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一章:討賊文詔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故漢終歲,多事之秋,外戚跋扈,奸宦弄權,貪賄橫行,富者不仁,官逼民反,以至黃巾之亂也!

  我神州華夏,戰亂紛起,四海不安,八方自立,群雄逐鹿,兵兇不斷,天下百姓,苦之久矣!

  朕奉天意,救民水火,力挽狂瀾,不敢有私,勠力克勉,攜賢臣勇將之助,乃至今時大漢之盛,人得以藉,衣食飽暖,安居樂業,民主進步,蒸蒸日上!

  然奸徒司馬氏者,逞兵行兇,荼毒生靈,所過之處,如蝗啃噬,血流成河,冤魂塞谷,十惡不赦,神人共憤!

  朕,懷蒼生之德,乃愿議處,豈料司馬氏者,冥頑不靈,不知改悔,毫無愧色,實為一姓之私,欲置萬民于水火耳!

  惡不懲,則民憤不抑;罪無罰,則天理難容!我大漢,興雄兵,懲兇伐惡,順應天道,所向之處,群小束手,懸顱負荊,則萬民再無兵禍之憂,天下承平也!

  朕告司馬氏者,若天良未泯,少有仁德,憫懷蒼生之念,棄頑抗而西向,則善莫大焉,微人殞哉;若一意孤行,禍及百姓,則罪愆甚也,首惡元兇,作倀之眾,具成齏粉哉!

  眾等聞所言者,慎之!抗天必亡;大漢臣民將士,勉之!勠力同心!欽此!

  這篇文章,正是劉緯向全天下頒布的《討賊詔書》!他的文風,不像陳琳那般引經據典,洋洋灑灑,而是惜墨如金,字字珠璣,用最少的文字,把所有意思,全都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眾所周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是由朱元璋開頭,創下皇帝圣旨的基本格式!不過,其正確的讀法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一點,劉緯當然很清楚,卻覺得不太順口,雖然在開國登基以后,也引用了這種格式,卻采用了人們所熟悉的斷句方式!

  奉天承運皇帝,多少有點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味道,仿佛是在自吹自擂!

  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卻可以理解為,皇帝在發布詔旨之前,以奉天承運的原則為前提,自省自查,從而,不會頒布那些有違天道的惡旨,這種格式,似乎更符合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的口吻!

  劉緯一開篇,便總結了舊漢桓靈二帝以來的天下局勢,接著又說自己好不容易開創了一片盛世,讓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結果卻被司馬懿給破壞了!

  劉緯說,自己不愿打仗,本來想要和平解決問題,卻不想,司馬昭毫無悔改的誠意,那么,這場仗就不得不打了!說白了,就是在強調漢軍師出有名!

  不過隨后,劉緯話鋒一轉,又給司馬昭指出了一條明路,那就是主動放棄抵抗,無條件投降,其精髓在于“微人殞哉”,意思是,只要司馬昭肯投降,晉國方面,不會有一人受到懲罰而丟了性命,包括他司馬昭!

  本來么,司馬昭又不像司馬懿那樣,犯下無可饒恕的戰爭罪行,如今又能主動獻國投降,避免流血犧牲,拯救許多無辜者的生命,非但無過,反而有功,將功折罪,也不至于丟了性命,劉緯甚至可以善待于他,封侯賜爵,榮耀而終,也算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了!

  不過,劉緯同時也警告司馬昭,以及那些為虎作倀之徒,膽敢頑抗到底,就是滅亡的下場,“齏粉”二字最為貼切,意思就是,他們不但性命不保,而且,還會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文章最后,劉緯在提醒晉國諸人慎重考慮的同時,也對漢國軍民提出了希望,號召他們團結一心,勠力共勉,倘若司馬昭選擇頑抗到底,便就此一舉消滅晉國,一統天下!

  有一個細節,不知您注意到沒有,通篇文章,沒有一句帶有晉國字樣,而是一口一個“司馬氏者”,其實劉緯是故意的,就是想通過這篇檄文,告訴晉國臣民百姓,漢軍的敵人,只是司馬昭及其黨羽,懲辦首惡,余者不論!

  漢軍一貫與民秋毫無犯,不擾百姓,所以,在這場戰爭中,晉國臣民百姓,最好不要被司馬昭所利用,與漢軍為敵,該開城投降,就痛痛快快地,接下來,該怎么過日子還怎么過,在漢國治下,日子只能比從前更有盼頭!

  群小束手,懸顱負荊,事實上,就是在暗示晉國人投降之意,你們可別稀里糊涂地,上了司馬昭這條賊船,在此番暴風驟雨般的變局當中,被他拉去陪葬!

  因此,劉緯這篇文章,說是討賊檄文,卻也兼具勸降書之意,既發出了最后通牒,言之赫赫,也給司馬昭及晉國諸人留了一條活路,同時,還能分化晉國百姓之心,可謂一箭多雕!

  那么,司馬昭看過這篇文章以后,又作何反應呢?你還別說,有那么短短的一瞬間,他真有點動心了!

  司馬昭心里十分清楚,父親的失敗,意味著晉國失去了最后一線生機,如今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就更不是漢國的對手了!既然晉國早晚要滅亡,投降,雖然很丟人,卻未必不是明智的選擇!

  司馬昭不懼一死,怕就怕死后,身敗名裂,遺臭萬年!另外,一旦自己負隅頑抗,最終覆滅,恐怕盛極一時的司馬氏一族,亦將就此而衰亡,斷子絕孫,后繼無人!

  投降,晉國是不存在了,但司馬一族卻能得以延續,就算劉緯饒不了自己,最終難逃一死,也不會禍及妻兒,誅滅滿門!司馬昭就是不考慮自己,也得顧全家族的興衰榮辱和子孫后代的前途命運啊!

  然而,就在司馬昭猶豫的時候,張春華忽然來到他的面前,警告其切勿動搖遲疑,想想父親司馬懿的慘死之狀!

  做兒子的,若是投降殺父仇人,即便得以茍活,亦難逃世人指責唾罵,替父報仇,哪怕力不能及,拼盡最后一滴血,也是義無反顧,雖死無憾!

  正是張春華這樣一番話,打消了司馬昭想要投降的念頭,繼而堅定了奮戰到底的決心!問題是,劉緯這篇檄文,動搖了晉國的軍心和民心,如何才能統一人心,一致對外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