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七零年代:我的哥哥是炮灰 > 第170章 起魚
  “二奶奶,我是立北。”林立北提著包站在院子里,此時的陽光正好,照在他臉上,顯得更加白凈了。

  自從去了農場之后,除了農忙那段時間,基本就沒有下過地了,工作環境就是農場里的一個倉庫,風吹不到,雨淋不著的,這人自然也就白凈了。

  “哎,好,快快,進屋,老頭子,立北來了,”隨著杜玉娟的喊聲,林靖安從暖棚里出來了。

  “喲,這一看就是咱老林家的人。”林二爺爺見到林立北說道,無他,立北這長相,妥妥繼承了林家的基因,四方臉,濃眉大眼,高鼻梁。

  “二爺爺好,”林立北趕緊打招呼。

  “行了,孩子,先進屋來,外面冷,我去給你煮點熱乎的,喝點暖暖肚子。”杜玉娟說完就先去廚房準備姜湯了。

  “二奶奶,多放點糖,我先帶我四哥回屋放東西,”林立鐘說完就打算把林立北手里的包給接過來。

  “小五,我自己來吧,也沒多重,”林立北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身體素質有了很大改變,不再是之前的樣子了。

  林立鐘也沒再爭,走在前面,去給林立北開門去了。

  打開房門,林立鐘先走了進去,林立北跟在后面。

  進屋之后,林立北就把手里的包和背上的包裹都放到了桌子上。

  走了三四個月了,這房子里的布置還跟原來差不多,炕上沒有被褥,應該是在院子里曬著,桌椅都擦的很干凈,看來是定期打掃,還有一些零碎的杯子茶壺什么的,都是新添的。

  “四哥,怎么樣,我布置的還行吧,”林立鐘見他四處打量,故意逗他。

  “嗯,很不錯,謝謝小五。”要是這墻上的墻圍不是粉色底的花布就更好了。

  “行了,四哥,你趕緊把東西收拾一下,我先給你把炕燒上,”林立鐘利索地去點火了。

  等林立北收拾好的時候,林立鐘的火炕也燒起來了。

  “四哥,你先去堂屋吧,我去打點水燒上。”其實林立鐘給每個屋里都備了一個小水缸,但是林立北的歸期不定,她就沒給西廂房的水缸里蓄水,這屋里不燒炕,溫度太低,容易結冰。

  林立北點了點頭就去了堂屋,長輩都在呢,他得去堂屋陪著。

  林立北的回來,并沒引起太多人的注意,除了張家峰和張家軍,這兩人自從知道林立北回來之后,幾乎就是長在林家了。

  火炕燒著,瓜子松子榛子管夠,還有茶葉,幾個人說說笑笑的,就差一副撲克了。

  當然了,這倆人也不光是來吃吃喝喝的,家里掃院子,打水的活計,他倆都包了。

  人多了就熱鬧,這一熱鬧,日子過的就快了。

  離過年還有半個月的時候,林立鐘又跟林立北一起去了縣里,給家里寄了些東西,當然了,都是從家里地窖里拿的,林立北回來的當天下午,趁著下地窖拿東西的時候,林立鐘又把地窖給填充起來了,大米白面啥的整了一架子。

  所以,林立鐘拿起來一點都不心疼,就給家里寄了一些野味,剩下的也夠他們四口人吃到出了正月了。

  從縣城回來之后,過了四五天,小年之前吧,老支書和村長就開始組織村里鑿冰了。

  靠山村靠山也靠河,方敏就是在村子前面那條河落的水。

  寒冬臘月的,這冰已經凍結實了,即使全村的人站在河面上,也不會開裂。

  張家的八太爺,不僅捕獵是把好手,這捕魚也是相當拿手的。他帶著村里精壯的小伙子,在河面上轉悠了兩天,很快就確定了打孔的位置。

  等老支書吩咐了之后,村里人拿著工具很快就給鑿開了冰面,這個時候,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來了,當然不能少了林立鐘他們一家四口了。

  網子下下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八太爺看看了時間,又看了看網子,跟張建國點了點頭,表示可以了。

  “起網,”隨著張建國的喊聲,早就準備好的幾人馬上就發動了拖拉機。

  每錯是拖拉機,往年起網全靠人力,今年,靠山村鳥槍換炮了,用上了拖拉機。

  這還得多虧了林立北和張家鋒,張家軍他們仨。

  三人之前也不是光聚在一起閑聊的,為了今天這次冬捕,他們前前后后忙活了一周多,村里工具不全,為此林立北還專門回了農場一趟,用氣焊把工具給做好的。

  隨著拖拉機的聲音響起,這漁網開始慢慢勻速地從水里往外移動。

  “哎,怪了,怎么還把拖拉機給弄來了。”

  “嗐,你難道沒發現嗎?”

  “發現啥玩意啊?”

  “幾年老八叔沒找人拉網呀,”

  “沒找嗎?”

  “嗯,沒找,去年的時候我參加了,為此還多分了兩條大魚回去,今年我可是早早就跟八叔打招呼了,結果,到了昨天還沒信,就跑到老八叔家里問了,”

  “八叔咋說的?”

  “八叔說,今年村里有安排,讓我今天等著看就行了,我以為是安排別人了,把可能的人都問了一遍,奇了怪了,一個人也沒通知。”

  “哦,對,我家老三,去年也是去起網了,今念也沒他。”

  “這是為啥呀?”

  “我也去問老支書了,老支書說今年讓咱們見識個新鮮的,用拖拉機起網,嘿,當時就把我給說懵了。”

  “這咋弄啊?”

  “我知道,我知道,我家就挨著村長家,上次去串門的時候,聽到他家家軍,還有冬子家的家峰,還有那個林知青,就是之前轉到農場去的那個,好像是叫林,林啥來著?”

  “林立北,”

  “對,就是他,林立北,他們仨在村長家正搗鼓一個鐵疙瘩,我納悶兒啊,就問了村長,村長說,這東西是要按到拖拉機上的,冬捕用的。”

  “鐵疙瘩?哎,那拖拉機后面好像真安了東西,還轉吶。”

  “可不是,你看那漁網是不是纏到了那個滾軸上,這可方便多了,也省了咱不少力氣呢。”

  “那可不,這有文化就是不一樣,之前,家軍和家峰他們倆,整天忙忙叨叨地跟在那代老頭的后面,整天上課啥的,搞得跟真的似的,我還以為是瞎胡鬧呢,沒想到,還真是學東西啊。”

  “那咱今年不就少兩條魚了嘛。”

  “嗐,少兩條魚又餓不死,關鍵是啥,咱都輕松了啊,你以為那兩條魚那么好拿啊,那次不得把膀子給勒的通紅啊,不腫都算好的。”

  “可不是,疼好幾天呢。”

  “對,這下好了,以后咱村都用拖拉機,這事在十里八鄉的,那也算是頭一份兒了吧。”

  “可不,你看著東西整的多好,這就叫知識,知識那啥換命。”

  “你可得了吧,人家那叫知識改變命運,嘖,人家馮知青給咱上掃盲課的時候專門在黑板上寫的,你還能忘啊。”

  “對,就是這句話,你看我這腦子,還是得學習啊,回頭我也讓我家小柱子跟著代老頭學習去。”

  “得了吧,你家小柱子也就剛上小學,乘法口訣還沒背會吧。”

  “那也比在崔家寨上學強,那邊的老師,整天就知道讓孩子背那啥,教的還沒咱村的馮知青好呢,就那幾個字,我都認識了,小柱子還不會呢。”

  “可不咋滴,我家強子也差不多,我還想著不行就托人送到縣里去,可這一來一回四十多里路,孩子咋去啊,真是犯愁。”

  “要不咱找找老支書想想辦法去?”

  “哎,這可以,老支書懂得多,肯定有辦法。”

  眾人的話題已經從撈魚過度到了孩子上學的事情上了,跑偏好幾里地了,就在大家爭論繼續從崔家寨上學,還是找老支書的時候,突然有人喊了一聲。

  “出魚了,快看出魚了。”

  大家伙很快就被吸引了,都紛紛看向了冰面。

  之間漁網之中開始有零星的大魚了,一開始三四條,后來慢慢多了起來,越往后越多,看著出口那處冰面都變黑了,大魚一條接一條地,爭先恐后得往外蹦,一出水面的時候還是活的,等落到地上的時候,就已經凍結實了,砸到冰面上不斷發出響聲。

  “這魚真大,哎喲媽呀,這蹦三尺高得有了吧。”

  “那可不,今年糧食就豐收了,這魚啊,肯定也豐收,咱們今年說不定比去年能多得一條呢。”

  “這魚養了一年了,可不肥咋滴,這過年一上貢,多,嗚嗚。”這話沒等說完就被人給捂住了嘴,這估計是被家里人給拉回去了,大庭廣眾的,公然搞封建迷信可要不得。

  但是大家誰也沒吱聲,嘻嘻哈哈就給岔過去了,畢竟大家私底下都偷偷這么干,大過年的,誰家不得給祖宗燒燒紙,上上貢啊。

  這漁網也沒多長,很快就起出來了。

  老支書見完事了,就趕緊組織人開始清點,分魚,這魚雖然凍上了,但是這腥味可凍不住,就得現場分,弄到隊部去可不行。

  村里人也很自覺,一家派出一個人拿著盆子去排隊了。

  從早上八點開始,忙活到了中午十二點多,這魚總算是分完了,林立鐘一個人分了四條,這不算多的,人家一家十多口人的,工分多,分的也多,足足分了十條大魚,爺倆拿扁擔一抬,招搖過市地就回家去了,可把大家給羨慕壞了。

  當時老支書就在那邊喊了,“誰平時勤勤懇懇,誰平時偷懶耍滑,這時候可就都看出來了吧,別說不公平,咱這工分賬都在這擺著呢,多干活就多分魚,少干就少分,不干,沒有。”

  這話說得某些人臉上可難看了,還真就有沒分到魚的人家,拿著個空盆灰溜溜地走了,就連錢婆子這么討人厭的人,她家還分了四條呢。

  那個沒分到魚的,林立鐘還跟人八卦了一下,畢竟這在下鄉來說真的是很奇葩了。

  那人也姓張,上頭兩代都是單傳,祖父和父親都很能干,攢下了不少的家業,到他的時候,祖墳冒青煙了,生了倆兒子,就覺得自己厲害了,對家里有功,平時吊兒郎當的,活也不好好干,但是人家上有好爹,下有兩個好兒子,這日子就逍遙了起來。

  祖輩的積攢就先不說了,就說這倆兒子,先后都考進了廠子里,成了吃公家飯的人,每月光給他寄錢寄東西,就夠他跟他媳婦兩人的開銷了。

  這下張建營干脆徹底擺爛了,平時高興了就上工,不高興就在家溜達,一年下來的工分還沒張家國家的小女兒高。

  聽著村里人羨慕又不屑的說著張建營的光榮事跡,林立鐘溜溜地跑了,說實話,她也羨慕,可是不行,她雖然有一雙好父母,但是啃老的事情,她做不來,依靠空間又怕暴露,真是羨慕嫉妒恨,嘖。

  “二奶奶,看,我帶啥回來啦。”

  杜玉娟和林靖安今天也去看冬捕了,但是等魚上來之后,兩人就趕緊回來了,天太冷了,有那個熱情也沒那個身體了,只留下了林立北和林立鐘在那等著。

  “啥呀,不就是魚嘛,二奶奶我又不是沒見過,這冬捕我可是參加了十多年呢。”

  “嘿嘿,忘了,這可是您老家,二奶奶,我這不是沒見過,覺得新鮮嘛,你看這魚都沒鱗。”

  “哈哈,不是沒鱗,是鱗少,都在這靠近魚尾的地方,這魚啊,叫三道鱗,是這里常見的一種魚,不僅肉嫩,還鱗少,大家可喜歡了。”

  “哦,三道鱗,還挺形象了,二奶奶,咱中午就吃它了,多燉幾條,趁著新鮮,味道好。”

  “那就來兩條?”

  “嗯,三條吧,我飯量大。”

  “我再給你做點別的,這過年一條魚能夠嗎?”

  “沒事,二奶奶,我一會兒就出去轉轉,誰家分的多我可都記下了,到時候我去人家家里拿白面換點來,這不就有了嘛。”

  “你啊,行,那你去吧,剩下的都交給我了。”

  “好來。”

  “哎,立鐘,你忘東西啦?”剛進門的林立北,還沒來得及說話,就看著林立鐘又出門去了,只能站在門口朝著林立鐘的背影喊。

  “沒事,四哥,你先回,我去村里轉轉,沒落東西。”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