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之袁家長子 > 第237章 內黃小吏
  大軍行進的第五日,辰時便抵達斥丘縣。

  斥候來報,縣城上掛著“平漢將軍”的大旗。

  袁紹軍中,自不可能有這個稱號。

  “黑山賊的速度還挺快!”

  袁譚微微有些吃驚,隨即問道:“公達,斥丘縣已被黑山賊占據,我等依何攻城啊?”

  正在遙看遠方的荀攸聞言,回身拱手:“斥丘縣地勢平坦,周遭并無大河,雖地處交通要道,卻無險可守。

  而賊人名為官軍,實為流賊,這一支黑山賊到了這里,定是以搶掠為主。

  我們圍三闕一,包圍斥丘縣的東西和北側,賊人必棄城向南而走。

  在通向鄴縣的官道上設一支伏兵,趁其前部過去后射殺,敵軍必定潰逃,如此可用輕騎覆蹈。”

  “善!”

  袁譚隨即下令。

  隨著信號兵的旗幟揮舞,大軍開始分撥。

  荀攸帶軍四千人前往斥丘縣東門。

  許定帶軍四千人前往斥丘縣的西門。

  袁譚自率一千親兵、余下步卒,并太史慈所部兩千騎前往北門。

  而王門則帶著一千騎,配強弩,繞路前往斥丘縣南側的官道上設伏。

  夏季的天空,湛藍無云,斥丘縣三周的曠野之上,密密麻麻的站著整整齊齊的隊伍。

  袁譚這次帶的步卒,以當初冀州入青州的老卒為骨干,是最先擴充而成的。

  由于都是脫產的步卒,又一直經受于禁的練兵之法練兵,所以陣容整齊,令行禁止,已有了強軍的雛形。

  后續在都尉太史慈和張郃的帶領下,也打過幾次仗,見過血,甲具的配備齊全。

  此刻刀槍劍戟林立,旌旗飄搖,大盾立于前方,看上去自有一股鐵血肅穆的氣概。

  不過高高的城墻矗立在面前,袁譚也就是秀秀肌肉而已。

  他這次進軍神速,隨軍并未攜帶攻城的器械。(青州的攻城器械目前大都在研制中,并未大批量制作)

  真要攻城,也要先安營下寨,然后就地砍伐樹木,制作箭擋和云梯這種最簡單的攻城工具。

  ......

  于此同時,斥丘縣上的旗幟不斷擺動。

  不一會的功夫,吊橋竟吱呀呀的放了下來。

  與此同時,有三個人坐著吊籃,從城墻上墜了下來。

  看著這一幕,袁譚笑道:“還沒打仗,就要來投降么?”

  接著就看見那三個人過了吊橋,一邊揮舞雙手示意并無惡意,一邊靠近。

  “帶過來!”

  袁譚一擺手,有親兵上前。

  不一時的功夫,就將三人帶了過來。

  看到三人中的少年,袁譚眉頭一皺,翻身從戰車上一躍而下,快步迎了上去。

  典韋、王越和數名親兵急忙跟了上去。

  “大兄!”

  還沒有近前,那名十五歲左右的少年就大聲喊道。

  “熙弟!”

  來人居然是袁熙,袁譚眉頭緊皺,一把拉過袁熙,擋在身后。

  兩名親兵上前,護住袁熙。

  “大公子,罪臣故吏陶升,拜見大公子!”

  剩下的兩人急忙半跪行禮。

  “陶升?”

  袁譚并不認識此人,喝問道:“汝來何意?”

  這時,袁熙忽然大聲說道:“大兄,賊人破城,四處劫掠。

  幸賴這位將軍,護佑著君母和家人,趁亂來到此處。”

  “好!”

  袁譚點了點頭,看向陶升,道:“你且細細說來!”

  陶升躬身道:“我本是內黃小吏,因黑山軍攻破縣城,以天子之命征為孝廉,故不得不從軍。

  后發現黑山賊雖歸順天子,其實仍是流賊。

  故常思帶領原內黃吏兵脫離黑山軍。

  恰魏郡士卒謀逆,獻城于冀州牧壺壽和于毒。

  眾兵四處劫掠,我家曾受袁公恩典,思袁公恩德。

  便趁機率本部人馬護佑袁公及官吏家眷出城,屯于斥丘縣。

  現正在城中,安然無恙!”

  袁譚大喜道:“既如此,君母無恙矣!”

  他心中總算明白歷史上袁紹怎么逃過這一劫的,因為無間道啊!

  袁軍中出了二五仔,壺壽和于毒才能攻破鄴縣。

  但他們的流賊本質,讓他們破城后第一時間沒去控制袁軍的家眷,而是四出劫掠。

  于毒軍中也出了二五仔陶升,趁機護佑了袁軍的家眷。

  “陶升你立此大功,我當如實上報家翁,想來軍中將官,也會感激于你!”

  陶升再拜:“升愧不敢當,大公子既在,某當令人打開城門,迎大公子進城。”

  袁譚點點頭,道:“好,你可領本部人馬駐扎于北城門處,其他城門,暫由我軍接管!”

  陶升大喜道:“唯!”

  袁譚既然安排一個城門給他駐扎,也就是接受了他的投誠。

  如此一來,終于可以擺脫黑山賊的標簽,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陶升的表現實際上反應的是冀州士族大家和寒門對黑山賊的看法。

  雖然漢靈帝接受了黑山賊,并封了官職。

  但冀州的士族大家們,卻并沒有接受。

  在他們的心中,黑山賊就是叛賊。

  而黑山賊雖然接受了朝廷的詔命,但依舊保持著獨立,骨子里的流賊習性并沒有變化。

  可以說在很多普通百姓的眼中,他們就是披著官兵皮的流賊。

  ......

  這也是郭泰、張燕其實在最初反董聯盟成立后,站在了關東群雄一邊,一起反董。

  但很快,他們就再次站到了董卓的一側,自稱聽從朝廷之令,開始對抗關東群雄的原因。

  (因為他們發現關東群雄這幫以士大夫為主題的群體,打心底不認可他們)

  隨后公孫瓚接受董卓的認命,出兵冀州時,張燕更是旗幟鮮明的和公孫瓚聯手進攻袁紹。

  甚至有傳言,公孫瓚一口氣任命三個刺史,其實源于董卓給他的私信......

  ......

  在陶升的安排下,他麾下四千人撤退到斥丘縣北城門駐防。

  而袁譚的軍隊,則接管了斥丘縣的另外三個門,以及縣中的巡察和防衛工作。

  同時,也第一時間向袁紹的大軍傳遞消息,以安軍心。

  袁紹大軍原距離斥丘縣不過兩百多里,五天都沒有趕到。

  可見軍中慌亂,袁紹要花很大的精力來安頓軍心。

  ......

  城中防務安排好,袁譚帶著親兵,由陶升和袁熙引著,去拜會劉氏。

  因為從斥丘縣并不大,從鄴縣遷來的家眷頗多。

  陶升就征用了縣衙和附近的府邸以安頓。

  此刻,劉氏就居住在縣衙的內院之中。

  待到了內院口,袁譚想了想道:“陶升,你且去軍中安頓軍心吧!”

  “唯!”

  陶升領命而去。

  看守內院門的是袁紹的大戟士,他們平均的身高都在一米八左右,體格雄壯,身穿重甲,手拿大戟、腰胯長刀。

  在戰場上遇到這種大戟士,縱使袁譚自忖武力值突破七十,一旦超過兩個,都不能單身上前。

  他們重甲在身,點頭行禮:““大公子!”

  內院中的婢女,見到袁譚,也都紛紛行禮:“大公子!”

  “君母在何處?”

  袁譚一臉擔憂的問道。

  在婢女的帶領下,來到內室,透過珠簾,看到了小腹明顯鼓起的劉氏。

  看這個情形,懷孕好幾個月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