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之袁家長子 > 第223章 郭大兵法
  袁譚不在青州的時候,青州照常運轉。

  但只要回到了青州,好像沒有他,青州便不能轉了。

  一早天還未亮,府門前就站了一堆人。

  半夜沒有睡好的袁譚只得強打精神起身,先前往將軍府。

  “大公子,末將請戰!”

  中軍司馬于禁第一個出列。

  “兩萬兗州兵已訓練多日,正需大戰磨練。

  恰好賊軍劉備叛入泰山郡。

  公子忝為鎮東將軍,正應兵發泰山郡,既天子震懾東方,又可實戰練兵!”

  作為泰山郡人,于禁對于打回老家有著很深的執念。

  袁譚微微頷首。

  一方面兗州兵經歷訓練,又跋涉數千里,是需要實戰磨練一番了。

  龍湊之戰讓他很是震撼,這種硬仗,如果降臨了青州怎么打?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步卒。

  畢竟在龍湊大戰中,袁紹軍的步卒協同作戰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尤其麴義這個老六,弩兵都能玩出花來,簡直比關羽還陰險。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于禁還在寫兵法。

  隨著經驗的不斷累積,他的兵法也在不斷的完善。

  “于子兵法,大家都看了吧!”

  袁譚拿出于子兵法,看向將軍府中的眾人。

  聞聲,眾人紛紛抱拳:“看了。”

  “于子兵法,便是我們的中軍司馬于禁所著!”

  袁譚走下臺階,大步來到于禁的身邊,拉著他的手在將軍府里轉了一圈。

  “于司馬大才!”

  “于司馬此書,全面、細致,遠勝六韜、孫子兵法!!”

  一時之間,恭維之聲不絕于耳。

  于禁心潮起伏,不過面容威重的他并沒有多少表情。

  “于司馬和大家不一樣。

  大家從軍打仗,多是為了賺些軍功,好封將拜侯。

  于司馬從軍打仗,卻是為了匯聚經驗,反哺他人!

  他要把畢生積累的經驗,全部寫到這本于子兵法中。

  尤其是近年大戰,他參與的他要寫,不參與的也要歸納分析和總結。

  就比如這次龍湊之戰,于司馬仔細詢問了參戰的牙將、曲長、屯將、都伯......甚至是小兵。

  在詢問的過程中,努力的還原這一戰例,并記載在于子兵法中。

  于司馬如此勤勉,終有一天,于子兵法將成為和六韜、孫子兵法并稱,甚至超過它們的神書!

  我們靠著于子兵法,可以批量的生產良將。

  到時候,人人都是能帶兵的校尉。

  于司馬就是諸校之長!

  于校長!!”

  說到最后,情緒激昂的袁譚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

  眾將雖然對鼓掌的動作有些愕然,但還是第一時間跟著袁譚鼓起掌來。

  面容威重的于禁眼角有些濕潤了。

  “某必遵大公子之令,完善《于子兵法》,為公子大業,創造良將,以萬世之太平!”

  “嗯!”

  袁譚點點頭,大聲道:“于禁聽封。”

  于禁抱拳上前:“末將在!”

  “我拜于禁為平泰中郎將,假節,起兗州兵兩萬,兵發泰山郡,可號令張遼、徐盛!”

  “謹唯!”

  于禁躬身領命。

  袁譚接著道:“令賈詡為軍師,隨軍入泰山,另傳劉德然隨軍,以統計軍功。”

  賈詡起身道:“唯!”

  當賈詡走到袁譚旁邊時,他順著袁譚的目光看向了沙盤。

  角度好像是泰山郡以北的九個縣。

  泰山郡一共十二個縣......公子終于要開疆拓土了!!

  ......

  法正上前道:“公子,翼河中郎將管承上書,想成立船司,以研究船只......”

  袁譚一怔,管承,這個家伙,居然自己開動腦筋,想點亮科技樹了。

  這是個好苗頭啊!

  于是道:“準了,令他擴軍到四千,同時傳令東萊郡郡守管統,要他量東萊之物力和財力,以助管承!”

  法正道:“唯!”

  接著匯報:“馬蹄鐵已全部裝備,馬場的位置也已經選好,今日就可興建......”

  袁譚點點頭,畢竟馬匹不能全靠搶,也要培育。

  而幽州這幫人中,就有不少養馬的人才。

  ......

  “公子,俺,俺......”

  眼見其他人各個匯報事宜,新拜的翼海中郎將郭祖遲遲艾艾起來。

  袁譚一眼看透了他心中所想,鼓勵道:“管承的船司造船修船,肯定也少不了你。

  你呀,字都不認,還是學學兵法,多多操練水軍吧!

  嗯,也許你招兵到四千,切記,兵貴精不貴多,寧缺毋濫!”

  “唯!”

  郭祖大喜抱拳,心中暗道,公子說俺不認識字,俺回去就要學。

  俺也整一本兵法,專講水兵。

  嗯,于禁不是叫于子兵法么,俺叫《郭大兵法》!

  “公子,張雋乂上書,說是樂安郡已平定,賊寇已清,請公子明示下一步的行動!”

  袁譚聞言笑道:“雋乂是想述職了,罷了罷了。

  平原國大定,他頗有功勞,龍湊大戰,他出兵渤海郡也是起了牽制的作用。

  傳令,讓他留兩千兵于樂安郡太守王脩,自率本部人馬到東平陵駐扎。”

  “唯!”

  ......

  將軍府的事情處理完畢,袁譚扒拉兩口早食后,又匆匆趕到了州牧府。

  剛進府門,就見郭圖等人在商議口賦減免多少合適。

  袁譚直接一錘定音,自今日起,青州永久不再征收口賦。

  “公子仁德!”

  “公子寬厚愛民啊!”

  一聽這干干癟癟夸贊,袁譚就知道鼓吹署的孔順和華彥不在。

  郭圖以前也是此中好手,只不過現在身為長史,沉穩多了。

  想到郭圖對于政事的處理,袁譚不禁微微點頭。

  不愧是出身治法世家。

  當郭圖不再謀求黨同伐異后,處理政事就是八個字“依法辦事,公平公正”。

  看著兩鬢已有些斑白的郭圖,袁譚決定要盡快的把華佗給請過來。

  接著,辛毗開始匯報。

  新改制的復合弓樣品已經制作完成,射距可以提高十步,精準度也有提升,重量反而有所下降。

  后續開始準備小批量的生產和準備。

  得益于長安大量匠人,馬鈞已經拿到了床弩、巢車、箭樓、投石車的圖紙,他正在嘗試改進和發明。

  ......

  一個上午就這樣忙碌了下來。

  袁譚在州牧府中和眾人用完午食后便回到府中小憩。

  看看下午時辰尚早,袁譚閑來無事,便又再次趕到了蔡府。

  府門是進了,但蔡琰卻是不愿相見。

  只托婢女從來一個木盒,打開打開之后,里面只有一帕雪白的絹帕。

  “一個字都沒有?”

  袁譚仔細的看著絹帕,心中疑惑。

  思忖一番無果后,袁譚轉身離開。

  他并沒有發現,在一處房間的紗窗下,蔡琰的眼淚如斷了線的珠子般簌簌落下。

  剛出府門,忽然一股冷風襲來,袁譚頓時覺得頭腦有些發熱。

  強撐著回到府中,袁譚便昏昏沉沉的躺下了。

  “公子這是受了風熱?”

  鄒婧嚇了一跳,手指放在袁譚額上試探,隨即令人請醫者前來。

  不多時,醫者中一名精神矍鑠,目光銳利的中年人匆匆趕來。

  此人名為樊阿,據說乃是華佗高徒,極善針灸。

  原是徐州彭城縣人,因鄭玄在徐州時,多請其醫治,所以有了來往。

  后聽袁譚仁政愛匠人,且醫者也可封爵后,樊阿便攜家帶口搬遷到了青州歷城。

  “公子這是今日勞累過度,有心所致。休養兩日便好!”

  樊阿下了幾針之后,又開了些藥。

  袁譚服過之后,渾身溫懶舒適,便安靜的睡去了。

  第二日一早,便從鄒婧口中得知了一個消息。

  蔡邕之女蔡琰發出告示,以斗詩擇夫婿,聲稱只看才華,不看家世。

  只要能奪魁,不論為妻為妾,皆可嫁之。

  袁譚一怔,再拿起懷中絹帕,這才發現其上淚跡斑斑......

  鄒婧推了推袁譚的手道:“蔡姊姊都已表明心意了,公子還不快去?”

  袁譚仰頭看向屋梁,淡淡道:“蔡邕是海內聞名的大儒,青州學官的儒學博士,蔡家是兗州陳留郡的世家。

  文姬此言,不過是小娘子之間的脾氣罷了,蔡公怎么可能讓他為妾。

  更何況,我青州如今蒸蒸日上,天下世人都在看著呢。

  我若納蔡文姬為妾,天下世人又怎么看我。

  只會說我憑借權勢,逼迫蔡邕,強納蔡琰!

  如此一來,我寬仁的形象毀于一旦,青州的聲明也毀于一旦,士人又怎么會慕名來投奔青州。

  就算我軍事能力再強十倍,中興十三州的時間也必拖后十年不止!”

  鄒婧著急道:“公子怎生這樣?豈不是要傷了蔡姊姊的心。再說了,中興十三州有什么用!”

  袁譚把絹帕放在幾上,正色道:“中興十三州,紙筆刀兵萬世侯,是對追隨我的人的承諾,我必須要做到。”

  說到這里,袁譚看向鄒婧略顯青澀的面龐,道:“到那一天,世間安泰平和,所有孩子都可以在父母的愛護下,平平安安的長大。”

  “公子!”

  鄒婧急急上前兩步,抓住了袁譚的手。

  想起自己的身世,已是泫然若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