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獵諜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好事臨門(3)
  一個星期之后,十幾個從北平和天津重金雇傭來的內庭宮造高手,帶著眾多的徒子徒孫,直接被一架軍用運輸機,一股腦被送來緬甸。原本還怕的要死的他們,得知唐城重金雇傭他們,只是為了在這里營造一座王宮,他們這才算是放下心來。被倫敦再三催促的唐城,終于在三天之后,在龍虎山天師選定的黃道吉日,對外宣布緬甸獨立。

  緬甸宣布獨立,像一顆重磅炸彈,令外界眾說紛紛。一直關注亞洲事務的其他國家和勢力,一直都以為,在約旦之后,南亞最先獨立的國家就應該是印度,可他們誰都沒有想到,緬甸這次卻搶了先。緬甸宣布獨立,倫敦方面只是不痛不癢的發表了一番看法,便沒有了下文,讓等著看熱鬧的蘇聯和美國,也是等了個寂寞和不解。

  印度的反應,果然是如同唐寧街料想的那樣,緬甸宣布獨立,果然是刺激到了他們。就在唐城宣布緬甸獨立的第二天,蒙巴頓的官邸便遭遇了一輪襲擊,原本選擇靜坐絕食的國大黨,也無法控制姐二連撒出現的襲擊,印度徹底亂套了。潛伏在印度的英國情報人員,眼見著局勢如同他們預想的亂起來了,便馬上根據唐寧街的計劃,開始在印度境內制造輿論引導,尤其是東巴地區。

  隨著第一次起沖突爆發,原本就跟印度中央政府貌合神離的東巴地區,隨即爆發了流血事件。而與此同時,東巴地區和緬甸的邊境一帶,出現了印度邊境部隊開槍射殺邊民的事件。在這些被射殺的邊民之中,很是不巧的,正好有一隊來緬甸邊境探找珍貴植物樣本的科考隊。而且這只科考隊里,不只有英國人和法國人,而且還有美國人和三名記者。

  更加不巧的是,這三名隨隊的記者,正好帶了攝像機,講印度邊境部隊當時開槍的場景,給拍了個清清楚楚。諸多的巧合,造就出了這個爆炸性的新聞,兩隊正在附近山林里進行山地訓練的緬甸少年軍,成功救下了剩下的科考隊員和邊民,順便還在科考隊的鼓動下,打死打傷多名印度邊防士兵,并且抓獲三名印度邊防軍的軍官。

  邊境襲擊事件,瞬間點燃世界輿論,不管印度國大黨如何辯解,科考隊隨隊記者拍下的膠片,卻已經說明了問題的真相。在這種情況下,唐城作為緬甸總督,隨即下令緬甸武裝部隊,越過邊境進入東巴地區,要印度對此事做出解釋。已經在邊境地道潛伏了半個多月的方勝利隨即大喜,在兩支德裔部隊和一個團緬北武裝的協同下,快速且兇猛的越過了邊境。

  不只是印度,就連世界其他國家,也都沒有想到,才剛剛宣布了獨立的緬甸,居然會出兵印度。就在印度國大黨惱火的時候,方勝利指揮的重裝部隊,已經出現在東巴地區。印度在東巴地區布置了不少部隊,原本他們覺著緬甸體量小且好欺負,可是當緬甸的戰機部隊率先進入東巴臨空的時候,他們才發現是自己想錯了。

  英國悄悄支援的戰機,被唐城分成三個批次,對東巴境內的印度部隊,進行了不間斷的連續打擊。等方勝利指揮的重裝部隊,趕到交戰位置的時候,卻發現這里的印度部隊,早已經出現崩潰現象。除去少數幾支印度軍隊,還留在原地,其他被部署在東巴地區的印度部隊,早已經逃之夭夭,他們甚至連武器彈藥和大量給養,都遺留在了原地沒有帶走。

  方勝利出身八路軍,八路軍戰后的宗旨便是顆粒歸倉,可是這一次,方勝利沒有關注那些戰利品,而是指揮部隊快速追擊逃敵。等國大黨得知消息,已經是九個小時之后的事情,而緬甸武裝已經攻占東巴半數地區。分割包抄、圍點打援、迂回打擊、定點清除,諸如此類的戰術,被方勝利用的妙招連連,令印度軍隊叫苦連連。

  和緬甸宣布獨立一樣,得知緬甸出兵東巴地區的美國政府,原本還等著看緬甸的熱鬧,在他們看來,緬甸和印度的體量根本不對等,所以緬甸只能是失敗的一方。可是一夜之間,他們得到的消息,卻是印度的東巴地區,已經快被緬甸武裝打下大半,被他們看好的印度軍隊,卻是接連敗退,根本不是緬甸武裝的對手。

  緬甸武裝占據巨大優勢,令唐寧街的政客們,也是得意連連,他們更是指揮蒙巴頓,對待印度要強硬起來。印度人也不是傻子,蒙巴頓的兩種反應,讓他們意識到,東巴地區的事情,很可能是英國人在背后搞出來的花招。所以,他們絕對不能低頭,他們也只能抽調兵力,開始大舉增員東巴地區,將入境的緬甸武裝打回去。

  唐城卻在這個時候,臨時組建出兩支人數超過三萬人的緬甸民兵部隊,讓他們順著重裝部隊開辟出的路線,開始進駐東巴地區,并接替德裔步兵團的防區,為方勝利減輕壓力。緬甸開始增兵,令印度壓力倍增,而且前方指揮德裔部隊的費舍爾,還征召了大批東巴平民,在他們的控制區里修建了一座臨時機場。將機場遷移進東巴地區,更加方便對于前鋒部隊的支持,也更加加強了對印度軍隊的打擊力度。

  印度東巴地區爆發的沖突,戰爭慘烈程度遠沒有中東戰事強烈,但影響卻是巨大的,尤其獲得了蘇聯和美國的特別關注。可緬甸現如今已經宣布獨立,并且獲得英國的肯定,而緬甸出兵并非無故侵略,而是為了逼迫印度懲治邊境射殺邊民的兇手和幕后真兇。所以,不管蘇聯和美國人如果琢磨,都找不到理由去指責緬甸,畢竟緬甸出兵是事出有因。

  不過也有人提出,緬甸邊境的射殺邊民事件,有可能是一樁被設計好的圈套。可當時被印度邊境部隊,開槍射殺的還有美國和英法兩國的科考隊員,三名記者用攝像機記錄下來的內容,更是無懈可擊。所以,這種陰謀論的說辭,在歐洲并沒有太大市場,大多數了解此事的歐洲人,都在譴責印度而不是剛剛獨立的緬甸。

  在唐寧街的暗中操作下,邊境事件的熱度,一直沒有降下來,而且隨著事件的推移,不少僑居在英國的印度裔,都遭到了當地居民的當面指責,甚至出現了襲擊圍攻他們的舉動。很快,方勝利他們,就跟印度抽調來的援軍交上火了。不想部隊出現不必要損失的方勝利,選擇了主動后撤,避開對方的鋒芒。增援而來的印度軍隊,誤以為對手害怕了,便大舉展開攻擊態勢,卻疏忽了地形的制約。

  方勝利他們一撤再撤,很快就將印度增援部隊,引到了方勝利選定的戰場位置。一直再后方擔任警戒人物的緬甸民兵部隊,被抽調上來,正面頂住印度增援部隊的進攻,而方勝利的重裝部隊和德裔步兵團,則快速穿插,從兩翼對印軍展開突襲攻擊。戰斗只進行了一天,不但緬甸民兵部隊,從正面擋住了印軍的攻擊,而且還給印軍造成了大量的殺傷。

  就在印軍以為他們咬住緬甸武裝的主力部隊時,方勝利他們卻從兩翼,連續攻破多處要點,并且截斷了印軍和后方的后勤通道。印軍指揮部,這才意識到自己中計了,可他們已經身處包圍之中,已經退無可退,等待他們的不是戰死便是投降。緬甸武裝占據絕對優勢,這是唐寧街最希望看到的,這個時候的蒙巴頓終于能松一口氣。

  將印度援軍包圍起來的方勝利,很快便接到了唐城的密令,所以,方勝利馬上開始調整部署。在繼續包圍印軍的同時,方勝利抽調出一部分兵力,開始對整個東巴地區進行梳理。所有跟印度保持密切聯系的東巴人,被一一甄別出來,并被沒收所有財產之后,驅趕出了東巴地區。和他們一起被驅趕離開東巴地區的,還有不少左右搖擺的普通人,唐城不希望東巴地區里存在不穩定因素。

  東巴地區流行藏語和緬語,所以唐城后續調來這邊的緬甸民兵,在交流上并沒有太多障礙。隨著大批的緬甸民兵出現,東巴地區混亂的局勢,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平復下來。和緬北的地形相比,東巴地區多平原,非常適合大規模耕種,奉命外調來此的緬甸民兵們,很喜歡這里。

  軍事行動只是唐城的第一招,隨著東巴地區的局勢穩定下來,他的第二招也隨著大批緬甸民兵的外調,開始提上日程。大規模的招工,便是唐城瓦解東巴各種勢力的第二招,他準備趁著英國政府出面調停的這段時間,開始修建連接緬甸和東巴地區之間的公路和鐵路。遇山開山遇水架橋,唐城計劃在東巴和緬甸招募超過十萬工人,修建一條高規格的公路和附屬鐵路,讓緬甸和東巴地區連成一片。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