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漢中祖 > 第十三章盟約
  相比于成熟且不斷完善的大漢五軍制,被劉禪魔改的三衛制還處于進化階段。

  因此劉禪每年都會在成都召見三衛兵中各級將校以及民事執政人,針對他們上報的內容。對衛兵制進行調整,其中重點就是增強中央對衛兵的人身控制,減弱衛帥對衛兵的掌控力。

  在創立之初,劉禪就采用升衛這種制度加強控制,凡升衛者便是天子親兵,可以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同時還會外放出去,入五軍中擔任士官。

  由于衛兵長期追隨衛帥作戰,為了防止出現只知衛帥而不知天子的情況。劉禪又陸續將首任衛帥李騫、宿嘏、向煜外任到五軍中擔任將校,并在三衛中推行‘按月分值’的衛帥制度。

  三衛中最高軍事長官乃衛帥,而衛帥又是從(1500兵丁)邑主中由劉禪任命出來。劉禪為加強控制,而是讓邑主輪流按月分值衛帥,采用更加扁平化的管理。

  與軍事上采取扁平分權化不同,劉禪在政治上采取集權化管理,設置三衛長,任由漢夷文人管理。第一任的三衛長龔祿已經調任太守,現在是由廣漢人王士擔任三衛長。

  王士字義強,廣漢郪縣人,曾任符節長、牙門將、宕渠太守、南中興古郡太守,因有功績被劉禪轉任到三衛任職。

  如今大漢又平定了西北地區,三衛成制近有十年時間,各種制度初有規模。劉禪決定進一步對三衛擴軍,以來滿足愈發廣闊的大漢疆域。

  于是在四月朝議之后,在成都召集三衛將校以及三衛長,商討三衛擴軍事宜。

  三衛長王士將寫有戶籍的竹簡奉上,說道:“啟稟陛下,此乃今歲四衛(左右白甲、赤甲、青甲)內兵丁、男、女、奴隸之數,及耕田、錢谷、馬、牛、甲胄之數。”

  三衛作為兵農一體的軍事集團,內部自身擁有保存甲胄、兵器以及戰馬的權利,只不過需要受到諸葛亮所領導的內府管制而已。

  劉禪攤開竹簡,尋了緊要的幾處內容看了起來。

  四衛目前共有兵丁一萬四千人,每戶之后代表著一戶。每戶出一兵披甲作戰,父死子繼,兄亡弟承。口有七萬六千五百四十五人,牛、馬共有一萬多口,甲有六千三百領……

  看著竹簡上的數據,劉禪很是滿意。

  要知道西漢邊軍及南北軍披甲率在40%,東漢較比西漢高些,也只不過接近50%左右。

  而在漢末時期,曹操有言:‘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可見漢末戰亂時期,各諸侯披甲率低得可憐。

  不過隨著局勢的穩定,潼關之戰時,曹操憑借著甲騎具裝五千列陣十重,嚇得關西十萬聯軍‘賊益震懼’。

  而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唐巔峰時期披甲率在60%,這與大唐的輝煌少不了關系。南宋時期,‘中興四將’軍中的披甲率也是不低,可以高達70%左右。

  因此在三國鼎立時,三衛中平均2.2戶就擁有1領甲,披甲率達到45%左右,加上三衛的士卒來自蠻夷,作戰勇猛,訓練有素。如今的三衛已經可以看作大漢的軍隊中的精銳士卒。

  不過這些數據并非憑空而來的,而是大漢花費近十年的時間,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去發展而成的一支精銳。重點是這萬戶是不用繳納賦稅,有奴隸務農,自備錢財以購武器,戰時出兵作戰即可。

  劉禪微微頷首,感慨說道:“十年磨一劍,方能有如此虎賁,頗是不易啊!”

  頓了頓,劉禪緩緩說道:“今三衛兵數年未增,而大漢疆域日漸廣闊,朕欲新設種邑于三衛。諸位以為如何?”

  王士沉吟少許,拱手說道:“啟稟陛下,三衛以奴事農,戰時出戰。一兵丁當有二奴以配之,今若新增兵士,恐頗為不易。”

  劉禪卷起竹簡,說道:“卿所言不虛,不過朕此次欲改三衛制。新入衛戶之蠻人,分田畝而不分奴。免徭役,不繳賦稅,閑時務農,戰時出征即可,可有難處?”

  前三衛長龔祿說道:“啟稟陛下,生蠻驕橫,目無法紀。初募兵時,蠻人不識我大漢恩德。我大漢或征,或伐使,才能使蠻人歸附。后有諸戶以奴隸配之,使其富庶,專事披甲出征而不必為生計而忙碌,揚其勇武善戰的之性。方使其歡喜,愿以從之。如今不配奴,僅分田,初期恐蠻人多有不愿意從者。”

  三衛制是一個新鮮的事物,建立過程中需要打破他們原有的居住模式,用種、邑模式居住,有官吏治理漢化他們,還有軍官操練。如果當初沒有配備奴隸,恐怕這些蠻人早叛逃了,哪里會服從于大漢。

  如今免除配備奴隸的政策,也就是說蠻人還要自己負擔農事,遇戰事而出征,將會給他們本身增加大量的經濟壓力。加上不適應衛戶生活,容易出現叛逃的案例,這也是龔祿所說的內容。

  龔祿作為第一任的三衛長,對于這方面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劉禪擺了擺手,解釋說道:“龔卿所言不無道理,只是今時不同往日。今后新設種、邑將在關中安置,而不在巴蜀。卿所言憂慮,依然不在。”

  往日的衛戶安置在巴蜀地區,如果打仗的話,可能要從巴蜀前往西北地區,有上千里之遙,征戰時日良久。如果家中沒有奴隸的話,遇到春耕夏收,容易荒廢農事。

  如果將他們安置在關中的話,日后不管是防守、還是出征,將省去大量的行軍時間,不容易荒廢農事。

  劉禪擴編三衛的目的,便是欲給關中增加當地駐軍,方便日后討伐曹魏。漢兵士卒不容易遷移,讓蠻人移居就方便許多了。不從者討,直接編入衛戶之中。

  龔祿明白劉禪之意,不在言語,閉嘴退下。

  “王卿何在?”

  “臣在!”王士應道。

  劉禪站起身子,負手背腰說道:“四衛之名久矣,今為擴軍。四衛多設二衛,其如下新設右青甲衛,增右赤甲衛。各析叟種衛戶填充新增二衛。”

  “諾!”

  王士抬頭看向天子,問道:“啟稟陛下,新增衛戶從何而出?”

  劉禪手按長劍,沉聲說道:“七月,朕率右白、右赤、右青三衛,兵分三路西討汶山、漢嘉諸蠻。正三衛分別調往南中、江州、河湟三地,受三地都督、校尉管轄,當地募夷編戶各入其衛中。”

  “諾!”四衛將校應道。

  汶山、漢嘉二郡西部乃是青藏高原邊緣,存在著大量蠻夷。他們時反時降,性情兇惡,武器落后,以往會入侵富饒的蜀地,非常適合作為新三衛編戶的兵員。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