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撿寶 > 第745章 李彌的寶藏
  接下來,就是把大墓里的寶貝,搬運出來的事情了。

  足足搞了一整天的時間,才算是把寶貝全部搬出。

  雖然基本上清一色以陶器為主,只是極少數目的金銀銅器,占比大概也就是不到二十分之一的樣子。

  不過,就是那寥寥十來件的金銀銅器,卻是件件器型精致,造型精美絕倫,紋飾清晰,鍛造工藝精良。即便是放到現代,以現在高精度的先進機械設備去制作,都很難做到。

  這就是古人們的智慧,雖然沒有先進高科技機械設備,但是憑借能工巧匠之手,卻能制作出可能連后世高科技設備,都無法制作出的精美古董器具。

  占比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陶器,那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西漢之后的東漢,以及后面的一些朝代,也有陶器的制作,但是陶器工藝的巔峰,卻是在西漢。后世別說是沒能超越,就算是達到西漢時期的水準,都沒能做到。

  對于這些精致的陶器還有十來件金銀銅器,王小濤按照文物的等級做了統計,其中三級文物一百零九件,二級文物七十九件,一級文物二十七件。

  而在一級文物里面,能夠達到一級甲等,國之重寶級別的文物,則也有五指之數那么多。

  整體的收獲,可謂是頗為豐厚!

  對比起來,只是這一次在劉建大墓中的收貨,總數目就達到了之前撿漏的全部所得。

  只是在貴重文物方面,會有一定的差距。

  另外王小濤手里,還有和港城周家打賭,贏來的那些乾隆慈禧陵墓的陪葬品。

  “尼瑪,也不知道港城周家,什么時候才會再次找上門?”

  “另外還有那臺城第一收藏世家?”

  “這兩家手里,剩下的好寶貝還有不少,越早搞到手里,這心里才能踏實。”

  暗自嘀咕聲中,王小濤又開始惦記起了,港城周家和臺城第一收藏世家,手里的那些寶貝。

  那些可都是清一色的一級甲等文物,國之重寶,而且還是其中的佼佼者,最頂尖的那一批次存在。

  “老七、哥,這收獲真的是太豐盛了!”

  “要是能在國內外,都多一些這樣的收貨,那老七、哥,距離你實現心中那偉大宏源的目標,就越來越近了!”

  “先生,咱們國內有個叫馬什么的,號稱國內最厲害的收藏家,我覺得先生您才是!”

  “尋龍纏山,分金定穴,這手段真的是厲害!”

  保管這種事情,在天都城這地方,自然是要交給六哥賀全來負責。

  一來省得自己麻煩,二來也完全不需要擔心中間會出現什么問題,若是六哥賀全安排的地方,都能出問題的話,那么整個天都城,恐怕還真沒有多少地方是安全的。

  通過這次下墓,商文杰和商建設父子二人,心中對于王小濤的那種佩服,更是也水漲船高的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首先這個盜洞地點的選擇,就十分絕妙,然后下墓之后,那仿佛是提前預知了一切的安排,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距離一年一度緬甸公盤開始的日子,馬上就要到了。

  王小濤去到療養院,和父母外公外婆道了個別,便只身一人返回山城。

  海明威海大少,當然是要留在天都城。

  關于把整個豐林山開發的事情,王小濤只是提出了一下自己的宏大規劃,剩下的事情就不管不問,當起了甩手掌管。

  忙后后續事宜,這種苦力的事情,自然就順理成章的落在了海大少頭上。

  回到山城之后,王小濤幾個人商量了一番,決定現在就出發,提前過去幾天。

  一來是見一見緬甸十大富商之一的胡宗偉,把自己用圣師佛娃交換的那件秦權收回來,然后也好順便逛一逛緬甸的古玩城,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收獲。

  作為和九州交界的緬甸,歷史上和九州一直都有著貿易往來,然后動蕩年代還有不少人,帶著寶貝逃到了緬甸。

  這些寶貝,有的經過變賣或者其它渠道,流入了收藏家的手中;有的則是因為種種緣故,不識貨的被當做贗品,流入了古玩市場;還有一部分,則是被寶貝一樣的藏起,無法重見天日。

  所以在緬甸那邊,還是有很多九州的寶貝的,特別是作為緬甸首都的仰光,存在九州寶貝的概率就更大了。

  若是不接著緬甸公盤活動開始的時間,去好好的逛一逛仰光的古玩市場,那可就真的是太可惜了。

  另外的話,也可以趁著機會,去找一找當年李彌留下的寶藏。

  相比較于在仰光的古玩市場撿漏,這個才是王小濤心里真正最期待的,若是能夠找到李彌留在那邊的寶藏,其收獲的總價值,絕對不會低于在劉建大幕的收貨。

  畢竟李彌留下的寶藏,不僅僅是他所帶走的那些寶貝,還有一個有關文物南遷的秘密。

  四八年戰事不利,李彌作為國軍第十三兵團司令,接到命令,負責掩護主力撤退。

  然而李彌卻不愿意為了大局,讓自己的部隊犧牲受損,所以看到戰局不利的李彌,就第一時間制定好了逃跑的計劃。

  先按照預定的逃跑路線,率領第十三兵團輕裝簡行,在一夜之間急行軍一百多公里,成功甩開后方主力后,繼續撤退。

  先是逃到了山東,接著又逃到了緬北,最后更是干脆帶著部隊去了緬甸,剛開始的時候和緬甸的土司交好,在緬甸北部安營扎寨。

  后來雙方發生矛盾,緬甸方面企圖趕走這些國軍殘兵,可雖然是殘兵,但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竟然打退了緬甸的攻勢,自此之后牢牢的占據了緬甸北部,正式立足緬甸北部。

  直到五三年,才被緬甸方面雇傭了阿三國四千名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兵,再次對其發動進攻的時候。然而阿三國這些所謂的老兵,打打緬甸的部隊還行,和國軍這些精良的老兵比起來,那就差得太遠了,四千人的精銳雇傭兵,最后被打得僅剩三百余人。

  自此之后,李彌控制了佤邦、撣邦、科康和景棟個地區的鴉片生產加工生意,并且獲得了在當地有實權的一些土司的依附。

  直到六零年,在軍方入境作戰后,才被剿滅,但是李彌在逃亡臺城前,將從九州出逃時,帶走的大量文玩古董,金銀珠寶,全都埋藏了起來,伺機東山再起。

  可惜直到病死臺城,都沒能再有機會。

  若是能夠找到李彌的寶藏,那可就是一筆巨大的收入。

  金銀珠寶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李彌逃到緬甸的時候,可是帶著一副地圖。

  那幅地圖,是民國時期,裝運國寶的地圖。

  戰亂年代,炮火連天,大量的國寶,都面臨被毀滅的問題。

  為了保護國寶,決定戰略南移。

  然而轉移的過程中,卻出現了意外,沒辦法帶著國寶突圍,只能就地尋找了掩體給藏了起來,最后把找人把地圖帶出。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地圖足足繪制了好幾份,全都交給可靠之人。

  最后突圍的,只有一人,而且深受重傷,此時便把地圖交給了李彌,希望對方能夠交給國家。

  李彌表面上答應的很好,但是轉手卻把東西給藏了起來,在緬甸的那些年,一直派人潛入國內,希望有機會帶走寶藏,可惜好幾次都是徒做無用功。

  但李彌對此從來沒有放棄過,相信這張地圖,肯定是隨著李彌那些東山再起的寶藏,被藏在一起的。找到了這些寶藏,就意味著可以找到那一批珍貴的文物,讓那些珍貴的國家瑰寶,重見天日。

  而且那么多年過去了,雖然當初的措施做的很到位,可誰也不敢保證,這近百年的歲月中,會不會出現什么變故。

  所以一定要將這批國寶,盡快的找出來,不然若是因為找到的太晚,真的發生什么變故的話,那可真得是國家民族的重大損失。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