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撿寶 > 第925章 三千件珍寶,毀于一旦!
  夜深人靜,待到所有人都睡下,王小濤悄然起身。

  背上包包,健步如飛的消失在黑暗當中,哪里還有半分酒醉的模樣。

  自始至終,王小濤都是裝出來的,他的目地只有一個,那就是盛達覺杜祖宅里面的寶貝。

  盛達覺杜,能夠成為貢榜王朝,六代帝王時期的宮廷詩人、編著了辭書《加維萊克那正字法》被緬甸沿用至今,還號稱緬甸的袁天罡,在整個貢榜王朝所受的器重,可想而知。

  這樣的輝煌,伴隨著整個貢榜王朝的存在,即便是在盛達覺杜去世后,家族后人,也依舊在盛大杜絕的蒙陰下,在貢榜王朝聳立不倒,成為整個貢榜王朝歷史上,少數伴隨著整個王朝顯赫的家族。

  哪怕是后來貢榜王朝滅亡,盛達覺杜家族衰落,家族財寶遭到侵略者的洗劫,但盛大杜絕家族,又怎么可能不早做準備,肯定是早早的就把真正的寶貝,藏了起來。

  作為曾經的九州邦屬國,緬甸這邊的達官貴人,自然也學習到了九州人藏寶的本事。以盛達覺杜家族,在貢榜王朝時期的輝煌,肯定能夠接觸到更多的九州貴族,自然也就能夠了解到更高級的藏寶方法。

  一般的大戶人家,都知道把寶貝藏到家里最隱蔽的地方,像盛達覺杜家族這種層次的存在,藏寶的手段,肯定比那些大戶人家,高出太多太多。

  這讓王小濤有絕對的理由相信,盛達覺杜家族埋藏的寶藏,肯定還在,沒有被盜取,不然這祖宅就不會是如今的樣子。當年英格蘭和法蘭克兩個強盜,入侵九州天都城,火燒圓明園的事情,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送給老村長祖上的東西里,就發現了三件了不得的寶貝,若是能夠找到盛達覺杜家族埋藏起來的寶貝,收獲的豐盛可想而知。

  古董到底能夠值得多少錢無所謂,關鍵的是那種文物的文化、藝術工藝、歷史意義等等方面的價值,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的話,王小濤還很期待,能不能在盛達覺杜家族埋藏的寶藏中,找到一些九州的寶貝。若是能夠從中,找到源自九州的寶貝,或許能夠對九州人了解先祖的歷史情況,起到一定的幫助。

  最好是,能夠找到,一些記載著與九州有關的文獻資料!

  這些東西,在那些沽名釣譽的收藏家眼中,可能不值得什么。但是對于真正的收藏家而言,特別是對于九州的考古研究,卻有著十分甚遠的意義,不然也不會有永樂大典,單頁就能有上百萬價值的天價。

  其實現在九州許多主導的考古研究,之所以都被叫停,不再繼續進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基于保護古墓內的文獻資料方面。

  這些東西,不像其它器具類文物,還能憑借考古學家的一雙妙手,進行修復。一旦貿然打開,使得封閉的墓穴與空氣接觸,造成氧化,瞬間會是那些紙張的文獻資料,直接化作灰燼。

  其中有關考古,導致大量珍貴文獻資料被毀,造成不可被逆轉的重大損失,最有名的而一次,當屬對定陵的考古發掘。

  明定陵是萬歷皇帝朱翊鈞之墓,這位皇帝的貢獻,比起開國皇帝朱元璋、永樂大帝朱棣、仁宣之治的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相差甚遠。

  但是,這位萬歷皇帝在歷史上的名氣,即便是比起這幾位,也不會相差太多。不是因為他的文治武功,而是這位皇帝開創了明朝、乃至是九州整個封建王朝的先河,在位期間有著長達三十年不上朝的記錄。

  可即便如此,在這三十年間,也沒有宦官亂整、沒有文臣集團總覽朝綱,萬歷皇帝依舊牢牢把握著政權,這才是萬歷皇帝,最被人津津樂道的關鍵點。

  張居正去世前,萬歷皇帝由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大大提高了國民收入。但是貪婪的萬歷皇帝,并未將這些賦稅收進國庫,而是全都納入了自己的私庫。再加上抄家所得,萬歷皇帝的私人資產之龐大,可想而知。

  這些寶貝,在萬歷皇帝死后,都被帶入了陪葬的定陵,而且皇帝的帝陵陪葬,除了這些能夠代表當時工藝藝術之美的器物外,還會有這個時期大量的文獻資料。

  若是能夠對定陵進行考古發掘,憑借這些帝王的陪葬品,對于考古了解萬歷皇帝、以及整個明王朝、乃至是在萬歷年之前整個九州的封建王朝,都有著十分甚遠的意義。

  對于九州的考古研究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可以讓全世界,都更好的認識九州、了解九州,達到弘揚九州文化的目地。

  然而這樣的考古,卻因為一個人,造成了無法被挽回的重大損失!

  郭沫若!

  作為九州歷史上,有名的大文豪,這個名字幾乎每一個九州人,都耳讀目染。

  他本人,也確實對九州的文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主張成立了九州科學技術大學,奠定了九州的科技大學基礎,為九州日后的發展,培養了大量不可或缺的人才。

  另外在那個百廢待興的九州,郭沫若先生更是引導了那個時代的精神追求,其所創作的歷史劇,更是成為那個精神文明貧瘠年代,經久不衰的藝術大作。

  但是……

  卻因為他的另外一個喜歡考古的嗜好、急功近利的心態,導致了在沒有充足的技術準備下,就貿然對定陵進行考古發掘。

  作為主導定陵考古的郭沫若,對于文物的保護極為無知,就連最基本的考古開發文物,應以保護為主,面世為次的基本原則,都不遵守。

  其實在郭沫若主導對定陵的考古研究時,曾經被很多考古學家拒絕,然而一意孤行的郭沫若,對此置若罔聞。

  特別是在進行一年多的開發,都沒有任何顯著性成果后,做出用炸彈炸開定陵的決定,更是愚蠢至極。

  最終導致,三千件珍寶,毀于一旦!

  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化為灰燼的珍貴文獻資料!

  這是九州考古歷史上,最為重大的一次損失,沒有之一!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