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142章 巫山糾纏
  劉招孫沉默不語。

  他并非不喜女色,只是不想太過草率。

  在沈陽時,就有士紳豪族找來提親,劉招孫對那些庸脂俗粉不屑一顧。

  他原本想著驚蟄那日,便與她完婚。還有兩個月時間,金虞姬也可好好調養身子。

  康應乾說的都有道理。

  任何政權或是集團,都需要一個穩定的統治核心,否則極易陷入混亂,遇到強敵,輕則崩潰,重則覆滅。

  開原戰事頻繁,為了血拼后金,劉招孫浪費了猥瑣發育的機會,長期戰爭導致內政建設陷入停滯。

  如果自己現在突然掛了,這個體系也會跟著覆滅。

  康應乾等人大概率會被東林君子們千刀萬剮。

  “我要被人推著往前走了,從婚姻不自由開始。”

  劉招孫嘆息一聲,默默接受了被別人安排的命運。

  他聽取康應乾的建議,答應康監軍,為了維持開原的穩定繁榮,盡快成婚生子。

  不過拒絕了那瓶花花綠綠的春藥。

  “明年驚蟄娶金虞姬,三月帶她回朝鮮,同時率戰兵進駐鴨綠江,收拾光海君,控制朝鮮局勢,打通商貿,到時你隨本官一起去朝鮮考察鐵礦,五月下江南,結識江南商戶,順帶聯絡福建友人,七月去西南,那邊的土司老爺們快要打仗了,十月·····”

  康應乾知道他對金虞姬一往情深,聽他說了良辰吉日,心中稍稍安定,便不再催他。

  “平遼侯日理萬機,比當今皇帝還忙,眼下還沒過年,你這日程就安排到了明年十月,老夫佩服!你剛才說的那福建友人是誰?怎的沒聽你提過,可是福建巡撫·····”

  劉招孫搖搖頭,他想聯絡的當然不是官面上的人物,而是東南那伙海盜。

  什么顏思齊鄭芝龍,都可以結交一下。

  劉招孫對這段歷史知之甚少,他能知道的那就這兩位,當然還有個鄭成功,其他人連名字都叫不上來。

  此時東南海域海盜勢力正在飛速增長,無論如何,只要能和這些海盜們搭上線進行貿易,必然收獲頗豐。

  那樣的話,自己便需要一個出海口,看來遼南還是要盡快占據。這些只是個初步構想,具體細節需要仔細敲定。

  他對康應乾神秘一笑:

  “明日便是小年了,本官聽康監軍的,和家人團聚。后天再去撫順,眼下開原基本忙完,農兵臘月二十七休息,本官有些不放心喬監軍,要親自去遼北看看。”

  康應乾錯愕的望向劉招孫,見他眼色堅毅,憂心匆匆道:

  “平遼侯席不暇暖,夙興夜寐,當年太祖也沒這般辛勞。只是要保重身子,不可太過勞累。”

  劉招孫會心一笑,康應乾什么時候也會關心自己了。

  兩人又說了些雜務,劉招孫見天色不早,便讓衛兵先送康應乾回城。

  閉上眼睛,金虞姬婀娜的身姿在他腦海中不斷閃過,他心里一笑,思緒飄到很遠的地方。

  喝了口茶,對帳外的衛兵大聲道:

  “召朝鮮使者和袁大人,過來議事!”

  吳霄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他隨手拿起本《資治通鑒》,津津有味看起來,正好翻到秦孝公披荊斬棘拓土千里。

  他前世便有夜讀的習慣。

  穿越后,這個習慣被保留下來。閑暇之余,便手不釋卷。他讀書很雜,從話本小說看到程朱理學。

  吳霄領袁崇煥來到中軍大帳,劉招孫剛好讀到商鞅變法,口中念道:

  “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開原體系已經出現腐敗和叛亂的苗頭,劉招孫不是商鞅這樣的大才,以他一個程序猿的認知,面對這樣紛亂的形勢,只感覺一團亂麻,不知從何下手。

  想到這里,不由誦起王安石那句著名詩篇: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趁著自己威信尚在,能令政行,必須趕緊采取行動!”

  思緒翻飛之際,吳霄在帳外喊了聲,他驚醒過來,知道是袁崇煥他們到了,連忙招呼進來。

  一個身材微胖的朝鮮商人朝劉總兵行了禮。

  不知是不是因為金虞姬的關系,劉招孫現在對這個民族沒以前那樣厭惡,笑著拱手還了禮,招呼那朝鮮人坐下。

  袁崇煥在旁邊坐下,他第一次參與劉總兵機密議事,知道平遼侯是把自己當成了心腹,決定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朝鮮胖商人捧出盒高麗參,向劉總兵傳達綾陽君心意。

  劉招孫笑著接過高麗參,將木匣放到那本《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上。

  兩邊寒暄幾句,很快進入了正題。

  綾陽君現在被國君猜忌,處境艱難,隨時可能被光海君處死。

  所以他決定先發制人,發動政變,驅逐光海君。

  胖商人表示,他家主人希望平遼侯屆時能從寬甸進軍。

  大軍渡過鴨綠江,威逼平壤,與綾陽君的政變遙相呼應。

  相比歷史上的天啟二年政變,此時的綾陽君羽翼未豐,所以才會求助劉招孫。

  萬歷提前駕崩,上前宣旨后,劉招孫便提醒他大哥魏忠賢,讓他保護好新皇帝,女人丹藥什么的要離遠一點。

  朱常洛已經活了一個月,看樣子還要繼續活下去。

  大明以后有沒有天啟和崇禎,現在已經成了個問題。

  穿越者改變了大明歷史,現在連朝鮮政變也要提前爆發。

  劉招孫聽金虞姬講過朝鮮局勢,對漢城狀況大致有些了解。

  綾陽君李倧是光海君的侄子。

  在原本歷史上,李倧于天啟三年發動政變,將光海君流放江華島,取代叔叔成為朝鮮王,史稱仁祖反正。

  劉招孫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歷史上,仁祖的合法性起初并不為明朝認可,大明將其定性為“篡逆”,而后明朝出于“聯鮮制奴”的戰略考慮,在天啟四年才同意冊封仁祖。

  眼下李倧主動找到自己,既然朝廷無心介入東邊小藩國的政局。

  劉招孫便可替大明出面,平定亂局,或許還能實現李成梁未能完成的夢想——成為朝鮮王。

  只要能控制朝鮮,占據幾個關鍵的海島,將來出兵對付日本,也會方便很多。

  劉招孫使了個眼色,袁崇煥眼珠轉動,立即道:

  “平遼侯乃大明臣子,大明有規定,朝鮮和明國將官不可私下往來,若必須交流,要通過遼東都司代為轉達。”

  商人連忙賠笑道:

  “袁都察說笑了,平遼侯兼任遼東都司的官職,遼東的事,都是劉侯爺說了算。自然可以代替明國與我國議事。再說,小人聽說,平遼侯愛姬也是朝鮮人,她兄長于綾陽君關系匪淺。”

  劉招孫臉色不變,還是沒說話,袁崇煥冷笑:

  “哈哈哈!你家主公打得好算盤,莫非是想重復當年壬辰倭亂故事?”

  “當年大明出兵幫爾等殺退倭寇,爾等連糧食都運輸不了,從開原到寬甸,距離可是不近,讓開原大軍奔波百里,幫你們火中取栗,你家主公又想空手套白狼不成?”

  朝鮮使者一愣,沒想到袁崇煥說話這么難聽。

  “袁都察,我家主公上次在沈陽已經和劉總兵····”

  袁崇煥揮手打斷胖子,不屑道:

  “不要給本官說沈陽的事,本官沒去過沈陽。”

  劉招孫咳嗽一聲,拱手告了個失陪,捧著茶杯走出大帳。

  朝鮮使者正要追上去,走到門口便被吳霄攔住。

  袁崇煥望著朝鮮胖子焦慮的身影,笑道:

  “平遼侯軍務繁忙,有什么話,你就給本官說,本官代行轉達,也是可以的。”

  “回去告訴你家主人,想要開原戰兵出動,助他成事,須答應我們三個條件。”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