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三國:漢中祖 > 南事(正文番外)
  《漢紀·光文帝紀》:十年冬,中祖祠泰山,作文武廟于泰山下。東行至東萊,欲渡海巡韓州。少府山濤阻,遂罷。復巡遼西歷北邊五原,歸于長安。

  十一年正月,交州獻交趾旱稻,比中國稻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旱不求水,澇不疏決,既無糞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中祖大悅,使交趾旱稻行種于江南旱澇之地。

  夏四月,大雨,河溢,黃淮十余郡饑。中祖發臨淄、建業二倉糧濟之。

  ……

  延熙十一年,五月,代郡。

  隨著天下逐漸安康,商賈流通,百姓安居。大漢對外武德充沛,對內發展文教,初有成果之下,五十幾歲的劉禪這才敢封賞泰山。

  同時也念著出行一趟不易,想跨海巡視韓州,但因群臣反對,認為渡海危險,船只行駛多有傾覆危險。劉禪也放棄了巡視韓州的念頭,轉而決定巡視邊疆,從幽州的遼西郡西行至收復不久朔州的五原郡,再南下返回長安。

  巡視邊疆的同時,劉禪也在思考著大漢接下來的動作。

  “汴水,鴻溝!”

  此時的劉禪目光緊盯著江淮輿圖,手指在案幾上敲著。

  在建國之初,劉禪就有考慮過小冰河帶來的影響,同時他也知道經濟重心南移是大時代的走向。

  因此在隨著邊疆逐漸安寧,朝鮮、朔方等戰略初步的完成。劉禪也把目光投放到南方上,思索如何深入開發揚州。

  這幾年劉禪也初有想法,他決定開鑿大運河,加強中原與江東的聯系。不過他的大運河與楊廣的大運河完全不同,大漢版的大運河僅是南起吳郡錢塘(今杭州)北至豫州滎陽段,再通過黃河連接黃河。

  對于北至幽州涿郡河段,劉禪表示沒有任何想法,大漢也負擔不起這么大的工程量。

  大漢這版本的大運河全部是建立在已有人工運河及自然水渠上,如疏通錢塘江流域與長江流域的運河便是丹徒水,溝通錢塘與京口。

  丹徒水運河早在春秋末年便有雛形,及秦始皇統一六國,為了加強對吳中地區的控制,在春秋古運河的基礎上加以擴建,溝通了北起丹徒,中經會稽郡治,南到錢塘的水道。

  東吳為了便于投放力量,又在基礎上加以擴建,改善航道。

  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運河,乃是吳王夫差開鑿的邗溝。兩漢時期頗是重視,但到了三國鼎立時期,占據淮河流域的曹魏與占據長江流域的孫權爆發戰爭,邗運道并不通暢,甚至一度出現堵塞的現象。

  淮河流域到黃河流域的運河,春秋時期是魏國開鑿的鴻溝,入西漢以來,便被汴渠所取代。

  當下大漢名為開鑿大運河,實際上是把丹徒水、邗溝、汴渠三大運河連通起來,將堵塞的河道疏通,便于舟船轉運,打通江左與中原的聯系。

  不過為了節約成本,也盡可能不破壞原有河水體系。大漢的大運河與楊廣版大運河還是有差別。

  如楊廣為了讓洛陽直接連通運河,‘發河南諸郡男女百余萬,開通濟梁,自洛陽引谷、洛水達于河(黃河),自板諸引河通于淮’。同時為走龍舟,臨幸江都,還對河渠擴充。

  而劉禪僅是為了盤活經濟,連通黃河與淮水河道,不會額外開鑿新的河道。畢竟以楊廣那‘高四十五尺,長二百丈’龐大的龍舟,民間走商百姓根本會擁有。

  即便是這樣,大運河依然是龐大的工程量,劉禪為了節約民力,將對大運河計劃分成多期完成,當下僅是在籌劃階段。

  現在劉禪準備派人前往江淮地區考察當地運河情況,并對黃淮地區出現的‘洪波泛濫’,‘陂竭歲決’的自然災害進行考察。

  畢竟自延熙八年以來,江淮地區已經多次發生,河水泛濫,淹沒農田的情況。這種情況之下,不用說疏通運河了,當地百姓生活都成為巨大的問題。

  “拜見陛下!”

  就在劉禪研究黃淮水利設施之時,陪同巡幸北疆的太子劉璿、少府山濤、度支尚書杜預等要臣請求覲見。

  “免禮吧!”

  “諾!”

  劉禪合上輿圖,說道:“今黃淮連年大雨,河水泛濫,淹及谷物,百姓歲饑。加之朕欲疏通丹徒、邗溝、汴渠三水,以為樞紐天下,臨制四海,調配錢糧之用,不知誰愿替朕臨幸黃淮、江左,救濟災民,考察三河水情。”

  眾人沉默半響,山濤進諫說道:“啟稟陛下,黃淮大水,救濟災民,調配各郡糧草,非名高權重、知曉南方內情之人不可為也!”

  頓了頓,山濤猶豫說道:“朝中能擔此重任之人,或許非太子莫屬。只是太子當下身患風寒,恐難擔此重任。”

  太子劉璿安撫過江東,主持過中原、江東的度田工作,加上他的權利及聲望,確實非太子莫屬。

  “咳咳!”

  太子劉璿咳嗽幾聲,干著嗓子,說道:“啟稟父皇,璿請命趕赴災區,賑濟百姓,核查黃淮水渠,考察三河水情,擬撰成疏,上報至長安。”

  劉禪微微皺眉,關心說道:“太子身體不爽,此行不如交予他人為之。今當以保養身心為上,不可過度操勞。”

  劉璿搖了搖頭,說道:“不過小疾而已,不足為慮。大水害民甚廣,今當以民利為上。”

  自劉璿徹底坐穩儲君之位后,劉璿反而更加放心地去做事,少有顧忌。加上劉禪年歲已高,也不是貪戀權勢之君,父子之間當是融洽。

  沉吟少許,劉禪叮囑說道:“太子可赴黃淮,還需御醫相隨左右,不可過度操勞,僅主持大局即可。”

  說著,劉禪看向杜預,說道:“元凱隨行太子左右,以為輔佐,總理黃淮政事,考察三河水情。”

  “諾!”

  二人拱手應道。

  “來人!”

  二人行禮間,劉禪喚人都端上交趾稻(占城稻),將稻米分發給二人,說道:“此乃嶺南交趾稻,與我中國稻不同。其穗長而無芒,早熟早生,旱不求水,澇不疏決,災荒年間,便宜種之。今黃淮大水,江左旱地,可以種之,以為救濟災民,僅是口感甚差,但可飽腹……”

  劉璿好奇的打量稻米,笑道:“交趾稻耐旱耐澇,能養萬民。今下黃淮,當無往不利,此行將是易爾!”

  “當是如此,往后災年之時,百姓能有所食用,此乃利在千秋之物……”杜預說道。

  在陶璜南征林邑之時,便把占城稻帶到交州交趾耕種。待豐收后,便把占城稻米到中央。

  劉禪品嘗后,只能說占城稻在交州沒有傳播開是有原因,其口感難以描述。也只能說有利有弊,交趾稻生長環境簡單,味道肯定是不好吃的,事件難有兩全事。除了受餓及貧寒百姓之人,中上層人士是不會食用的。

  也難怪歷史上的占城稻為什么在嶺南沒有顯名,反而是在福建傳播開。嶺南水土肥沃,氣候炎熱,便于水稻生長,自然占城稻這種野娃娃不受重視,只有在福建這種貧瘠的土地上才有立足之地。

  宋朝能廣泛種植占城稻,與宋朝當時氣候異常,糧食歉收有關,今下大漢推廣占城稻也是為了災年所用。

  在災年過后,劉禪相信占城稻也會成為大漢南方百姓種植的作物之一,以備災年之用。畢竟占城稻種植簡單,野蠻生長即可,不用太費心思。

  有了大運河,加上耐旱耐澇的交趾稻,南方經濟將會大幅度躍升。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