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二十八章:安抵江夏
  水火之無情,再一次表現得淋漓盡致,曹仁四萬大軍,在這場大水的沖擊下,全軍潰散,等曹仁安全上岸,來到地勢較高的地方,開始收攏殘軍,到最后也才重新聚集了不到兩萬人而已!

  這是一場慘敗,四萬大軍,竟被淹死了一多半,連敵人的影子還沒有看到,便一敗涂地!曹仁于心不甘,更是對劉備和那個所謂大才,恨得咬牙切齒,可他卻也只能收兵退回新野了!

  按理說,曹仁手下還有近兩萬人,還是比劉備兵力多,他為什么不追了?理由很簡單,這場大水,不僅淹死了許多士卒,更是卷走了曹仁大軍所攜帶的大量糧草物資和裝備器械!集結起來的這不到兩萬人,大多數為了逃命,連武器都扔了,赤手空拳,餓著肚子,還怎么打仗!

  因此,曹仁即便再怎么不甘心,再如何痛恨劉備,也不得不收兵退軍了,否則滯留此地,若突然再遭到劉備軍的襲擊,那后果更是不堪設想!

  曹仁率領殘兵,離開了隨縣這個讓他銘記于心,一生都不能忘懷的傷心地,倉皇向西北來路逃亡而走,同時,劉備和那十余萬百姓,也終于轉危為安,徹底沒有了后顧之憂!

  那么,這場大水究竟是從哪來的呢?我們都知道,這肯定是諸葛亮的杰作,關鍵問題是,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隨縣這個地方,諸葛亮其實早年游歷天下之時,就曾經路過此地,當時,他便對這里的山川險塞和地形要略,了然于心了!這一次,他之所以能胸有成竹地向劉備打包票,一定能在此地戰勝曹軍,就是因為他早知道隨縣這里,是個可以發起水攻的特殊地形!

  隨縣,位于涢水之畔。在三國時代,涢水是一條不算小的河流,它發源于隨縣以西的大洪山區,是一條流速極快,水量豐足的河流!我們都知道,一條河流的流速快慢,與河道坡度有很大關系,源頭與下游的落差大,流速必然會加快,涢水就是這樣的一條河流!

  而隨縣城的位置卻非常尷尬,可能早年間,選址在此建城的人們也沒想到,歲月流逝,河流沖擊,隨縣所處的位置地勢越來越低,又緊挨著涢水,每年都因為山洪爆發而遭災!最近這幾年,更是屢屢發生洪水倒灌,淹沒城池的災難,民生極苦!

  因此,諸葛亮早已經派廖化和傅彤二將,率領五千新野軍進入西山,在涢水上游的一處山間谷地,以石塊和沙袋,堵截水流,迅速制造出了一個巨大的臨時堰塞湖出來!因為地形原因,坡度明顯,這個堰塞湖形成以后,竟儲備了大量河水,就好像在涢水上游,造了一個水庫!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這么短的時間內,那么大工程量,有可能嗎?您不要忘了,這個“水壩”可是臨時的,并不是什么百年工程,壘砌起來時,也是搖搖欲倒的狀態而已,根本用不著精工細造,因此是完全來得及的!

  于此同時,諸葛亮讓劉備動員所有百姓,包括隨縣百姓,趕緊撤離縣城,暫時先躲進附近的一處山林中,其實并沒有走遠!也就是說,曹仁其實還是錯誤地判斷了劉備的去向,以為他又提前一步逃遁了,其實他不知道,劉備和那些百姓,距離他已經不足十里遠的距離了!如果曹仁沒有下令進城歇息,而是堅持繼續追擊,恐怕用不了一個時辰的時間,便能追上劉備,他為曹操建立大功的機會就在眼前,可曹仁卻中了計,如同諸葛亮所料,果然進城了!

  那么諸葛亮為什么料定曹仁一定會率軍進城歇息呢?原因與我們之前分析的一樣!諸葛亮雖然躬耕隴畝,隱居在隆中,可卻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曹軍是什么樣的貨色,他十分清楚,一座無人防御的城池,對他們有多么大的誘惑力,諸葛亮早就了然于心!他料定曹軍追兵,必然進城,因此才擺下了這番天羅地網!

  當隱藏在山林中的諸葛亮得報說,曹軍追兵果然進城了,他立刻命人傳令給廖化和傅彤,定于寅時初刻,開壩放水!寅時初刻,就是凌晨三點,正是人們睡眠最深的時候,只有在此時放水,才能沖曹軍一個措手不及,也能大大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

  按照命令,廖化和傅彤二人,指揮著五千新野軍,在寅時將至之時,以事先埋好的繩索為助力,拉開了這豆腐渣工程幾處重要結構的關鍵位置,那搖搖欲倒的水壩,在強大的水壓之下,立時轟然倒塌,洪水滔滔而下,向隨縣奔涌而去!

  這可能是隨縣這么多年以來,遭受的最大洪水!以往山洪爆發,也不至于有這么大的水量,這可是一個堰塞湖積累出來的大量洪水啊!因此,當洪峰抵達隨縣時,直接沖開了緊閉的城門,甚至還沖毀了一段年久失修的城墻,直接倒灌入地勢相對較低的隨縣,曹仁大軍還在睡夢中,等發現水情紛紛驚醒之時,卻也為時已晚了!

  目睹洪水淹沒了隨縣,曹軍數萬追兵灰飛煙滅,躲進山林內的劉備與諸將,還有那些百姓,激動得歡呼雀躍起來,山呼萬年之聲,震天動地!

  “此番,亦為軍師首功也!”劉備興奮之余,仍然沒有忘了贊賞諸葛亮的功勞!他這么一說,眾人也都紛紛把欽佩的目光投向諸葛亮,此時在他們的眼中,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小伙子,已經不再是那個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固有印象,身上已經開始閃閃發光!

  擊退了曹仁的追兵,劉備再沒有了后顧之憂,干脆在隨縣附近的這個山地附近,好生休息了兩天,于第三天,再次攜民踏上了去往江夏的慢慢長路!

  過了隨縣,就出了山區,這路也好走多了,到處都是廣闊的平原,再不用翻山越嶺,穿越原始森林了,打了勝仗的興奮情緒,不僅令新野軍士氣高漲,連百姓們也仿佛看到了希望,一個個勁頭十足,行進的速度,反而比之前快了許多!

  其實,劉備早已經命人先行一步,去往江夏,聯絡劉琦。劉琦得聞劉備攜民來投,也是非常高興!這不僅因為他們從前的關系就不錯,更是因為劉備的到來,能給劉琦以非常大的助力!

  之前江夏是黃祖的地盤,被江東軍占據后,遭受了滅頂之災,幾乎成為一片白地,后來雖然有些逃亡百姓又陸續返回家園,卻也沒能恢復江夏郡原有光景。劉琦孤身來此,身邊只有伊籍、向朗、王粲、李珪等人相隨,還有宣信校尉馮習率五千水軍投靠,外加原本駐扎在云杜一帶的李嚴五千軍來投,勉強湊足了一萬兵力而已!

  因此,劉琦此時也是內憂外困,缺兵少將,前途渺茫!當他得知劉備率一萬新野軍來投,還遷徙了十余萬百姓來江夏,他大喜過望,立刻表示愿意接納,還派遣伊籍和李嚴一道,率軍前往安陸迎接!

  終于,劉備攜民南遷的大計,實現了!他不僅在諸葛亮的輔助下,擊退了曹軍追兵,更是順利抵達了安陸,與伊籍和李嚴成功會師!江夏,也成了他暫時躲避曹軍鋒芒的棲身之所!劉琦的一萬兵力,與劉備的一萬余兵力匯合,江夏也暫時得以可守了!

  建安十二年的冬季,發生了太多大事,轉眼間,建安十三年的元旦到來了,我們的主人公劉緯,在干什么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