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八十五章:關鍵一環
  陸遜語出驚人,居然提議固守夏口,與曹軍決戰!現場眾人聞之,無不驚駭,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孫權更是驚得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說到這里,我們似乎應該把江夏附近的地理概況,簡單介紹一下了!

  事實上,漢代江夏郡治何處,一直都是個有爭議的歷史話題,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缺乏相關史料和考古發現的證明!另外,因為三國時代,江夏郡曾被魏國和吳國一分為二,各設郡治,也造成了后世的爭議不斷!

  魏國江夏郡,郡治是在著名的上昶城,由魏國征南將軍,荊州都督王基所建!還有一說認為,江夏郡治,就在安陸,這兩個地方,都在今天的湖北孝感附近。

  吳國江夏郡,郡治是在武昌,不是武漢的武昌,而是今天的湖北鄂州。這里,可謂鼎鼎大名,因為當年孫權就是在武昌稱帝,建立吳國,末代君主孫皓還曾想從建業遷都武昌,在那里待了一年多!可見,這里當真是個極好的地方!

  當然,江夏郡治之爭,并沒有諸葛躬耕地之爭和赤壁何處之爭那么有名氣,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其實我們也不必太過計較到底采信哪種說法,因為接下來故事的主要發生地——夏口,才是重中之重!

  遍閱史籍和三國故事,我們總能看到夏口這個地名,其實這里就是今天的湖北武漢,是漢水匯入長江的交匯處,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乃兵家必爭之地!可遺憾的是,在三國時代,夏口這里,根本沒有城池!

  不會吧?如今的武漢市,可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在三國時代,這里竟然是一片白地,連個城池都沒有嗎?如此戰略要地,古人難道看不出來,為什么不建城呢?

  原因很簡單:不是不想建,而是做不到!東漢距離今天,近兩千年歷史,地理地貌,氣候條件,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不能拿現在的眼光去套用當年的歷史環境!

  古人技術條件落后,防汛措施更是不堪一擊,因此會經常遭遇洪水侵襲,造成極大的損失!夏口位于漢水與長江的交匯處,一到雨季,水流量巨大,洪水滔天,便會淹沒周邊土地,造成一片泥洼沼澤,在這里建城?今年建了,明年就會被沖垮!

  不過,夏口雖然沒有城市,卻也不是一片白地!荊州牧劉表,于興平元年,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其曾在位于今漢陽龜山修建“卻月城”,是一處軍事堡壘;吳國黃武二年,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黃鶴樓。

  可以看出,黃祖和孫權,選擇建城的地方,其實都是在山上,足能證明長江和漢水的沖積平原上,當時根本無法建城!

  孫權修城,是后來的事了,我們暫且不提,那么黃祖當年修建的卻月城,是否可作為吳軍守衛夏口的戰略支撐點呢?很遺憾,不能!

  卻月城,是在夏口西南方向的龜山上,雖然居高臨下,能俯瞰整個江漢平原,卻距離漢水與長江的交匯處相對較遠!

  吳軍若據守此處,曹操壓根不用進攻卻月城,他有二十萬大軍,派個一兩萬人,牽制住他們,大軍便可順利渡江,攻占整個夏口地區,進而棄卻月城于不顧,東進柴桑,根本不受影響!

  況且,卻月城只是當年黃祖修建的一個小型軍事堡壘罷了,又年久失修,破敗不堪,曹操只需調用大量投石機和火油彈,便能將其夷為平地,吳軍若守衛在那里,純屬是自討苦吃!

  因此,夏口一帶,可以說根本無險可守,對于兵力處于絕對劣勢的吳軍來說,要想擋住曹操二十萬大軍,無異于癡人說夢!那么,陸遜所謂死守夏口的底氣和信心,究竟是從哪來的呢?

  兩場大敗下來,再加上江夏守兵全軍覆沒,西線吳軍目前只剩下不到兩萬兵力和三百余艘水師艦船而已,他準備如何排兵布陣,與北軍抗衡?這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啊!

  “呵呵……伯言之議,想當然耳!雖勇氣可嘉,實則紙上談兵也!”此時,韓當冷冷一笑,終于開口反駁了陸遜!

  剛才,韓當并沒有與陸遜針鋒相對,反而耐著性子,聽了陸遜的建議,可現在,他終于忍不住了,覺得陸遜這小子,純屬胡鬧!夏口無險可守,憑吳軍不到兩萬兵力,如何與曹操決戰?一腔熱血,滿口天真,誤國誤軍!

  “呃……伯言,何以守之?”孫權一聽韓當此言,也是從剛才的震驚中緩醒過來了,不過卻沒有像韓當那樣,反駁陸遜,卻以一副虛心求教的態度和語氣,如此問道。

  經歷了兩場大敗,孫權痛哭流涕,昏厥不止之余,也是開始在反省自己過去的失誤,他似乎想通了!既然自己指揮打仗不行,又何必非要勉為其難呢?身為領袖,只需要會用人即可,何須事必躬親?

  當年高祖劉邦,也是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資質平庸,可他會用人啊,有蕭何、張良和韓信這樣的人才,為他鞠躬盡瘁,效命不止,不也建立了四百年大漢不朽偉業嗎!

  想通了這一點,孫權少了許多急功近利的戾氣,多了些虛心與平和,他一點沒因為陸遜如此狂言亂語而生氣,反倒能夠聽取不同意見,顯得察納雅言,胸懷坦蕩!

  人都是會變的,孫權也算這個時代里最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豈能總是在一個地方跌倒,盡管這樣的覺悟,似乎來得晚了一些,卻是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乃于江口筑寨,固守待援哉!”誰料,陸遜的答案,卻很簡單,只是如此斬釘截鐵地回應道!

  陸遜主張江口筑寨,這一點孫權并不意外,因為他已經基本理解了陸遜的深意!

  如今的東吳,正面臨著史上最大的危機,正所謂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哪怕是一個小小失誤,都有可能會葬送父兄所創下的基業!

  而夏口,其實就是這樣一個“蟻穴”,看似微不足道,卻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其若失陷,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東吳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轟然而倒!

  陸遜主張于江口筑寨,意思是要與曹軍隔江對峙,利用現有不多的水軍戰船,固守江防,把曹軍徹底堵在江北,令他們沒有任何可以渡江為戰的機會!

  其實陸遜的主張,與原本歷史上赤壁之戰前,孫曹雙方的格局態勢,十分相近!當時的曹操,號稱百萬大軍,屯師江北,而周瑜只帶了三萬兵力,前往與其對峙,相差懸殊!可后來,不也一樣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嗎!

  對于沒有水軍的曹操來說,只要能卡住關鍵點,令其無法從容渡江,那么即便他兵力占優,也很難繼續為戰,二十萬大軍每日消耗巨大,若難有進展,曹操也堅持不了多久,說不定會主動退兵!

  但是,如果吳軍主動退卻,讓出夏口,甚至柴桑,曹操就會得寸進尺,獲得繳獲和補充,以戰養戰,繼續南進和東進,長江天塹被突破了,還有什么辦法,能阻擋其二十萬大軍的鐵蹄?

  因此,陸遜的主張,孫權是能夠理解的!可是……待援?何來援兵?

  目前西線吳軍,只剩不到兩萬人,而孫權還在猶豫著是守是退,尚未發諭調集建業援兵,那么陸遜說的援兵,從何而來?難道是……漢王劉緯的援兵嗎?

  --

  作者有話說:

  感謝老友:教授叫獸獸的豪爽打賞和鼎力支持!又是打賞了這么多……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