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之袁家長子 > 第640章 圓桌會議
  隨著袁紹的返回,大漢的高層第一次會晤,也就需要召開了。

  事關大漢王朝,下一步如何走的問題。

  對于袁紹來說,他需要明確太傅的權力及范圍了。

  因為自天下一統之后,他和太傅府赫然發現自己根本沒有什么權力。

  好像天天只是凈出力。

  與此同時,大將軍府一些臨時約法的期限也需要明確。

  對于郭圖、沮授等人來說,他們需要明確的是,袁紹袁譚父子到底稱帝還是不稱帝。

  畢竟之前大漢沒有一統,在他們看來,任何一切招式,都是招式,而不是本質。

  現在大漢一統,有必要進行試探。

  在一些人的眼中,沒有人能阻擋九五至尊的誘惑。

  于是,在袁譚的指點下,如今左右逢源的郭圖,組織了一場圓桌會議。

  經過數年的科技和匠術的發展,后世的那種桌椅,在青州已經完全替代了原有的長案和榻幾。

  此刻,一張圓形的桌子上,坐著如今大漢最有權勢的幾個人。

  太傅袁紹、首席別駕沮授。

  大將軍袁譚,首席軍師郭嘉。

  丞相郭圖,長史別駕張導。

  御史大夫田豐,繡者將軍管亥。

  大理寺大正諸葛玄,長史郭誕。

  百子會會長申屠蟠、副會長蔡邕。

  原本在袁紹等人的想法中,這種會議,就不要什么百子會參加了。

  畢竟百子會這種新奇的東西,太過新潮,有點類似后世米國的聯邦總統選舉委員會,或者后世印度的民眾代表大會。

  總體而言,還屬于草創和摸索階段。

  而且百子會就是為了選舉太傅的一個工具,實際上并沒有多少權勢。

  不過,袁譚還是堅持讓百子會參與,這個可是他以后限制太傅的核心機制,絕不能出師未捷身先死。

  在原本的歷史上,申屠蟠差不多已經進入了暮年。

  但在如今的歷史上,養生有道,干活有激情的他,還是精神矍鑠。

  原本孔融、蔡邕、劉洪、鄭玄等人都是進入大理寺的。

  做了一段時間后,才發覺彼此的想法太理想化,而且立法這種細枝末節,反復較真的東西,也不是幾人的愛好。

  于是便在袁譚的安排下,又安排到百子會。

  然而百子會會長的坑已經被申屠蟠占了,所以他們只能成為別駕一類。

  而申屠蟠選副手,自然選了蔡邕,誰讓人會唱歌,會撫琴,會喝酒呢。

  同樣老資格的孔融,只會噴人......

  不過兩人年紀都不小了,估計也就干一屆。

  至于鄭玄,年紀更大,他和劉洪兩個,都是比較純粹搞學問的。

  孔融雖然被壓一頭,但依舊雞血滿滿。

  ......

  眾人到齊,袁紹和袁譚相互看了一眼,還是袁紹站起來,先開口道:

  “大漢之所以是大漢,那是因為有大漢天子,有大漢子民,如此才是大漢。

  我袁家世受漢帝大恩,如今大漢一統,原本要歸政于天子。

  但從大漢自古以來的教訓來看,天子嫡系傳承屢次斷絕,就是漢高祖劉邦,嫡子劉盈死后,孫子少帝被殺,劉盈一脈斷絕。

  另一方面,我們士大夫群體更是被玩弄于股掌之中,每日里膽戰心驚,動輒便是身死族滅。

  以至于,原本高潔的群體,為了自保,甚至要與宦官這種粗鄙的奴仆勾結。

  所以,我和顯思晝夜的思考和探索,才探尋出這樣一個完美的設定,如此徹底的把權力限制在牢籠之中,不會完全的落到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手中。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法治下,政策的出臺,能眷顧到社會上的每一個階層。

  所以,作為頂層的設計者,和執行人,我們十二個人,必須堅定如一的執行,并保證這個制度永遠的貫徹下去。

  誰都可以下去,但制度絕不容許變化。”

  顯然,這些臺詞,都是袁譚起草的,所以帶有很多后世的詞匯。

  只不過,他只是大將軍,所以說這些話并不太合適。

  袁紹返回之后,在袁譚跪在宗廟之中三天時間內,袁紹同樣在陪著自己的好大兒。

  原本袁紹對劉氏還有很強的眷念之情,但在聽說劉氏在他和袁譚身邊,各個層面安插了很多人之后,尤其負責袁紹飲食的幾人之后,才不由得驚出一身的冷汗。

  也就是說,他袁紹的生死,系于劉氏一念之間。

  這是要做做什么?

  不用想也知道。

  漢靈帝劉宏怎么死的,他袁紹作為大將軍何進的腹心,又如何不知。

  或者說后漢那么多皇帝英年早逝,真的都是病?

  呵呵呵。

  老劉家的子嗣,可沒有短命的傳統。

  還有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劉氏可是這場叛亂的核心之一,是她勾連了河北審配,并稱可以完全接收袁紹的勢力,如此才讓曹操和楊彪等人徹底下定決心。

  至于她如何接收袁紹的勢力,不用想也知道。

  而一旦這場叛亂成功,袁譚在歷城的所有腹心和家眷,恐怕都會被屠戮一空。

  相對來說,袁譚至今還沒有對袁熙、袁尚和袁買下手,原因又是什么。

  不還是對阿翁舐犢之情的深深眷念么。

  那一刻,袁紹宛如被雷劈中,饒是他不清楚這個兒子有多少的表演成分,也忍不住心胸酸楚的淚如雨下。

  論跡不論心,論心天下無完人。

  最終,父子兩人徹底站到了一起。

  從傳統的意義上來說,袁紹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棋手,他雖然足夠理性,但感性卻已經影響了理性的判斷。

  這也是他在原本的歷史上,對待劉氏、和寵妾,以及子嗣之間的問題處理不好。

  對小跟班曹操太過信任的原因。

  從制衡的角度來說,怎么可能給曹操那么大的自主權力,還把汝穎集團派過去相當一部分幫助曹操。

  最關鍵的問題,做了這么多事情,居然沒有把曹操的子嗣和家眷抓在手中作為人質。

  這在當時來說,根本就是很難理解的事情。

  當年的兗州之亂,在曹操只剩下三個縣,李乾被殺的時候,袁紹曾派人勸說曹操,把家眷子嗣送到鄴城。

  結果曹操在程昱的勸說下,帶領大軍吃了人肉脯,堅持下去。

  如果袁紹足夠理性,現在就可以認清楚曹操的真實嘴臉。

  拿下濮陽之后,就可以直接滅掉曹操了,沒道理把兗州繼續交給曹操,只保留東郡一地。

  說句難聽的話,沒有袁紹的幫助。

  只有三個縣,蝗蟲四起,靠吃人肉的曹操,還有多大機會能夠反轉?

  哪怕他是孫武重生也做不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