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逆流1982 >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如法炮制
  這次來華參加中蘇汽車交流論壇的蘇聯作家主要來自他們國內的5家汽車企業。

  這其中最有名的是蘇聯的高爾夫汽車廠,90年代之前,伏爾加汽車在中國可以說是享譽盛名,當年的黑色伏爾加作為蘇聯官員的象征,與紅色的克里姆林宮一起,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象征。

  作為超級車迷的勃列日涅夫,擁有一個汽車收藏庫,裝滿了各國領導人贈送的豪車,然而他收藏的最后一輛汽車卻是高爾基汽車廠贈送給他的嘎斯-3102黑色伏爾加。

  而當前擔任蘇共***的戈爾巴喬夫,一直乘坐的就是伏爾加專車,由此可見,高爾基汽車制造廠的伏爾加轎車在蘇聯汽車產業中處在一個何等顯赫的地位。

  除了高爾基汽車廠,莫斯科人汽車廠在蘇聯國內也是極具盛名的,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占據了俄羅斯汽車業的龍頭地位,曾經被認為是蘇聯汽車制造業的一面旗幟。

  莫斯科人汽車制造廠采用的生產技術實際上最早是來自于德國,蘇聯政府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后,占領了德國東部的工業基地,經過考察,他們將德國的K38汽車生產線帶回了國內,交給了莫斯科人汽車廠的前身,莫斯科大學所建造的列寧共青團汽車廠。

  除了這兩家在蘇聯舉足若輕的汽車制造廠,這次來華參與會議的還有烏里揚諾夫斯克汽車制造廠,利哈喬夫汽車制造廠,卡馬汽車廠,等9家汽車企業,總共739位汽車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為了請這些專家來華,段云也算是花了大血本,承諾每名來華的專家每人1500美元的補助,知名的2500美元,如果在汽車廠擔任總工副總工的頂尖專家,段云每人給他們承諾5000美元的補助。

  若是放在過去,這些蘇聯的汽車專家肯定不會千里迢迢來中國參加這種會議,但現如今情況卻發生了變化,蘇聯國內日趨惡化的經濟情況讓他們最終接受了段云的“有償邀請”。

  由于蘇聯即將解體,導致整個國家的工業全線開始崩潰,蘇聯的汽車制造一度很低迷,很多的汽車廠一夜之間破產倒閉,上萬人技術人員和工程師都已經連續幾個月甚至一年都沒有拿到工資了。

  人活著總是要吃飯的,尤其對于他們這些高級的汽車工程專家,過去在蘇聯強盛的時候,他們一直都享受著超國民的待遇,生活比較富足,而且也受人尊敬。

  但現如今,包括高爾基汽車廠副總工普加諾夫他也只能每個月拿到2200盧布,折合成美元不到400美元,這不足以維持他們一家人的生活,而且隨著盧布的快速貶值,他們的生活處境變得越發艱難。

  “歡迎歡迎!”看到接送的大巴車滿載著第1批蘇聯專家來到天音集團總部,段云和公司研發中心的幾名項目負責人熱情地迎了上來。

  “這位是高爾基汽車廠的副總工程師普加諾夫,旁邊這位是莫斯科人汽車制造廠的高級工程師茹科夫斯基……”作為翻譯的陳鐵生在一旁挨個向段云介紹。

  現如今的陳鐵生已經是半個蘇聯專家,最開始來天音集團的時候,他就是一名普通的翻譯,不過他在翻譯方面的天賦一般,比起有過目不忘本事的李蕓差了一大截,工作效率更是差了好幾倍。

  李蕓可以把一周的工作放在一天完成,剩下的幾天可以用來學習,或者逛街游玩,而陳鐵生每天都要加班到8點以后,但是額定的工作任務也只能勉強完成,在體力精力和頭腦反應方面,實在是差得太遠。

  和李蕓在一起工作久了,讓陳鐵生越發感到自卑和無奈,他甚至覺得有些對不起天音集團給他開了這么高的工資,但是年齡放在這兒,他確實沒有資本和年輕人比拼才華。

  然而這兩次領隊去蘇聯考察,成功帶來了大量蘇聯的人才,并且受到了段云的表揚,這無疑讓陳鐵生找到了自信,雖然他在翻譯方面沒什么天賦,但是人生閱歷豐富,擅長和外國人打交道,于是他將事業重心從翻譯轉變為了“跨國獵頭”,并且為此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在短短三個月時間之內,通過賄賂和調查,獲取了1萬多名蘇聯微電子,汽車產業,和重工業方面的優秀專家的名單,并且通過傳真第一時間發到了國內的段云手里,由他進行篩選。

  陳鐵生獲取的蘇聯作家資料非常詳實,姓名,年齡受教育程度,工作履歷和目前的薪資都詳細的記錄在其中,這無疑給予了段云的人才引進計劃極大的幫助,段云也可以憑著這份詳細的答案,制定出更為可行而且精準的人才招募資金計劃。

  “段先生你好!”

  面對段云的迎接,這些蘇聯專家也個個都是滿面笑容。

  因為在來中國之前,段云就已經給他們發了每人1500美元的“補貼”,并且承攬了此次來華所有的路費和餐飲費,所以這些蘇聯作家在來深圳之前,他們就已經被告知段云才是這次活動的主辦方老板。

  和上次的接待情況一樣,段云這次活動也邀請了國內的一些汽車產業的專家,其中一部分是天音集團龍騰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在會議時整整舉行了三天的會談。

  隨后,段云再一次親自領著這些素材專家參觀了自己在寶安縣灣區的科技園,當這些蘇聯專家看到建筑規模宏偉的俄羅斯風格建筑群之后,內心的震驚已經毫不掩飾的寫在了臉上。

  這批來華的蘇聯汽車專家中,也有很多曾經在五六十年代援助過中國,不過那個時候的中國貧窮落后,工業基礎非常薄弱,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有,而幾十年后今天,深圳的發展變化讓他們感覺難以置信,也一掃之前對中國抱有的貧窮落后的印象。

  而段云這個時候也開始和一些領隊的頂尖專家私自交流起來,表示他們來華之后,愿意給他們一年保底50萬美元,如果能夠帶來一些有價值的技術,年薪可以達到上百萬美元。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