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馬謖別傳 > 第289章 龐統之殤(4)
  劉備一見龐統沒有接過自己的話頭,轉而談論出兵的計劃,覺得還是自己的誠意不夠,又進一步檢討道:

  “昨日席間之言,軍師所言甚是,是我酒后失言。”

  龐統當然知道,劉備在說這話的時候,還只有五分酒意,他借著酒勁說事,是變相敲打自己,就非常謙虛的說道:

  “是臣酒后失言在先,何獨主公?”

  劉備知道,龐統已經領會了自己的意思,他瞞住自己行事,其實也是一份好意!

  龐統知道劉備愛惜名聲,就把惡名留給自己,劉備也是領情,兩人相處更加融洽,開始討論進軍成都的路線和時間。

  龐統短時間封鎖楊懷、高沛被殺的消息,是為了出其不意攻取涪水關。

  現在幾個重要關隘都已經得手,自然不需要再保密,龐統反而派出大量探子,到處散布這個消息,以震懾其他地方的守將,想要兵不刃血,兵臨成都。

  因為涪城戒嚴了幾日,劉璋安插在涪城的人手不敢異動,還沒有回報軍情,市井消息已經傳到成都,劉璋也聽到劉備殺了楊、高二將,襲了涪水關的傳言,心中將信將疑。

  劉璋以為,自己斬殺張松全家以后,足以警示一干首先一眾官員,而劉備因為謀取西川的消息走漏,應該再不會貿然動手。

  其實,在劉璋的心中,更愿意相信族兄劉備的人品,在潛意識認為:

  “張松是自己一廂情愿謀求富貴,而劉備顧念兄弟之情,并沒有答應張松的提議,這才出現了張松給劉備寫信,要說服劉備謀取西川的事情。”

  未久,劉璋安插在涪水關的細作,也送來了楊懷、高沛被殺的密報,證實市井傳言不假,劉璋一下子亂了方寸,急忙召集一眾文武,討論退兵之策。

  蜀中才俊之士可不少,劉璋也算是廣納賢才之人,不但蜀中英杰盡入了囊中,而且其他地方還有不少人來投,比如法正、孟達、劉巴等,因此,劉璋手下,也可說是人才濟濟。

  但因為劉璋平時優柔寡斷,無所作為,慢慢失了人望,那些有志之士,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抱法正和張松一樣心思的人,占了大多數。

  劉璋把大家請來以后,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出謀劃策,害怕劉備得勝以后秋后算賬,就如同商量了一樣,都緘口不語。就連一直看不上劉備的劉巴,只發表了一次一見,被劉璋拒絕以后,知道事不可為,也是閉口不言。

  只有一個黃權,一看沒有人說話,硬著頭皮提議道:

  “劉備襲取涪水關以后,下一步就是進攻成都,主公可連夜遣兵屯于雒縣,塞攔住劉備來成都的咽喉之路。劉備雖有精兵猛將,但急切之間不能通,然后主公從各郡調集軍馬,和劉備決一死戰。”

  劉璋是沒有主意的人,平常要決定一件事,至少要幾天才能定下來,現在他沒有了選擇的余地,反而一言而決,下令劉璝、泠苞、張任、鄧賢,盡起成都的五萬大軍,星夜往守雒縣,以拒劉備。

  劉璋雖然暗弱,但劉焉可是一個強勢之人,早已形成了一套調兵遣將的體系,他對兵權的掌控,還是相當到位的。

  蜀中名將不少,但有資格掛帥出征的大將,只有劉璋本族的劉璝、劉循叔侄二人。

  劉循是劉璋之子,也是內定的繼承人,現在和他岳父龐羲一起,駐軍梓潼郡城,防止張魯犯境。

  劉璝是劉璋的族弟,年齡比劉璋略小,還是劉焉在世的時候,從老家帶來的本家杰出子弟,絕對的親信。

  劉璝的出身并不高,雖然也是劉氏皇族的血脈,但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庶子,在劉家的地位相當低下,經常被同族兄弟欺凌。

  因為當地一個有名的算命先生,見他長得可愛,年幼而非常懂事,就隨口贊他了一句:“有大將之才!”

  就是因為算命先生的這一句話,改變了劉璝的一生。

  從此以后,他父親對他另眼相待,開始重點培養他,讓他與家族其他嫡系子弟一起學文習武。

  他也不負所望,從小被欺負的他,更加渴望自身的強大,學習非常刻苦,練武也是不遺余力。

  劉璝在眾多同族兄弟中脫穎而出,在家族中的表現非常搶眼,尤其是武功高強,在同輩中號稱無敵。

  劉焉成為益州牧以后,衣錦還鄉,在老家的后輩子弟中挑選了一批親信,劉璝得到了劉焉的認可。

  也是因為算命先生的那句話,劉璝被劉焉重點培養,成為手下屈指可數的統兵大將。

  因為劉循遠在梓潼,在成都有資格統兵出征的,非劉璝莫屬。

  劉璝的際遇,讓他更外迷信天命,每一次出兵之前,都要找高人算卦,預判吉兇。

  他也曾經多次領兵出征漢中,但每次問卦,都是兇卦,因此,每一次他的軍隊都是一觸即潰,造成了劉璋“聞張魯進攻而色變”的局面。

  其實,并不是劉璝無能和蜀軍戰力不行,也不是張魯的軍隊強大到了戰無不勝的地步,而是劉璝中了張魯這個神棍的算計。

  每次劉璝領兵出征漢中,張魯都會從教內挑選一個有名的神棍,專門給劉璝算卦,自然沒有什么好卦。

  劉璝迷信天命,害怕失敗,因卦象不好,沒有戰心,多次不戰而退。

  這次劉璋派劉璝領兵鎮守雒縣,他還是先要問卦,在出兵的前一天,對其他幾人說道:

  “我聽說錦屏山中有一異人,道號紫虛上人,知人生死貴賤。我們今天要前往戰場,正好從錦屏山過,何不試往問之?”

  張任雖然也是出身張氏家族,但只是旁支,幼年家境貧寒,但張任自少就膽大勇敢,為人有志向節氣,慢慢成為家族的佼佼者。后被家族運作出仕益州,進入軍中,官任從事。

  張任文武雙全,尤其是武功高強,可以說是獨步西川,多次出兵平定西南蠻族叛亂,每戰必勝。

  張任幼年的際遇,剛好與劉璝相反,算命先生不但并不看好他,反而說他是福薄之人,雖然他聰穎過人,還是沒有被家族重點培養。

  他學文習武,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較之家族其他人,更加刻苦,才達到現在的成就,他可不相信算命先生那套騙人的鬼話,就出言反對道:

  “大丈夫行兵拒敵,豈可問于山野之人乎?”

  劉璝堅持道:

  “不然。圣人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吾等問于高明之人,當趨吉避兇。”

  張任只是一個副將,拗不過主將劉璝,于是,他們四人引五六十騎至山下,問徑樵夫,尋找紫虛上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