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之袁家長子 > 第275章 青州上計
  初八,青州,歷城州牧府。

  文武齊聚一堂,除了個別需要駐防的險要地帶,基本六百石以上的官員全部到了。

  就連最偏遠的東萊郡,相國管統及都尉劉詢也已趕到。

  對于袁譚來說,今天才是真正的議事......

  首先是各個郡國太守、相國、都尉的上計。

  接著是將軍府的各個校尉和中郎將的上計。

  戰場功勛過程中多有統計,此刻更是自我吹噓。

  其中上計最多的是于禁和管承。

  于禁身為中軍司馬,針對的是各個將軍對練兵的落實程度、以及士卒對軍法的學習、各個將軍對于子兵法、六韜等軍事書籍的情況。

  管承主要還是關于水軍建設,以及船只的改進。

  第三波是州牧府的郵督、治中、學官、上計椽、司農、鼓吹署、義舍、將作府、功曹等上計。

  其中立法和司法持續在完善中。

  學官上的建設架構已經搭設完成,但是阻力也是最大的。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書籍短缺,但隨著左伯紙的改良,已經有了改觀。

  上計椽方面和司農方面其實有很多職權的重合,目前上計椽主要是信息收集。

  而司農主要負責統計和調配。

  鼓吹署的建設雖然晚,但發展勢頭迅猛,如今已在青州所有縣內設有據點。

  向鄉亭的發展,則陷入一定的停滯,亟待大量人才的加入。

  義舍是最繁忙的,且目前沒有主事,由郭圖代勞。

  將作府方面的成績是最明顯的。

  發現了兩處大鐵礦,三處銅礦,四處金礦。

  改良了騎兵的弓箭、強弩、羽箭。

  發明了馬蹄鐵、水滴盾。

  改進了龍骨水車。

  辟左伯,并改良了左伯紙。

  甲胄、刀兵、徒靴持續的改良和生產

  投石車、床弩、井闌、沖車等大殺器也在拆解中。

  ......

  上計其實就是類似后世的年終述職報告。

  《周禮·天官》記載:“歲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會,聽其致事而詔王廢置。三歲,則大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

  最后上計的是長史和別駕。

  ......

  各人完成上計后,根據司農部門和上計椽早就擬好的功勛統計之類。

  袁譚當眾宣讀。

  爵位該提升的提升,也有做的不好依法扣罰俸祿的。

  其中職位并沒有大的變動。

  邯鄲商因為表現出色被提為平原國的相國。

  華佗被辟為醫博士。

  袁遺為別駕,主管義舍事宜。

  陳登為從事,暫時什么都不管......

  沒錯,陳登被俘虜后,投誠的速度極快。

  就剩一個秦翊,還想拿拿架子,立即被扔到牢獄中去了。

  ......

  袁譚首先肯定了大家的努力,然后勉勵大家在新的一年內再接再厲云云。

  接著就是青州的發展策略。

  新的一年,繼續以農桑水利工商為主。

  軍事上步兵輪崗練兵,逐步蠶食泰山郡和瑯琊國。

  騎兵繼續以配合冀州的軍事行動為主,并見機行事。

  ......

  最后由鼓吹署孔順收尾,大多是吹捧袁譚的一些話,諸如沒有袁青州,就沒有新青州之類云云。

  上計完成,照例又是宴會。

  在宴會,祝酒詞、幸酒,有關系好的勾肩搭背,相互交流,不一而足。

  令袁譚頗為意外的是,陳登和太史慈兩人倒是頗有一副知己的樣子,兩人聊得是相當投機。

  不知道二人聊得是什么大事!

  袁譚端著酒爵上前。

  太史慈道:“最好吃的還是魚生!”

  陳登搖搖頭:“魚生蘸醬油,確實是人間美味,但若說最好的,那還是河鮮!”

  袁譚:“......”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陳登好像就是因為河鮮吃多了,被華佗救了一次,第二次......

  太史慈雖然在三國演義中,是沖城門的時候被射死。

  但以袁譚目前的了解,這種夜間去沖城門的事情,絕大概率太史慈是不會去的。

  如是想著,他向華佗招了招手。

  “袁青州!”

  華佗現在是意氣風發,滿面紅光。

  不但做了官,還被袁譚提點了一些套路,現在樊阿等人已經把他奉為仙人了。

  袁譚指了指兩人長案上的河鮮、海鮮等,道:“元化,幫我看看這二人,這種吃法,我總覺著有問題!”

  華佗一怔,迅即道:“確實如此,在下前些時日還與元化看過,特地叮囑河鮮不可多食!”

  “大公子!”

  一邊吃一邊討論的陳登和太史慈這才發現袁譚和華佗兩人。

  “元化!”

  華佗道:“兩位,河鮮海鮮雖美味,但不可多食啊,否則有短命之危!”

  陳登微微一笑,毫不在意。

  太史慈卻是霍地站了起來,“華博士,此話當真?”

  他可是建功立業的,怎么能早夭。

  華佗點點頭,道:“元龍之前便發作一次,若不是我為其診治,恐怕......”

  陳登哈哈笑道:“元化夸大其詞了吧!”

  袁譚道:“休要諱疾忌醫!”

  “唯!”陳登雖是認真行禮,但神情可見并不在意。

  太史慈倒是深吸一口氣,直接把岸上的魚生之物放到一邊,轉而吃起羊腿來......

  袁譚回想起后世海鮮的吃法,道:“海鮮也好,河鮮也好,可白水煮沸,再蘸醬油,亦又風味!”

  “不吃了,不吃了!”

  太史慈直接搖頭,“大丈夫生于亂世,正要提劍立功,豈能為了口舌之好,白白葬送性命。”

  “好,好,好!”

  袁譚最佩服的就是這種有定力的吃貨......

  忽見旁邊有些爭吵,連忙跟著走了過去。

  卻是孔融、蔡邕幾人圍著馬鈞,你一言,我一語的,那這個口舌不太利索的年輕人說的連連拱手。

  “孔君,蔡岳,何事啊?”

  袁譚上前護住了馬鈞。

  蔡邕閉口不言,孔融只得說道:“袁青州勿要如此,我等不過是敬酒罷了!”

  馬鈞忙道:“還,還,還......”

  孔融接著道:“只是希望他的心思多在我們這里,改良一下墨拓石碑,如此,才能緩解書籍短缺之憂!”

  袁譚一怔,隨即笑道:“原來是這個,墨拓石碑麻煩不好用,為何不用棗木之類的硬木雕字呢,然后那個什么左伯紙蓋在上面!”

  “妙,妙,妙......”

  馬鈞還在口吃,蔡邕和孔融卻是大喜起來。

  “此提,當幸酒!”

  “幸酒,幸酒!!”

  袁譚哈哈笑著,一飲而盡之后,順便把馬鈞帶走。

  現在兵馬錢糧都不缺,科技樹有必要攀一攀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