多種氨基酸、核苷酸、維生素、酪氨酶、多糖等等,因此在國際上廣受好評,有【世界菇】的美譽。

  所以它在國際上的銷路很廣,也因此福臨門雙孢菇罐頭推出之后,頗受經銷商的好評,簡直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不過目前,項南還只能借助中間商把雙孢菇賣到海外去。其中,很大一部分利潤,都被經銷商給吞了。

  項南準備再過段時間,等福臨門牌雙孢菇在海外打響招牌后,就自己去跟海外客商談判,直接供貨。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雙方就都能夠獲利。

  ……

  還有一批雙孢菇,是通過鐵路運到外地去賣。雙孢菇采摘之后,用薄膜保鮮法,可以在室溫環境下,七天之內保持新鮮。這就為雙孢菇外銷奠定了基礎。

  而雙孢菇在南方市場,向來都是很受歡迎的。因此在雙孢菇下市之后,就有菇商大量收購,處理之后運往南方銷售。

  另外,還有一批菇是就近銷售。銀川這些年經濟發展也很快,城里頗多先富起來的人,這也使得他們也有一定的消費能力。

  如此三管齊下,玉泉營的蘑菇不僅都賣出去了,甚至還有點供不應求的架勢。

  諸位蘑菇種植戶自然都賺了錢。一茬蘑菇少則八玖百,多則一兩千。雖然辛苦是辛苦了些,但能見到回報,也讓很多菇農都愿意堅持。

  而眼見著玉泉營的移民種菇發了財,寧安縣的原住民也不禁都眼紅,也想跟著一起種菇。

  對此要求,凌教授倒是不反對。

  他來寕夏,一是種菌草,研究放風護沙;二是傳技術,讓民眾種蘑菇,幫他們發家致富。

  寧安縣不只玉泉營有農民,不只有他們需要幫扶,縣里的原住民同樣也想賺錢,也想發財。

  這個愿望很正常,也可以得到滿足。

  而項南也好,菇商也好,對于擴大種植規模一事,都不反對。

  因為,現在蘑菇有點供不應求,他們巴不得產量再提高些。

  而且,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越來越重視,對蘑菇的需求量也會越來高的。

  九六年,全國食用菌產量才三百五十萬噸。到二零一九年,全國食用菌產量高達四千萬噸,漲了十幾倍之巨。

  從這個數字也能夠看出來,其實蘑菇產量還大有增長的空間。

  劇中,之所以蘑菇滯銷,價格跌到谷底,主要是因為信息不暢。

  菇農不知去哪兒賣菇,菇商不知去哪兒賣菇。之后,借助飛機運輸蘑菇到南方省市,一下就解決了雙孢菇滯銷的難題。

  如今,項南和陳金山早把銷路打開了,就怕蘑菇不夠多,所以越多人種菇越好。

  到九八年末時,整個寧安縣蘑菇種植規模,已經達到六千余畝,年產蘑菇一千八百噸,令菇農增加收入三千五百元以上,可以說是大獲成功。

  ……

  九八年春,掛職兩年的陳金山結束在海吉縣的掛職返回閩南。

  臨行之前,項南開車送他去車站。

  “陳縣長,你這樣走,是真舍不得你呀。”項南笑道。

  “是啊。”馬得福點點頭,“你這一走,都不知何時才能見面了。”

  “哎,我還會回來看你們的。”陳金山笑道,“而且,實話說,我能出這么多政績,也都要多謝你們的支持。”

  他來掛職的這兩年,玉泉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量工廠落戶開發區,大量工人涌到這里來,每年都有數以億計的投資涌入,到處都在蓋房,到處都在投資,把這個昔日的戈壁荒灘,變成了如今的投資熱土。

  移民的收入越來越高,日子越過越好。無論是數據,還是真實情況,都足以令人欣慰。而這對陳金山來說,就是最好的政績。

  而他也知道,自己其實是撿了個漏兒。

  他來海吉縣之后,主要就做了兩件事,一是拉閩商過來投資。這還要感謝項南,正是他寫得小說在國內引起重大反響,才使得閩商們積極響應。

  二是拉凌教授過來教大家種蘑菇。這則要感謝凌教授甘于奉獻,不辭勞苦,悉心傳經。還要感謝項南提前建了罐頭廠,為菇農們心里托了底,才使得種菇大計能推廣下去。

  因此回首掛職的這兩年,陳金山真的非常感謝*****。不然,他沒有那么好的政績。

  “陳縣長不必客氣。你是真心為民的好官,再多的支持都不嫌多。”項南笑道,“我只恨不能把您留下,讓你領導我們繼續發展。”

  “沒事,有機會還是會再見的。”陳金山笑道。

  ……

  陳金山走后,九八年夏,凌一農教授也要離開。他要去新韁繼續自己的菌草研究。

  他原本是想悄悄地走,只跟項南、馬得福、李水花等人道了別。

  但沒想到,不知誰走漏了消息,全玉泉營的百姓,以及周邊各村鎮的人,成千上萬來送凌教授。

  “凌教授,你不要走嘛~”

  “凌教授,這是額親手曬得棗,你帶著路上吃。”

  “凌教授,這是額煮得雞蛋,你也都收下吧~”

  鄉親們眼含著熱淚送凌教授道,讓凌教授都感動的紅了眼圈。

  項南看到這一幕,都不禁心潮澎湃,有一種強烈的創作沖動。

  他想為凌教授寫本書,讓全國人民都知道,有這么一位默默奉獻,居功至偉的無名英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