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六十二章:爭辯不休
  荊州臣將,聚攏在漢月臺外,一番爭執不休,卻始終沒能達成共識,更沒有解決危局的好辦法,唯有龐統最后提出一策,看似有些道理,可卻有個致命的漏洞!

  簡雍及時指出了這個漏洞,可龐統卻給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答復,提出即便劉備因意外而殞命,也不要緊,他們還可以扶立劉備的兒子,共成大業!

  此言一出,又令在場諸人倒吸一口涼氣,驚駭不已!身為臣子,怎么可以如此籌謀?主公遇險,尚且在世,不思如何營救,卻想著另立新主,這不是亂臣賊子之所為嗎!

  其實大伙也都看明白了,龐統此人,可真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且無所不用其極!在龐統的心目中,興漢之大業才是最重要的,劉備只不過是實現大志的領頭人,這個領頭人也未必非得是他,是別人也無所謂,他主要關注的是:大業可成!

  因此,龐統剛才所籌謀之策,分明壓根沒考慮劉備的安危,只看到了劉緯被困,益州無主的大好良機,為了實現所謂大業,已經是把劉備給豁出去了!

  最關鍵的是,龐統提到要輔佐少主,以成大業,卻根本沒說是劉備的哪個兒子,不過,少主雖幼一句,似乎已有所指,肯定是劉備的長子劉禪!

  興鼎二年時,劉備只有三個兒子。養子劉封,長子劉禪,次子劉永。其中,劉封已經年近而立,肯定算不上“幼”,且只是個養子,并非劉備血脈;次子劉永,才剛剛出生不久,還是襁褓嬰兒;而長子劉禪,今年六歲,很明顯龐統暗指的就是他!

  劉封其人,雖然是劉備的養子,可是對父親一向忠孝兩全,且為人精勇,屢歷功勛!他聽出龐統有要置父親于不顧的意思,本來就已經很不滿意了,再聽龐統說要扶立幼主,也就是弟弟劉禪,劉封更是怒火中燒!

  劉封就算對劉備忠心耿耿,孝敬恭順,他也有私心啊!雖然是養子,可這么多年,侍劉備如親父,感情深厚不說,更是鞍前馬后,沒少立功,而弟弟劉禪,不過是一幼童,有什么資格繼承父親的基業!

  況且,時局艱危,主少國疑,乃當立英主,開拓進取才是最佳的選擇,憑劉禪他能保住父親的基業嗎?所以,劉封此時,是既心生不滿,更懷疑龐統如此建言的初衷和本心,他是不是想憑擁立之功,輔臣之名,而獨攬大權,圖謀不軌?

  “龐公此言,與反逆無異,有負父相之厚恩,實乃鬼蜮之謀也!”劉封顯得氣急敗壞,竟當場開口,大聲指斥起龐統來!

  “哼!豎子,不足與謀哉!若立爾為主,方為大道乎?”龐統也是當仁不讓,根本沒把劉封放在眼里,很不客氣地當面駁斥道!他的意思是,是不是立你劉封為繼位人,你就沒這么多話了?你也有私心吧!

  “龐公之論,確屬偏頗,豈可擅言廢立,置主公于不顧焉?”此刻,一直沒言語的廖化,也加入進來,似乎力挺劉封,站到了龐統的對立面上!

  “然也……士元,切不可如此言論……”不止武將,就連糜竺這樣的文臣,也趕緊站出來打圓場,但他不勸劉封,反而勸解起龐統來,立場鮮明,分明是在拉偏架!

  之后,眾人你一言我語地又開始爭辯起來,可是絕大多數人,都不同意龐統的言論,一時間他似乎陷入一片聲討的汪洋大海,四面楚歌,顯得十分無助!

  這可真是冤枉龐統了,他其實并沒有什么私心,所謀劃之略恰恰出于公心!龐統認為,荊州集團的大業,并非是劉備私有,而是凝聚了眾人智慧與希望的結晶,是團體意志的體現!豈能為一人,而廢大業乎?

  若說龐統有私心,也是怕自己的大志不得伸展,之前所有的付出與努力,全部付諸東流!

  其實,在后來的歷史上,就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君主被俘,臣下另立新主,未必不是個解決危局的好辦法!

  比如北宋末年,發生了著名的“靖康之變”,徽欽二帝全部被金人虜獲,在大宋王朝,即將亡國滅種之際,康王趙構,在外稱帝,繼承皇位,延續皇統,率領軍民,抵抗金人,雖然到最后喪權辱國,卻也保住了宋王朝延續下去的火種,亦可算得上是中興之主。

  再比如,明朝正統年間,發生了聞名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活捉,成了俘虜!以于謙為首的明朝眾臣,為防止敵人拿皇帝要挾做文章,便擁立朱祁鎮之弟朱祁鈺,繼承大統,登基為帝,使得瓦剌人手里的人質,立時失去了作用,最終守住了京師,保住了大明江山!

  眼下,荊州臣將所面臨的不也是幾乎同樣的困境么,主公劉備,被劉緯挾持,他就可以拿人質大做文章,無論提出什么要求,你不都得答應?還不如索性擁立劉備的兒子為新主,繼續完成吞并蜀地的戰略計劃,以實現進取天下之大業!

  因此,龐統的建議看似無稽,甚至令人懷疑他心懷叵測,可實際上卻是解決目前困境和危機局面的一個不錯的辦法!眾人反對,其實是情感上有些無法接受,一時轉不過來這個彎!

  “孔明!汝何故不言!乃坐視主公大業,毀于一旦乎!”龐統遭到眾人圍攻,差點沒被吐沫星子淹死,幾無招架之力,他一張嘴,怎能敵過眾人的七嘴八舌,無奈之下,竟看向一直默不做聲的諸葛亮,大聲質問道。

  是的,從頭至尾,諸葛亮一言未發,面沉似水,一臉肅然!龐統此時,也是有些怨懟之意,他不信諸葛亮分不清孰輕孰重,胸中必有大計,可卻隱而不發,坐視自己難堪,實在可惡!

  要知道,諸葛亮可是劉備的謀主,平時對他言聽計從,此刻他不說話,眾人就算吵到天黑,也很難達成統一的意見,根本無濟于事!在場諸人,也只有他諸葛亮,能臨時客串一下決策者的身份,換成另外的任何人,恐怕都不能服眾!

  因此,龐統一言,倒是把眾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諸葛亮的身上,大家都不吵了,而是懷著各種復雜的心情,目光如炬一般,死死地盯著他!

  “愚以為……士元之策,可為,亦不可為之……”此時,諸葛亮終于開口了,卻略顯猶豫地,說了句模棱兩可之語!

  龐統一聽,心里這個氣啊!什么叫可為,亦不可為?你這是兩頭堵嗎?這個滑頭,讓他表態,他卻來這套!都什么時候了,還玩路子?

  “可為者如何?”龐統強壓心中不滿,張口便問道。

  “漢王被困漢月臺,益州無主空虛,此確為可乘之良機也!”諸葛亮似乎對龐統剛才所言,表示了支持與贊同之意,這讓龐統聽了,心里一松,底氣也足了起來!

  “不可為者……如何?”龐統連忙接著問道。

  “益州無主……荊州,亦無主耳!何人堪當大任,可服眾議,亦可興大業哉?”諸葛亮至此,才終于說到了點子上,指出了龐統所謀當中,最大的漏洞!

  是啊,劉緯被困漢月臺,益州無主,可能會出現內亂的局面,但現在,劉備也被困在漢月臺,荊州權力核心,不是也出現了真空嗎?

  龐統說的倒是很輕巧,擁立劉禪為新主也確實簡單,可他一個幼童,何德何能,可以率領和指揮荊州軍吞并蜀地,進占益州?還不是需要能人輔助,替他行使權力嗎!

  而最關鍵的是,這個可以力挽狂瀾,扶大業于即倒之人,是誰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