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極限警戒 > 2215節 癡、信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世俗占據上風,只是因為世俗的規則強大到可以將規則當作是正義,可以將規則定義的事物當作是真實!

  世人習慣將大多數人神經反應感知的事物固定下來,當作是真相,將神經病的感知當作是病態。

  可當神經病占據世人的多數時,那神經病就會將他們感知的世界當作是正常的,而認為所謂正常人的認知是有問題的。

  推而廣之,如果出現更多的神經異變,比如說喪尸之流,形成團體的他們同樣會有另外一種世界認知,他們或許將正常人當作了妖怪,這才一定要消滅正常人。

  那這三種世界,哪種才是真實的?

  這似乎像個不可解決的矛盾——因為不同的人定義不同,產生了全對或者全錯的情況。

  在修行者看來,無論哪種世人,通過神經反射看到的盡是夢想顛倒,真幻錯亂。真正的“看到”,是需要心性來觀照的。

  張繼先強調自己是清醒的,他是在強調一點,他看到的并非障眼法,亦不是神經衰弱下看到的幻覺,而是絕對清醒下看到真實發生的一切。

  沉約諸多念頭展現人前,張繼先見了幽然一嘆,“不錯,如今我見多了高科技,自然知道那是都子俊施展的一種極為高明的障眼法……我以為看到的是真的,其實仍是幻的。”

  琴絲補充道,“或者應該說,都子俊用虛擬現實技術,制造了一個關羽現前的假象。”

  沉約恍然。

  對于現代人而言,見到虛擬現實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不真實的。

  可對古代人而言,遇到虛擬現實的正常反應卻是——這是神仙顯靈或者是妖魔鬼怪。

  就和見鬼一事般,對于神經學專家來說,見鬼就是一種神經異常。而對于癡迷的人而言,鬼是真實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雖然說在影視中,不信鬼的終究會撞鬼,但在現實中,不信鬼見到的不過是人心的丑陋險惡。

  現象是同一個現象,不同認識的人,解讀不同而已。張繼先雖然看過天書,見過不可思議,但當時對末世人的虛擬現實,仍舊無法理解。

  琴絲再道,“都子俊是通過紋鏡……恩,也就是道長面前的這面鏡子,看到了漢末歷史的一些真實片段。”

  這是極為神奇的事情。

  通常來講,歷史不過是各種意志交鋒后產生的一種模湖記錄。因為權術者會隱瞞一些東西來將自己偽裝的英明高大,在野之人又會夸張一些東西,將當權者貶的一文不值,再加上文人的yy,俗人的渲染,村婦蠢夫的口口相傳、添泥加塵,歷史更像是個荒誕不羈、不通情理的老頭子。

  現代人都無法知道當下一刻真正發生了什么,若說能知道千百年前發生的事情,未免比玄幻還玄幻。

  可紋鏡不同。

  紋鏡是真正的記錄過去的空間數據,不是如歷史般,將數據變成黑紙白字。從這點而言,紋鏡中看到的過去,更接近于真實!

  “都子俊看到了真正的關羽。”

  琴絲證實了沉約的猜測,“關羽是個奇怪的人物,他不是武圣,他本名叫做關長生。”

  夜星沉微微頷首,“不錯,他的祖輩是尋求長生不死之人,受到過三香的影響,直到關羽這一代,才放棄了這個……執著。”

  “后世將關羽奉若神明,倒更像因為他和某些靈異有關。”

  琴絲緩聲道,“都子俊曾經認真研究過關羽這個人,是以能將關羽的虛擬形象制造的惟妙惟肖。”

  沉約接道,“然后都子俊用這個虛擬的關羽,讓張道長相信汴京會有驚變。然后他再用道長的善心,完成他的目的。”

  琴絲澀然道,“基本是這樣。”

  坐在天慶觀大殿中張繼先望著面前的紋鏡,幽幽一嘆。

  天涯說了句,“世人為什么一定要這樣達成目的呢?”

  都子俊的手段本是已被世人認為是正常的現象,不過在場的諸人究竟均非常人,知道正常的未見得是正確的,感覺天涯的問題不易回答。

  不想沉約徑直道,“這是因為癡迷形成的一種習慣。習慣為表,癡迷為本。積習難改,而要改變累世的癡迷更是難上加難。”同時想到,哪怕神農那些高維人類利用完美的克隆體進入創世鏡實驗,都會迷失其中,那世人這般,反倒再正常不過。

  “我們已經有了天子基。”沉約隨即道,“這是破癡的工具,也是真正破癡的開始。”

  張繼先默然片刻,終于道,“關羽現身后,京城隨即瘟疫出現,貧道依仗習得的醫術,將藥材熬煮后發給京城的百姓,避免了瘟疫的橫行。”

  趙佶不由道,“那不是道長以符箓做引,為京城的百姓消解了瘟疫嗎?”他倒清楚的記得此事。就是因為關羽和瘟疫的事情,才讓趙佶相信張繼先是有大神通之人,這才對他極為禮遇。

  張繼先苦笑道:“有些藥材是有病祛病,無病強身,有個預防的作用。但良藥苦口,你讓一人覺得自己沒病喝藥是個難題,有時候不得已,還得利用他們的癡信來完成治療的作用。”

  略有感喟,張繼先喃喃道,“以往的時候,貧道不覺得此舉有什么問題。可如今想來,我雖幫他們去除了瘟疫,可卻增加了他們的癡心,不知是對是錯呢。”

  眾人默然。

  他們如今探討的無一不是極為深刻的人生道理。

  對世人而言,信心同樣是一味藥,有些人信藥效,哪怕藥無效,他吃藥后都能治療疾病,有些人成天想著死,哪怕藥可以發揮點兒作用,但他吃了卻沒有效果。

  藥醫不死病說的本是這個道理。

  自古到今,中醫的藥材都是講求個扶正祛邪,根本而言,還是靠激發身體的免疫來恢復人體的機能。

  直到沉約的那個年代,醫學界仍舊存在一種現象——縫合傷口是醫生做的事情,愈合傷口卻是上帝做的事情。

  由此可見,人類對自身的運作幾乎可說是一無所知!

  張繼先又說出了人類的一個極大困惑——有些人一定是要大難臨頭才想著后悔的,這時候為了救他們,就要利用他們的“信心”,真的藥水可治病,但沒人去喝,可假的符箓之水卻讓他們趨之若鶩。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