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拯救諸天單身漢 > 351【高山下的花環】
  轉過天來,項南和小萍結婚的消息,就被媒體以“戰地上的浪漫”為題,報道了出去。

  得知此事后,全國都不知有多少人怦然心碎。

  而項南、小萍的新婚蜜月,并未持續太長時間。

  原因是,隨著大規模作戰的結束,文工團從前線調回駐地。總政歌舞團也將調回燕京,小萍的假期也即將結束,不得不跟項南分開了。

  “劉同志,我真舍不得你。”小萍抱著項南,依依不舍地道。

  雖然她已跟項南結成夫妻,但她叫劉同志,已經叫順了嘴兒,所以就沒再改口。而且實話說,她覺得這么叫更親近,項南也就由著她了。

  “等我畢業之后,我會想辦法調回來。”小萍說道,“到時候,誰也別想再分開我們。”

  她不想像那些兩地分居的夫妻一樣,一年都見不到幾次面。她要留在項南身邊,每時每刻都不跟他分開。

  “不用,明年這個時候,文工團就差不多要解散了。”項南擺擺手道,“到時候,我就能去燕京找你了。”

  “文工團要解散?!不會吧!”小萍一聽,嚇了一跳,“它怎么可能會被解散呢?”

  文工團都是數十年歷史了,怎么可能說解散就解散?

  “騎兵團都能解散、撤編,何況是文工團了。”項南笑道,“我是聽首長說得。軍師一級的文工團太多,人浮于事,所以必須要裁撤縮編,預計明年就開始動手。這個消息,你知我知就行了,不要再告訴別人。”

  “嗯。”小萍點了點頭。

  ……

  項南隨后率領文工團回到天府駐地。

  接下來的日子,基本是波瀾不驚的。

  該訓練訓練,該演出演出,該生活生活。

  不過實話說,文工團的演出,的確少了許多。

  前兩年,沒有多余的娛樂方式,所以文工團除了為部隊表演外,還總到劇院、社區、禮堂,為群眾們進行演出。

  不過這兩年,人們的娛樂方式有了更多選擇。

  放電影,聽廣播,跳迪斯科,跳交誼舞……文工團的歌、舞越來越不受歡迎,所以外面的演出少了許多。

  對此,文工團的戰士們倒是不以為意。

  演出減少,他們的工資不減,對他們來說,反倒是好事一件。

  不過項南卻知道,文工團解散的日子,不遠了。

  ……

  進入四月份,新出版的收獲雜志,刊登了項南寫得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

  這本小說,項南兩個月前寫完后,就寄給了收獲雜志。但因為這本雜志是雙月刊,所以直到現在才被登了出來。

  高山下的花環,講述了某營九連參與戰爭的經歷,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

  連長梁三喜出身貧寒,家中欠下一大筆債。臨死前的遺書,是一張欠賬單,囑咐妻兒用自己的撫恤金償還欠債,不要給國家、部隊添麻煩。

  指導員趙蒙生出身軍人家庭,但卻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氣。他下調到連隊,是想曲線調動,回到父母的身邊。卻不想趕上戰爭,讓他進退兩難。但在炮火的洗禮,戰友們的感召之下,他很快成長為一名勇敢、堅強的戰士。

  靳開來,連里的牢騷大王,喜歡發牢騷,說怪話,但是每每切中要害,是首長眼中的刺兒頭。但他也講義氣,夠朋友,為了給戰友們解渴,他私自去砍甘蔗,結果不慎踩雷犧牲。死后,連一塊勛章都未能得到。

  小燕京明明是高干子弟,但卻不搞特殊化,勇敢戰斗,身先士卒,深受連隊上下的歡迎。但卻因為幾顆臭蛋,而犧牲了性命。

  梁大娘,生下的三個兒子都為國犧牲。明明家里欠下重債,但不要部隊的任何支援,用兒子的撫恤金,以及家里湊得錢還清欠債。

  吳爽,趙蒙生的母親,雖說是老軍人,但是卻已經墮落,為了幫兒子找好工作,她居然在戰爭打響前,給軍隊打電話要兒子撤出戰斗。

  雷軍長,小燕京的父親。明明身居高位,愛子心切,但是寵愛不溺愛,將兒子放到第一線去歷練。既是一位好父親,又是一位好領導。

  ……

  這部小說刊登之后,立刻引起強烈反響。

  一來,在此之前的軍事文學作品,對主角兒多神化,凈化,使主角高高在上,缺少人味。而高山下的花環,則通過真實的描寫,將英雄與人之常情統一起來,讓他們也因此變得越發鮮活。

  二來,在此之前的軍事文學作品,往往忽略軍隊與社會的聯系,把軍營描繪得好像與世隔絕,世外桃源一般。

  而高山下的花環則把軍營與社會,軍隊與人民,現實和歷史廣泛的連接起來,使得它的視野更廣闊的,主題也更深刻。

  三來,在此之前的軍事文學作品,往往不敢刻畫沖突與矛盾。戰士與戰士之間,都是牢不可破的戰友情;戰士與首長之間,都是無可動搖的信任;戰士與人民之間,也是堅不可摧的子弟情……

  而高山下的花環則大膽的揭示了軍內矛盾和社會矛盾,正視并深刻反映了現實生活的矛盾沖突,展現出了更深刻的社會內涵。

  因此這部作品,在當時看來,是相當大膽的。

  收獲雜志編輯部就一度猶豫,要不要刊登這篇作品。

  但最終還是總編輯吳釗拍板,同意刊登。

  ……

  “居然寫出這樣的作品,不是給我們部隊抹黑么?”

  “這篇小說寫得夠真實。有人的地方就有沖突,那些粉飾太平的文章,真的不要再寫了。”

  “這篇小說的確不錯,但是寫得未免太過。我們的部隊,不可能會這樣吧。”

  社會各界對這篇小說議論紛紛,爭議很大。

  有的贊同項南的這種寫作手法,認為他夠真實,夠深刻,夠感人;但也有人認為,項南是故意揭瘡疤,潑臟水,破壞當前的大好形勢……

  高山下的花環引來的爭議,讓項南面臨到了很大壓力。

  首長都吩咐他準備寫檢討書,甚至要做好停職的心理準備。

  實話說,如果項南不是聲名顯赫的戰斗英雄、詞曲作家,就這么一篇小說,就能讓他萬劫不復。

  關鍵時刻,還是人民日報首先轉載了這篇小說,隨后解放軍報、燕京日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等相繼轉載,使得項南面臨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不少。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