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570章 茶葉
  “叔,先莫說您老出山不出山,再這樣耗下去,咱們糧食吃光,銀子花光,就和雞澤縣老百姓一樣,得去吃土了。縣里天殺的貪官,侵吞咱家多少銀子!他們仗著天高皇帝遠,簡直是無所不為·····”

  康應乾捧起茶杯,望著急如火燎的侄子,云淡風輕道:

  “敬修,碩鼠,自古以來,哪里都有,大齊也一樣,太上皇想讓天下“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操之過切,現在要做的,便是矯枉過正,撥亂反正。雞澤縣這幾個碩鼠,不知死活,讓他們再猖狂幾日,不要緊的。”

  老康說罷,便放下茶杯,靠在太師椅上閉目養神。

  康敬修卻覺得已是火燒眉毛,不能再等下去,他湊到叔叔身前,低聲道:

  “叔,雞澤縣非久留之地,咱還是逃走吧,彭天星公報私仇,要榨干康家,他有后臺,是馬士英的人,咱斗不過人家,拿銀子跑路,要不也去南明,去過富家翁生活,不再擔驚受怕了。”

  康應乾瞪侄子一眼:“南明?老夫又不是宋應星那樣的人,太上皇對我們康家已是法外開恩,不要自尋死路,江南,很快也將被大齊收復。”

  康敬修附和一聲,心中對收復江南統一全國卻沒有任何信心。

  眼下大齊內憂外患,南北虧空巨大,官民皆有反心,不久前又鬧出逼宮這樣的大亂,便是升斗小民也知道,太上皇身邊的那些人,各自心懷鬼胎。

  慢說是收復江南,能保住現在的江山,已是難得。

  “南城還有兩家藥鋪,加上西城那六套宅子,都賣了,實在不行,把您珍藏的那幾罐白毫銀針拿出來,用以打通關節。”

  康應乾見侄子在打他白毫銀針的主意,立即從太師椅上翻身站起,忿忿道:

  “嘉靖三十年的白毫銀針,三千兩一斤,花錢都買不到,吃一片少一片,敢把賣了,打斷你的腿!”

  康敬修知道叔叔是心痛那幾罐茶葉,畢竟那是他的命根。

  康應乾好茶,以前在遼東做首輔時,送茶的官員絡繹不絕,各種名貴茶葉應有盡有,這幾罐白毫銀針便是其中的精品。

  “叔叔既知道大齊積重難返,卻想跳這個火坑,哎。”

  康應乾安慰侄子道:“再等一等,康家便要時來運轉,老夫看這大齊官場,馬上就要變天了,太上皇還是喜歡用老人。”

  十幾年前,老康成了落水狗,被奪去一切官職,人人喊打,若不是太上皇刻意保護,康家早就尸骨無存了。

  一斤白毫銀針茶葉就能換取叔侄倆人性命,這樣劃算的買賣,叔叔卻不肯做。

  康敬修百思不得其解之余,又心生一計。

  “也不知光緒大哥現在如何了?他跟著武定皇帝好幾年,連個音信也沒給咱們!”

  “沒事就是好事,光緒沒再給康家闖禍,便是謝天謝地了。”

  光緒大哥,當然不是那位清末皇帝光緒,而是康應乾的獨子康光緒。

  康光緒今年二十多歲,正在沈陽為官,相當于康家在朝堂的人質。

  康應乾失勢后,朝廷對康光緒的監視也大大放松,只是,康光緒對自己的處境并不知曉,仍舊魚肉鄉里,直到失去靠山,才稍稍收斂一些。

  “罷了,不提他了,這個逆子,早晚又會連累老夫。”

  對康應乾來說,站在面前的侄兒,要比生死未卜的兒子更為靠譜。

  光緒是隔壁老王的骨肉,雖說這些年來康應乾一直將其視作己出,然而畢竟不是親骨肉四,然而光緒兒子卻一直給老爹惹麻煩,好在康應乾遠離權力中心,不用再像從前那樣提心吊膽了。

  “先睡吧,早些歇息,明日還要······”

  康應乾話沒落音,院外傳來喧鬧之聲,康敬修條件反射的跳了起來,趴著窗戶,小心翼翼朝外張望。

  康應乾顫巍巍道:“又是來征糧的?”

  “不知道,侄子也說不準。”

  康敬修探頭探腦朝外面張望,看了一會兒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這兩年來,雞澤縣大小老爺們,借著賑濟災民、廢除私產的由頭,隔三差五跑來康家打秋風,又是借錢又是借糧,連古董字畫也被他們砍傷,康應乾在大齊積攢的那點家底兒(約合三百萬兩),絕大部分在十多年前便被蓑衣衛查抄,充實國庫,剩下的點湯湯水水,都讓雞澤縣這些地頭蛇們瓜分殆盡。

  “康監軍可在府上?快請出來接旨!”

  康應乾顫顫巍巍的走出小院,香案已經擺好,香案朝向遼東方向,三柱熏香燃起裊裊煙霧。

  燭火掩映下,司禮監太監曹變混神色平靜,面朝康氏叔侄。

  康敬修扶著叔叔跪倒在地,老康對著香案,顫顫巍巍的磕了四個頭。

  曹變混緩緩展開圣旨。圣旨寬約兩尺,長三尺有余,兩朵祥云在燭火照耀下熠熠生輝。

  曹變混目光掃過兩人,大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內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禮于斯而備。教化所由以興。古來圣帝治世,賴有賢臣。君臣協和,國事治也。咨爾康氏,志慮忠純,堅貞不屈,雖遭冤陷,然奮勇國體。未憚怨謗,實忠良臣也。今特旨復康應乾戶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薊遼總督,轄地內一切軍政大權皆由其節度,遇不決之事不必請奏,可行便宜之權·····欽此!”

  康應乾恍若夢中,等曹公公宣讀完畢,跪在地上久久沒有站起。

  曹變混匆匆卷起圣旨,遞給旁邊跪著的康敬修,親自上前扶起康應乾,和聲細語道:

  “康閣老,眼下遼東民變,湖廣叛起,太上皇在沈陽,天天都在念叨您,您,要東山再起了!”

  ~~~~~~

  太初四年九月底,太上皇帝征召康應乾回沈陽,官復原職。

  康應乾隨宣旨太監離開雞澤縣當日,知縣胡振吉、商會掌柜彭天星出城送行。

  兩位主官親送康氏至城北五里。彭天星送錢送禮,胡振吉給老康買了個姿色上佳的瘦馬隨行服侍——當然,名義上是隨行護士——康應乾已是花甲之年,久未服用金剛散,婉言謝絕了他們的好意。

  雞澤縣民生困苦,皆是饑寒待斃之嬰兒,刀俎待割之魚肉。

  兩位碩鼠,自知大限將至,難逃一死,于在康應乾啟程出關當晚,大宴酒醉,于家中懸梁自盡。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