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逆襲大清 > 第三百八十八章 抱歉
  “哥,馬鞍山那邊有動靜,估計是他們來人了。”原本安靜的徐俞突然間指著馬鞍山的方向說道。

  徐爭看過去,的確是馬鞍山上下來了人,看樣子還太少。

  很快,來人就抵達了清軍亂兵駐扎之地詢問了起來。

  “你們當中可有提督或者總兵之類的將領在①?”

  可是,到來的剿匪軍無論怎么問都依舊沒能在亂兵中尋找到提督或者總兵類的將領存在。

  雖然他們感到有些遺憾,不過想想也釋然了。

  如今清軍中,綠營提督或者總兵類官職中的漢人紛紛被撤了下來,換成滿人上去。想讓滿人帶綠營過來投降,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隨著剿匪軍的詢問,很快的,在這些清軍亂兵中總算是找到了三個官職稍微高一些將領。

  一個是江蘇省參將馬國良,剩下的兩個就是身為守備的徐爭以及身為都司的馬安生。

  ……

  “三位,你們好。我是剿匪軍軍正劉一楷。奉漢王之命,過來接受你們的投降。”望著被聚集起來的三人,接受命令過來接受降兵的劉一楷開口說道。

  “劉軍正,我要聲明一下,我們不是過來投降,是過來投你們剿匪軍的。”這時,參將馬國良開口“糾正”道。

  “嗯?”聞言,劉一楷心中不免有些埋怨底下的人也沒有搞清楚情況就瞎向上報。

  其實劉一楷哪里知道,那些綠營亂兵當中大部分人都以為自己過來投降剿匪軍和來投剿匪軍是一個意思。于是,在他們給哨兵說道時,說的就是來投降。

  “是我口誤了,抱歉。這樣吧!想來三位跟這兒的人都還沒有用過飯吧!一會你們吃完早飯過后,我再把你們三人引薦給我軍李軍長以及王參謀長如何?”只見劉一楷不懂聲色的說道。

  “劉軍正大人,請允許我冒昧的問一句,你們都是這么早吃朝食的嗎?”一旁的徐爭疑惑的問道。

  清軍一般而言一日只會吃兩餐,分別為朝食跟夜食②。如果朝食吃得太早,午后就會挨餓,所以他們一般朝食都會準時吃。

  “徐守備,我們這個不叫做朝食,叫做早餐。我軍一般是一日三餐,分別為早中晚。特殊情況下為一日四餐,在早中晚后再加一餐夜宵。”聽徐爭這么一問,劉一楷哪里會不明白他想問的是什么?于是,劉一楷便開口解說道。

  “早餐一般以各種粥類和包子、饅頭、油條等等為主,而中餐跟晚餐則為正餐,吃食為炒菜、燉菜之類的。”

  “早聽聞剿匪軍吃飯奢侈,想不到這么奢侈。就這樣的吃食,給他們這些將士吃都是綽綽有余,更何況是所有的剿匪軍?別的不提,單是一日三餐,花費之大,就讓人難以想象。”聞言,徐爭與馬安生、馬國良等三人不由得感嘆了起來。

  “如果是這樣,那么大軍各自埋鍋造飯不是很麻煩嗎?”突然想到問題的馬國良問道。

  “我們有專門的炊事伙兵,不需要將士們自己埋鍋作飯。而且,飯菜都是管夠的,大家也都不會擔心吃飯的問題。”劉一楷回答道。

  這話,讓馬國良三人感覺自己像是井底之蛙,自己的軍隊還擔心做飯問題時,別人根本沒有后顧之憂。

  此時,只見馬鞍山上又下來了不少人,手里還提著一個個木桶。

  “看,你們的早餐來了。待你們吃完早餐,我們再一起上去吧!”劉一楷指著那些手提木桶過來的人說道。

  “好。”

  ……

  “這是…?”

  自接過早餐后,望著手中那份的黃豆燉肉、豆芽以及米飯跟饅頭,徐爭不禁有些不解了起來。

  一開始,他還下意識的以為是自己幾個人特殊而已,不過待他再看清其他人的吃食時,與他也無異。

  注①:綠營主要是步兵,分為戰兵和守兵兩種,此外尚有馬兵(騎兵)和水師。

  各省綠營分以鎮為最高戰略單位,以營最基本單位。其營制分標、協、營、汛四種。

  總督、巡撫、提督、總兵所屬稱標,副將所屬稱協,參將、游擊、都司、守備所屬稱營,千總、把總、外委所屬稱汛。

  標、協管轄一至五營不等,營以下分若干汛。

  每營的人數少則二三百人,多則六七百人。按道里遠近,計水陸沖緩,分汛布防。

  其建制分京師、行省、邊區三個方面。

  京師設巡捕五營,統于步軍統領。在內地各直省,均有綠營兵駐守,但經制及兵額不一,其中閩廣最多,安徽最少。

  綠營的軍職,以總督為最高,節制總兵以下各級軍官。而各省區綠營,自巡撫、提督、總兵各標以下,統歸所在總督節制。

  巡撫原則上不節制提鎮。但在不設總督的省份及巡撫兼任提督的省份均可節制鎮協。

  此外,江蘇、湖南、福建、臺灣、甘肅、新疆和貴州等省,巡撫也有節制總兵之權。

  總督、巡撫、提督、總兵除了統轄本標官兵外,還兼轄若干協營。

  地方綠營基本任務是“慎巡守,備征調”,此外還擔負差役、西北用兵、東南海防和邊防、屯戍、河工、漕運、守陵等任務。

  管理體制圖:皇帝→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外委

  兵丁分布情況:督標:約2至5營撫標:約2至3營提標:約3至5營鎮標:約2至5營。

  注②:朝食一般為巳時(九點~十一點),夜食一般為申時(下午三點~下午五點)。

  一日三餐,本始于先秦時期的富貴、王權之家,普及則在隋唐時期。其后的民間基本一天都吃三頓飯。

  但是,在《清稗類鈔·飲食類》中記載(更多信息請看公眾章節)。

  康熙就曾經對漢臣說過:“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日,奈何其不然也?”。

  意思是說,你們漢人要是能像我們父子這樣節儉,那么一天的飯就能吃兩天,你們怎么做不到呢?

  于是,清軍能一日兩餐都是奢侈,一日一餐也是時常有之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