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四十二章:戰略分歧
  漢軍主動放棄江州,張飛所部十分順利地占領了城池,并等到了劉備的援軍!這意味著,此番攻略蜀地,荊州軍獲得巨大成功,才過去不到一個月,便已經攻占了兩郡之地,可謂一帆風順!

  此時的劉備,感覺自己像做夢一樣!在此之前,他萬萬沒想到,攻略蜀地竟然會如此順利,不由志得意滿,如沐春風!

  因此,抵達江州后,劉備便大肆封賞,獎勵有功人員,連投降的彭羕,也被劉備封侯晉賞,委以重任,拜為座上首席之賓!顯然,劉備也清楚,像彭羕這樣的蜀中名士肯投降自己,意義將十分重大,自然不敢慢待!

  然而,像這樣的喜悅,并沒有持續多久,劉備便遇上了頭疼的難事!荊州軍內部,對接下來的戰略方向,竟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涇渭分明地形成兩派意見,爭執不休,難以定論!

  其中一派,主張穩扎穩打,繼續西進,攻江陽,奪漢安,過犍為郡,兵鋒直逼成都,繼而拿下整個巴蜀地區!持這種意見者,大多是文官,以諸葛亮為首!可以看出,這個戰略,其實是立足于守!

  眾所周知,現在的蜀中腹地,已經十分空虛,只要繼續進軍,吞并巴蜀可謂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不會有任何懸念!

  屆時,最重要的,便是如何抵擋劉緯回師發起的反擊,諸葛亮等人堅信,只要能憑雄關險要,打好這場防御戰,甚至尋機殲滅漢軍主力,巴蜀地區,就成了劉備穩固的根據地,漢中則可以將來緩圖之!

  諸葛亮之所以堅持這種戰略,主要是他為人謹慎的性格所致,另外諸葛亮也深知漢軍之強大,劉緯之狡猾,絕不可小視,若貿然進攻漢中,必將兇多吉少!

  要知道,這幾萬人馬,可是劉備最后的本錢,一著不慎,賠個精光,他就再也沒有翻身之日了!況且,此番荊州軍不宣而戰,偷襲了劉緯的后路,這家伙能善罷甘休嗎?一旦戰敗,必遭反噬,恐怕荊州人等連身家性命都保不住了!

  諸葛亮認為,畢竟蜀道艱難,雄關險隘,一夫當之,萬夫莫開,若是立足于守,勝算還是很大的,總比冒險出擊要穩妥得多!因此,還不如守住已經到手的戰果,安定民心,治理內政,積攢實力,以圖將來北進漢中,再與劉緯決戰!

  另一派則比較激進,認為應該揮師北進,攻宣漢,奪漢昌,經由米倉道,進軍漢中,一舉端掉劉緯的老窩,讓他困在西北,走投無路,亡命天涯,繼而整個益州,便可傳檄而定!可以看出,這種戰略是立足于攻!

  持有此種意見者,是以張飛為首的武將們!這幫家伙,自從攻入蜀地以來,一場硬仗也沒打過,也是有些技癢難耐,躍躍欲試,并認為文官們的戰略,如溫吞水,不過癮,不如趁勢一舉拿下漢中,來得干凈徹的,也更加痛快!

  這種想法,是不是太魯莽了?劉緯可不是那么好對付,主動去攻漢中,很有可能會遇上劉緯回援的大軍,屆時荊州軍能打得過他嗎?其實,武將們的提議,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

  劉緯不好對付,漢軍戰斗力強悍,這已是公認的事實,武將們也都承認,北攻漢中,十分冒險,一不小心便可能會有傾覆之危,之前的努力和成果恐將化為泡影,付諸東流!

  可是,文官們提出的,立足于守的戰略,就一定能成功嗎?劉緯不好對付,可能攻不動他,難道守就一定守得住嗎?別看眼下巴蜀之地,幾乎盡在掌握,可一旦連雄關險隘都守不住,最終不還是一場空嗎!

  就算現在守住了,劉備也成功占據了巴蜀之地,可將來呢?要知道劉緯的老巢是在漢中,那里集中了益州幾乎一半的財富、人口、工廠、學校,甚至是軍隊,就連天子劉協的小朝廷,也在漢中!

  若是不能趁此番得勝之勢,一舉攻下漢中,一年半載之后,劉緯緩過勁來,再度大舉攻蜀,屆時劉備軍能守得住嗎?就算僥幸又擊退了劉緯的反撲之勢,那么明年,后年,甚至更遠的將來呢?

  只要漢中還在劉緯的手里,始終就像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劍,隨時可能落下來,到時候劉備便只能疲于防御,還哪有精力穩定人心,發展內政,積攢實力,以圖沖出蜀地,逐鹿天下?日久生亂,恐怕連蜀地,最終也保不住!

  因此,武將們認為,與其立足于守,不如立足于攻!拼盡全力,冒險一試,勝則成萬世之基業;敗則曾經奮力一搏,也算此生無憾!

  這兩種觀點,似乎都有道理,雙方爭執不下,難分伯仲,究竟該采納哪一種呢?這讓劉備犯了難!尤其是文臣武將,態度涇渭分明,劉備若是處理不好,容易造成文武失和,于大局肯定不利!

  自從諸葛亮投奔了劉備,他一直對其言聽計從,很多大主意,都是諸葛亮的謀劃,只有那么幾回,劉備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建言,結果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惡果,因此諸葛亮在劉備心里的重量,可謂不輕,而且他主張的戰略穩妥得當,劉備也無法拒絕;

  張飛,那就更不用說了!自涿郡起兵數十載,一直緊密相隨,忠心耿耿,情同手足,其余荊州將領,也大多是忠誠志士,為劉備屬下之骨干力量,于情于理,他都不忍相負!

  同時,張飛等武將們說的也很在理,況且其英勇敢戰之心,值得稱贊,劉備也不忍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這可如何是好?

  也許有人會說,簡單啊,兵分兩路,一路奔成都,一路奔漢中,不就行了?

  呵呵,劉備手里攏共才這么點人馬,若是再兵分兩路,兵力便會嚴重不足,于攻于守,都將捉襟見肘,無法周全,也許兩頭都給耽誤了,最終一事無成!

  書中代言,其實劉備本人,更傾向于武將們提出的戰略,他主要考慮的有三點!

  其一,劉備曾經去過漢中,見識過那里的繁華與富足,更是對那些奇技淫巧,十分感興趣!因此,他在當時就已經在心底暗自發誓,將來這些東西,一定要占為己有,早晚拿下漢中!

  其二,文官們提出的戰略雖然穩妥,就是太慢了!即便很有可能在蜀地站穩腳跟,卻需要不停應對劉緯來攻,得到何年何月,自己才能稱王稱帝,實現胸中大志?

  要知道,興鼎五年時,劉備已經眼看就要年過花甲,身體也是大不如前,難道要自己打一輩子江山,卻做不了幾天皇帝?為此,劉備也很心急!

  其三,劉備雖然娶了吳氏,并認了劉緯這個兒子,還立他做了長沙王世子,可是卻在心底,對他恨之入骨!

  這么多年了,自己在劉緯手下吃過的虧,實在太多了,劉備始終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冥冥之中,許多本來屬于自己的東西,都被劉緯給搶走了,因而始終郁郁不得伸展!

  還別說,劉備的感覺一點沒錯!要是沒有劉緯橫空出世,那么多人才,還有益州之地,真就是劉備的!其實劉緯穿越到這個時代,損失最大者,就是劉備!

  基于以上三點考慮,劉備便更傾向于張飛等將領提出的戰略,那就是趁此良機,北進漢中,一舉擊潰劉緯的統治基礎,把他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方能解除劉備的心頭之恨!

  不過,劉備雖然這么想,在決策上卻不得不慎重,始終遲疑不定,下不了決心!

  唉,人生為何如此艱難,非要做這種兩難的選擇啊!劉備望著公廳內爭吵不休的文臣武將們,不禁仰天長嘆,暗自念道!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