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漢中祖 > 第7章兵向洛陽
  鄴城往河東的道路不多,走河內向東,沿著軹關陘,過橫嶺關,便可抵達漢境。此路便是山濤投漢之路,當下亦是桓廣逃竄的之路。

  桓廣牽著戰馬穿行在山道上,此道彎彎曲曲,山勢極其陡峭。桓廣抬頭遙望高聳的山嶺,饑餓的他心中生起一股無力之感。

  他一路走來,沿途雜草叢生,人煙稀少,山路崎區,不知遇見多少野獸,還有被攔路的土匪,若非他依仗快馬,根本逃不出來。但奔走數天,他仍是困在山道間,甚是絕望,這軹關陘也難走了吧!

  此時心力交瘁的桓廣癱坐在地上,念起生死未知的父親,不由兩眼淚酸,泣聲說道:“恐兒當不能為父親報仇也!”

  哭泣間,桓廣舉袖擦淚,濕衣漣漣。

  不過就在桓廣絕望之際,山林間竄出幾人,手持弓弩,斥問道:“你是何人,為何到此?”

  桓廣見到活人,自感有救,擦掉臉上的淚水,喊道:“某乃沛郡龍亢桓氏子弟,曹魏黃門侍郎桓廣是也!司馬懿作亂朝政,殺我生父,今至此處,乃為投漢而來。不知君等乃是何人,能否助在下尋至漢營,某必有厚報。”

  幾人對視一眼,私下討論幾句,領頭一人答道:“我等便是漢軍斥候,此地復雜交錯,山道眾多,還請先生隨我等而來。”

  說完,剩余的漢軍將士上前,把桓廣的馬匹和兵器給繳了,但卻給了桓廣糧食及水囊,以為充饑之用。

  迷路的桓廣被漢軍斥候撿到,很快送到橫嶺關上。橫嶺關守將賈演得知桓廣投漢的原因后,察覺到事關緊要,便命人護送桓廣到安邑,率先寫了封信給姜維。

  并州刺史姜維收到信后,其敏銳的察覺到曹魏內部出現動亂,立即讓護送桓廣的人送至長安,姜維自己寫疏上奏至劉禪稟明內情。

  利用河東的束水水道以及關中的渭水水道,桓廣不到兩日便送到長安。

  而正在批閱奏疏的劉禪當即停下手上的工作,即刻傳令召見桓廣,并宣大將軍王平、后將軍霍弋、參議軍事侍中廖立、御史中丞杜恕等要臣入宮議事。

  劉禪接待了桓廣,明知故問道:“卿歸大漢乃是為何?莫非是曹魏中樞動亂,不得已而奔走。”

  桓廣坐在榻上,恭敬的答道:“啟稟陛下,太傅司馬懿羊稱病騙過魏大將軍曹爽,曹爽不以提防,其在正月初六,護送曹芳前往高平陵祭祀曹叡。彼時司馬懿舉事兵變,占據鄴城……”

  隨著桓廣的緩緩講述,劉禪也大概知道了內情,基本就是歷史上的高平陵事變,司馬懿發動兵變趕曹爽下臺,并忽悠曹爽投降,就是不知道這個面位的曹爽會不會被司馬懿誅殺三族。

  桓廣的出投乃是其父桓范的交代,其若是不逃大概率會重蹈歷史上的覆轍,他連他的家人都被滅了三族。

  當然桓氏后面也報復回來了,等到東晉時期,龍亢桓氏的桓溫會上臺,其乃便是桓范的子孫,其子桓玄更是稱帝,取代東晉。等劉裕從中做大,劉裕又把司馬氏全族誅殺。然而天下因果報應不爽,劉宋末年君主劉準被蕭齊殺害。

  廖立趁機問道:“敢問桓君,當下逆魏之中,可還有何大將需要我等注意?”

  桓廣朝著廖立行禮,答道:“回廖君,聽家父言,國內知兵者不少,王基、王昶或可擔重任。新上任的豫州刺史母丘儉其威鎮遼燕,胡人蠻夷不敢犯也。俊杰者,家父言故鐘繇幼子鐘會算其雖年幼,但才干超群,若管朝政,當為我大漢之害。”

  大將軍王平詢問道:“上黨、洛邑方面能有可趁之機否?”

  桓廣思慮許久,答道:“征蜀護軍夏侯霸、征西將軍夏侯玄與司州刺史郭淮有隙,該因舞陰之戰,郭淮率先撤軍,令夏侯玄不悅。昆陽之戰,夏侯玄數次下令郭淮回師,皆是未成,直到大將軍在鄴城下令,其方回援昆陽。”

  “至于夏侯霸素與郭淮不和,二人乃因舊時西北戰事發生口角之爭,后二人關系時常交惡。今時若司馬懿執魏國大權,其必召夏侯霸、夏侯玄回國,以郭淮代征西將軍位。”桓廣猜測道。

  桓廣的到來,讓大漢對曹魏內部關系了解得十分透徹,或許其間有更多的東西值得大漢利用。

  待眾人詢問桓廣完畢,劉禪緩緩說道:“君攜此重要機密之事入漢,實有大功,朕欲委卿為騎都尉。然君奔走數日,甚是辛苦,君可休整幾日,在大漢安頓后,再入朝任官。”

  桓范說的還真沒錯,以桓廣憑借手上的情報,以及龍亢桓氏的名望,他入漢之后,將會被大漢重用或重賞。

  畢竟龍亢桓氏之名可非小覷,其家族崛起了于東漢初年,自桓榮習《歐陽尚書》后成為著名經學世家,桓榮、桓郁、桓焉祖孫三代曾為明、章、和、安、順,東漢五代皇帝之師。由此可見桓氏名聲之赫赫,要不然桓范又豈能在世家云集的曹魏當中擔任大司農。

  桓廣跪地叩首,感激地應道:“臣桓廣拜謝陛下,當為陛下盡死力以效之。”

  說完,桓廣知曉劉禪要與殿中的重臣商議要事,以休息為由告退出殿,在劉禪安排的侍從下前往他的房屋安頓下來。

  殿內,劉禪環視在座眾人,說道:“眾人聽桓廣之言,不知有何所思?”

  費祎率先出言,說道:“啟稟陛下,今司馬懿執政朝政不久,其根基不穩,可為我大漢所用。以臣之見,我大漢或許可率軍征討,以求國土。”

  “當下若是舉兵征討,當向何處用兵?上黨亦或洛陽?”劉禪問道:“大將軍?”

  被喊到名字的王平,挺直腰背,答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可向洛陽用兵,上黨或不可取也!”

  “為何?”

  “并州之兵雖受前將軍重創,但其臨近河北,中軍呼應便利,其有老將田豫坐鎮,非可良善之輩。且并州地勢崎區,軍隊行軍緩慢,不利突襲。今時逆魏朝廷動蕩,需迅速出兵,方有利可圖,若待其抽調兵馬而來,其錯失良機也。”

  王平捋著思路,說道:“向洛陽用兵,今司馬懿當政,曹爽舊部當會罷除,夏侯玄、夏侯霸二人當會調回鄴城,軍無主帥,此或乃我大漢用兵之時。”

  廖立捋著胡須,意味深長的說道:“陛下,夏侯玄乃夏侯夫人之兄,此或可為我大漢所用也!”

  劉禪微微挑眉,想起了歷史上夏侯霸在曹爽死后,也勸夏侯玄投漢,可惜夏侯玄沒答應,只有夏侯霸來了。眼下這個面位夏侯徽在大漢,夏侯玄豈不很有可能會來。

  劉禪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便向洛陽出兵。此戰朕親率而往……”

  說著,劉禪嘴角上揚,道:“今時至此,不知朕之內兄會如何選擇。”

  眾人聞言,不由一陣歡笑。

  劉禪雙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問道:“大將軍今時可調之兵能有多少?最快何時可用?”

  王平沉吟少許,答道:“啟稟陛下,司隸可用之兵當有三萬之眾,緊急之下,當下即可下令,明日各軍士集結,后日便可出發。”

  遷都到長安的好處展現出來了,關中地域遼闊,中央軍士駐扎在三輔之間,聽到軍令后,可順渭水集結,反應迅速。大軍從長安出兵前往中原,不過幾日便到。糧草運輸也不用擔心,后方便是根據地,運輸方便。

  不像成都之前,從收到軍令,再到籌辦行軍糧草,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想要兵快神速,基本是不可能的。特別關中又是前線,關中中軍兵馬時常戒備,征調便利。

  劉禪站起身子,沉聲說道:“大軍當以兵貴神速為上,霍弋何在?”

  “臣在!”霍弋答道。

  “明日你率長安城內可發之兵前往洛陽,為大軍前部。其余諸將于后日隨朕領大軍前往洛陽,不可耽擱時間。”劉禪吩咐道:“大將軍隨朕同行,看能否盡快攻略洛陽。”

  “諾!”眾人應道。

  “至于國中事務交予蔣卿處置,包括御史臺監察之事。軍中糧草有勞蔣卿征調了。”劉禪看向蔣琬說道。

  “臣領命!”蔣琬拱手說道:“敢問陛下三萬兵馬足否?需臣征調隴右、漢中兵馬馳援大軍否?”

  劉禪遲疑半晌,說道:“可從隴右、漢中抽調萬人馳援大軍。”

  “諾!”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