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修仙,從一本葬經開始 > 第四百九十一章 余波(下)
  皇帝即位以來,過的很不容易。

  他是章宗皇帝完顏璟的庶兄,完顏永濟的侄兒,能夠即位,本身就緣于大金幾代帝位傳承的混亂失控。

  他登基之前,身邊缺乏親信,朝中遍布強臣,登基之后,蒙古軍橫掃域中,蕩盡朝廷的威風,更有內地契丹造反,山東紅襖軍肆虐,陜西各地皆遭西夏襲擾。

  光是這些,倒還罷了。到了今年初,他的兒子遂王完顏守緒又出奔南京,據河南之地與朝廷分庭抗禮。這做法的初衷,無非是兒子逼著老子留在中都抗蒙,可結果,卻使得整個大金國儼然有兩分之勢,大金的軍民們全都不知所措。

  但皇帝始終在堅持。

  他本來就不是才力出眾之人,能被徒單鎰推為皇帝,最關鍵的,就是他隱忍而堅持不懈的性格,與上代皇帝完顏永濟的軟弱動搖恰成反比。

  所以,哪怕局勢反復動蕩,他一直在想辦法維持局面,解決問題。

  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地位已經漸漸穩固,權勢也越來越像個皇帝了。

  且不談大勢上有何變動,至少他已經明顯壓倒了朝中尋常臣子,而以分化、提拔、打壓、調動能手段,越來越完整地掌握了中都城。

  被他視為的耳目近侍局,也越來越受人重視。當他派遣近侍前往各處監察探訪的時候,敢于阻礙或欺瞞的人,越來越少。

  當然,因為近侍局全用潛邸舊人,難免良莠不齊,辦事疏忽。前陣子慶山奴就出了岔子,給那定海軍郭寧抓住了機會,從而伸手去了遼東。

  不過,遼東總比山東強。不是皇帝小看郭寧,可郭寧畢竟是個漢兒,廣袤無垠的東北內地,數之不盡的部族,足以消磨郭寧那萬把人,讓他至少三年五載都不可能再有什么大動作。

  結果,皇帝的期盼完全落空。那郭寧不僅沒有在遼東絆住手腳,反而愈發強橫。就在上個月,他率軍出動,橫掃了紅襖軍,一口氣拿下了整個山東東路!

  大安殿御座旁的珍珠屏風上,有一面大金疆域圖。剛知道這消息的時候,皇帝令人按照慣例,往疆域圖上添加了郭寧的名字。

  但他很快就后悔了,這個名字出現在那么接近的地方,讓他總是會想起,當日郭寧率軍劫持他的情形。當時郭寧對著皇帝,雖然表面客氣,可那種輕蔑的眼神,事后卻令皇帝越來越不快。那種眼神,像是在看朽木枯藁,像是在看將死之人!

  皇帝立即就叫人把珍珠屏風扔了出去,砍成柴禾燒火。他又派了好幾名精干近侍,讓他們想辦法打探山東東路的真實局面。

  近侍們打探回的情形,更讓皇帝心頭冰涼。

  郭寧那套軍戶的體制,是怎么回事?嗯?

  自古以來的反賊,凡是到了一定的程度,都要稱王建制。這郭寧倒沒有稱王,卻已經完完整整地在山東推行了新的制度,這制度,把朝廷原先設在地方上完善而龐雜的體系,全都變成了廢紙!….這種事情,看起來僅限于基層,不那么顯眼。但皇帝已經有足夠的政治智慧了,他知道,這根本是在挖大金的根基,是對朝廷前所未有的痛擊。偏偏朝廷又沒有任何辦法。

  仆散安貞號稱控制了御河,能夠從南京路運來糧秣,支撐中都。可皇帝壓根就不敢再相信南京路的遂王。而處在河北腹地的御河如果再度遭到蒙古人的侵襲,能不能保持正常的運作,皇帝也不敢奢望。

  到最后,比較靠譜的糧秣物資來源,始終還是山東東路,以及通過山東海路勾連上的南朝宋國。

  宋國之富饒,真真的讓人心向往之,而郭寧掌握著這條通道,也就掌握了中都的命脈。

  皇帝絕對不愿意看到這種情形,所以他此前才把希望寄托在河北宣撫使仆散安貞身上。

  仆散安貞是如今朝廷能派出最有才干,也最有力量的將軍了。在他臨行前,皇帝專門親口頒下秘旨,要他抓住機會,壓制定海軍。

  結果呢?

  雖然仆散安貞事后的奏章里頭,對此語焉不詳,可近侍局是有辦法的,依然打探了真實的情形。

  原來仆散安貞失敗得如此灰頭土臉。

  而在這場失敗之后,近侍局還打探到了另一樁事。

  這個消息,比郭寧統合山東東路還要令人震驚,立即引起了皇帝的暴怒喝罵。

  好在近侍局的奉御們近來若稟報什么壞消息,常常落得如此下場。他們都已經習慣了,皇帝的力氣不大,順著他的力氣骨碌碌滾出去,也并不很疼。

  這個消息是,仆散安貞在與定海軍對峙吃虧之后痛定思痛,竟然決定參照郭寧在山東東路的所作所為,痛下殺手誅除蠹蟲,重整河北東西兩路的勐安謀克!

  怎么會有這樣的事?仆散安貞在想什么呀!

  勐安謀克的荒廢,其實沒什么好盤算的。

  朝廷版冊上清楚記載,不算東北內地,只域中各路,勐安謀克軍戶當給糧者就多達百余萬口,可真正能打仗的,也不知道有沒有五分之一、十分之一。

  絕大多數的女真人,要么腐化游墮,要么窮困潦倒,總之剛強勇勐的武風不存。而在那么多年里,朝廷為了維持勐安謀克制度所頒下的巨額資財,數千萬頃的土地,全都落到了高官貴胃、胥吏豪民手里,并沒有使全體女真人受益。

  皇帝當年也曾判永定、彰德軍,他自己就是在其中分肥之人,這其中的門道,他太清楚了。正如仆散安貞三代將門,也同樣是在其中吃得腦滿腸肥之人。

  早年朝廷尚屬強盛,這種事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

  如今朝廷到處都要用錢,用人,皇帝已經開始和和周圍親信在謀算著,要在適合的時候,展開某種手段,將各地的勐安謀克重新夯實。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仆散安貞會忽然跳出來這么做!….這種事情,背后的牽扯何其復雜,是你一個地方大員能做的?

  這種事情,一旦開始,不止在河北,連帶著無數中都大員都要被割肉,人人都要心痛欲絕,隨之而起的滔天攻訐,難道要皇帝替你擔著?

  而不擔著又不行。仆散氏三代都是國戚,仆散安貞的母親邢國長公主,就是皇帝的嫡親姐姐。他決心這么做了,朝中無數人都會以為,這是出于皇帝的授意!

  更可怕的是,仆散安貞確是個有才能的,萬一……萬一他真做成了,河北的六勐安、八謀克,合計兩萬多戶十多萬的女真人,從此以后聽誰的?

  勐安謀克制度是大金的根基,更是皇帝的根基,這根基一旦被夯實,卻轉而姓了仆散,那么皇帝還要它何用?

  仆散安貞在女真人的根基里頭切出這么大一塊,就儼然成了皇帝的合作者而非下屬。哪一日他揮軍入中都,皇帝該怎么待他?而他又會不會胡思亂想,盤算一些為人臣子者不該盤算的東西?

  仆散安貞究竟是太聰明,還是太蠢,皇帝簡直沒法分辨。

  歸根到底,女真人自家離心離德,才是禍起蕭墻,這比郭寧那個漢兒的竭力蹦跶,又要可怕多了!

  想到這里,皇帝歪著身子坐在椅子上,臉色陰沉的就像是大安殿頂暗澹黑沉沉的屋檐。

  這一個月里,連續幾個壞消息讓他的情緒很差,他為了排解情緒,很是流連于醇酒美色,于是原本那種嚴厲深沉的氣勢漸少,就算發怒的時候,也顯得有些坐沒坐相了。

  中都城的上空高處,云層翻卷,不斷匯集。貞右二年的最后一場秋雨即將來了,而秋雨之后,嚴寒將至。

  中都城密云匯聚的時候,山東益都府里,也在下雨。

  小雨細碎而綿密,有的淋濕了院落里的綠植和花草,有的滾過亭臺樓閣的,匯聚成細細的雨線,從屋檐垂落到階梯上,然后又沙沙碎裂不見,仿佛和空中的水汽融為一體。

  移剌楚材伸出手,沾了沾涼意。

  他側過身,對郭寧道:“且不談仆散安貞的作為最終能否成功。他這個想法,牽扯太多也太復雜,加以執行的那一日起,河北各地的勐安謀克軍就必定紛亂,而景州周邊的百姓更將顛沛流離。這種情況下,不要指望河北軍還有能力打仗……中都也就失去了最近處的有力支援。”

  他嘆了口氣,低聲道:“蒙古人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也就是說,仆散安貞作為女真人里頭屈指可數的,還有些想法和志氣的大員,受了山東之行失敗的刺激。于是,他雄心勃勃想辦好事,反而要把皇帝,把中都,把大金都給坑了。”

  郭寧輕笑了兩聲:“你說,他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呢?”

  “我實在不知道。”

  移剌楚材思忖半晌,搖了搖頭。他轉而問道:“此等局勢,宣使準備如何?”

  天下局勢愈來愈亂了。越來越多的人看清了朝廷的虛弱,而開始有了自家的想法。站在定海軍的立場,南京路那邊,可以通過紅襖軍的余部牽扯;河北路這里,仆散安貞自家亂作一團,而郭寧虎踞山東,無論進退戰守,俱都自如。

  那么,究竟進還是退,戰還是守?

  郭寧往遠處看了看,風雨之下,園中林木起伏搖擺。這幾年每逢冬季,必定盛寒,入冬以后,這些林木面對的,就不止是風雨了,想來還將有層層冰雪覆壓。

  那是何等樣的景色,他初到益都,卻還不曾見過。

  他拍了拍腰間的刀鞘,說:“局勢的關鍵,從來都不在大金境內的碌碌之輩,而在蒙古人。我們做好準備,等他們來!”

  (第四卷完).

  蟹的心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