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十二章:斗法失敗
  不對啊!前文不是說,制錢局提高貸款利率的同時,也提高了存款利率嗎?怎么會一時之間吸納不到存款,甚至還發生了擠兌風潮?

  很簡單,就是因為四大家族拿出一部分股票變現,并且,大量發行債券所致,制錢局為了募集資金,也跟著發行債券,更是一記徹頭徹尾的昏招!

  存款利率就是再高,也比不上債券的獲益率;四大家族的股票,更是硬通貨,堪比黃金!

  因此,這些東西一上市,那些投資人眼睛都冒綠光了,自然趨之若鶩,瘋狂搶購,就連那些平日里并不涉及金融投資行業的普通百姓,也都發現了利益,而跟風逐流,一哄而上!

  但是,購買這些東西,需要錢啊,誰的手頭有那么多活錢?必然要去制錢局取錢,哪怕當初存的是定期,寧愿犧牲利息,也得趕緊取出來,因為購買股票和債券可能獲得的利潤,要比定期利息高得多!

  一時間,這些股票和債券,被炒得炙熱,價格一路攀升,可謂一票難求!不僅四大家族從中狠狠賺了一筆,迅速獲得了流動資金,渡過了難關,更是造成了一場擠兌風波!

  因為荀彧所頒布的經濟政策,屬于國家政策,怎么能朝令夕改?那不是等于自己打了自己的臉,折損了本屆內閣政府的權威嗎?所以,他也只能打腫臉充胖子,在制錢局已經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繼續給那些小商小戶發放貸款!

  問題是,錢從哪來?沒辦法,制錢局也發行了債券,而且,收益率定得非常之高!為什么要這樣呢?很簡單,不高于四大家族發行的債券收益率,制錢局的債券也賣不出去啊!

  當然了,為了規避風險,制錢局發行的債券,是期限越長,收益越高,免得屆時集中到期,沒錢兌付!可是荀彧他們卻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在如此投資風潮興起之時,你這么做,不是無異于雪上加霜嗎?

  本來大家現在就都熱情高漲,紛紛取錢投資,你還發行債券?而且,收益率還那么高?豈不是等于鼓勵大家繼續取走更多的錢,把存款轉為投資嗎?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這是一筆左手出,右手進的生意,按理來說,沒問題啊?購買制錢局的債券,取走的錢,不又回來了嗎?頂多算是白忙活一場而已,怎么會造成擠兌風波?

  很簡單,不是每個取走錢的人,都來購買制錢局的債券,還有許多投資渠道呢,就比如四大家族后來拋售的大量期貨!

  期貨,期貨,就是期待當中的貨物,還沒生產出來呢,四大家族便提前收到了貨款,支持了生產的延續!由于他們所生產的貨品,銷路都很好,投資人不怕會砸在自己手里,更是垂涎三尺,蠢蠢欲動,獲益豈能是債券可比?

  就這么著,荀彧與四大家族斗法,徹底落了下風,最后,還引發了擠兌風潮!

  眾所周知,無論官辦銀行,還是私人錢莊,靠的就是吸納存款,再對外放貸而存活,因而他們最怕的就是所有儲戶同一時間來取錢,是為擠兌!

  官辦銀行,因為有國家作為后盾,抗風險能力更強一些,不會輕易破產,卻也怕擠兌,若是資金鏈斷裂,不能兌付存款,折損的可是國家的顏面,政府的信譽,甚至有可能導致整個國家金融體系崩潰,造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怎么辦?難道要增發貨幣,拯救危機?那就會造成通貨膨脹,貨幣貶值,最后損傷的,還是普通百姓的利益!

  由于經濟發展或合理經濟現象造成的通貨膨脹,是可以接受的,但出了問題,惹了麻煩,卻讓普通百姓買單,劉緯要是知道了,回來非扒了荀彧的皮不可!

  無奈之下,荀彧也只能豁出老臉,自掌耳光了,在他的經濟新政推行還不到半年以后,便宣告廢止,無疾而終,并且,為了緩和與四大家族之間的矛盾,又開始一切照舊,恢復如初,甚至于最后的爛攤子,也得借助于四大家族的幫助,才能收場!

  別的暫且不論,就說那些發放出去的低息免押貸款吧,不出意外,大部分成了壞賬!許多小商小戶,為了把握商機,都想盡量多地貸款牟利,結果,遠遠超出了其償還能力,等貸款到期時,根本還不起,紛紛破產了!

  注意!免押貸款可不等于錢不用還,最終,大理寺一判,這些破產商人,就得用自己剩下的產業抵賬!問題是,錢都沒了,也只能是一些固定資產,難以迅速變現,制錢局的錢收不回來,仍然擺脫不了危機呀!

  于是,荀彧也只能腆著一張老臉,請四大家族出手幫忙,讓他們接手這些產業,以換得變現,價格嘛,一定很低,結果就是,被四大家族從中謀取了不少的利益,搖身一變,就成了他們旗下的公司和產業了!

  我們還拿張三舉例,他原本是做棉布生意的,也是劉龐氏家族在市場上最大的競爭者之一,卻在這場風潮當中,因資不抵債破了產,名下所有棉布商行和作坊,全都被沒收拍賣,最后落入了劉龐氏家族的手里!

  如此一來,劉龐氏家族等于不費吹灰之力,就干掉了一個競爭對手,繼續擴大了自己占有的市場份額,距離獨家壟斷棉紡織行業的目標,又近了一步,而始作俑者,或者說“幫兇”,居然是荀彧!

  其他三家,也是基本如此,這場風波,非但未能傷其分毫,還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致使壟斷的進程,非但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更進一步!荀彧,可真是好心辦壞事啊!

  這就是荀彧為什么到最后無可奈何,也只能將此事稟報劉緯,請他親手解決的原因了!不是荀彧推卸責任,而是龐大的四大家族,已經不是他所能撼動,實在力不從心!

  注意,以上所說的這場風波,都是發生在劉緯下西洋的這一年當中,歸途之時,早已平息,漢國也沒出現什么太大的亂子,依然按部就班!

  那么,劉緯對此,是何態度?面對壟斷的逐漸形成,他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