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撿寶 > 第395章 王永亮的電話
  “什么……竟然是瑯琊王氏!”

  楚曼文驚呼出聲。

  有著上下五千年聞名歷史的九州,曾經誕生過很多聲名顯赫的家族,但是一直能夠淵源流傳至今的僅有十家,瑯琊王氏便是其中之一。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的這首古詩《烏衣巷》,描寫的就是王家興衰的見證,也可以說是兩晉南朝史海鉤沉的歷史見證。

  瑯琊王氏是九州古代頂級門閥士族,晉代四大盛門“王謝袁蕭”之首,是九州古代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素有“九州首望”之譽稱,奠基者為王吉,乃西漢時期名臣和經學大家。

  發展與曹魏西晉,與東晉初年達到巔峰,史稱“王與馬,共天下”,瑯琊王氏在政治、倫理道德、朝章國典、文學藝術方面有著重要影響。從東漢到明清時期,共培養出了92為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

  關于瑯琊王氏的始祖,據說是出自姬姓,最開始的始祖為春秋時期齊國大司馬王子成父,王子成父是周恒王的第二個兒子,齊桓公死后王子成父的后代繼續擔任齊國將領,于是便定居在了齊國,并世代以王為氏,次為瑯琊王氏之始。

  有著書圣之稱的王羲之,便誕生于瑯琊王氏,不過后世瑯琊王氏幾經分裂,有固始世系,新安世系。其中固始世系的閩王王審知,曾經三兄弟統一閩國;新安世系以璧公王璧為一世祖,為晉國城鄉王導之后裔,九子二十三孫,人才輩出。

  明朝時期的王守仁,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之后,是九州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不僅精通儒道佛三家,而且還能統軍征戰,為九州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

  哪怕是如今,在九州商政軍三個圈子里的頂層,乃至是九州昆侖和山海地質隊,這三個最高統帥直接負責的機構,都可見瑯琊王氏的身影,就連臺城的“立法院”院長,都是瑯琊王氏的后裔。

  瑯琊之后,名人輩出!

  “我更沒想到的是,連孔輝居然也知道瑯琊王氏的存在!”

  王小濤緩緩說了這么一句。

  “這個其實倒是沒什么,九州最古老十大家族的存在,一直都不是什么秘密。”

  楚曼文表示這個很正常,接著很快又說出了自己的擔心:“我現在擔心的是,瑯琊王氏的這個年輕人,要跟著你學習撿漏本事的事情!”她不知道年輕人的突然出現是不是偶然,如果是還好,可若不是,再加上要拜師王小濤撿漏的事情,就值得令人深思了。

  “往后走就知道了,如果是別有目地,早晚肯定是要露出馬腳的。”

  “目前也只能這樣了,只希望千萬不要別有目地!”

  王小濤和楚曼文來到店里的時候,古老正在和之前想從王小濤這里購買硯臺的老者,坐在一起閑聊。

  “古老。”

  兩人走過去,恭敬的打了聲招呼,對于這位圈子里的泰山北斗,德高望重的前輩,兩人可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手里這是什么東西,不會才剛回來就又撿漏了吧?什么寶貝,趕緊拿出來瞧瞧?”

  古老瞧著王小濤手里的東西,立馬就來了興致。

  “硯臺,蘇軾從星硯!”

  和古老一起坐著的老者,搶在前面開口道。

  “不是,老高,這是什么情況?”

  古老不明所以,被弄得滿頭霧水,怎么這東西的情況,自己這位最近幾天才到山城的老友,已經搶在前面知道了。

  “難道,你們之前遇到過?”

  高老點了點頭道:“老古,這小子該不會就是經常被你提起的那個小子吧?”

  “沒錯,這就是小濤。”古老肯定的點了點頭。

  “怪不得那么好的眼力!”高老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他在古玩上的眼力確實很厲害,但是比起好友古老還差了不少,而這個王小濤可是連好友老古都推崇有加、自愧不如的存在,虧他剛剛還想從王小濤手里撿漏,真是搞笑。

  “老高,有故事,說來聽聽?等等,你剛才說在這里遇到一個厲害的年輕人,你想從對反手里撿漏,然后反倒是被打量了,說得該不會就是小濤吧?”

  “沒錯,正是這位小友。”

  “哈哈哈!”古老哈哈大笑聲中,接著道:“老高你不是說,等小濤回來要考驗考驗的嗎,現在可以了。”

  高老滿臉尷尬道:“我說老古,都這個時候了,你就能不能別再取笑我了!”

  “之前我說小濤厲害,你還半信半疑,現在信了嗎?”

  “信,相信的信。”

  “哈哈!”

  王小濤找來螺絲刀和錘子,小心翼翼的一番敲打之后,一方硯臺清晰的呈現了出來。

  這是一方真正的硯臺,只是因為保存不善,天長日久之后,才會變得如同板磚造型一樣。

  “果然不愧是四大名硯之一的端硯,這一方蘇軾從星硯,真是漂亮!”

  隨著這樣一方硯臺的清晰呈現,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古老和高老兩人,忍不住異口同聲的驚呼出聲。

  四大名硯分別是指甘省洮州的洮河硯、粵省肇慶市的端硯、皖省歙縣的歙硯、晉省新絳縣的澄泥硯。也曾有人主張將紫翠石雕制作而成的易水硯代替澄泥硯,成為四大名硯,不過最終還是將晉省新絳縣的澄泥硯,認定為四大名硯。

  端硯被世人稱為‘群硯之首’,選材于粵省東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之爛河山(又稱斧柯山),質剛而柔,體重而輕,摸之寂寞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且不損毫,易發墨,紋理綺麗。

  歙硯又稱龍尾硯、婺源硯,產于贛省龍尾山,古屬歙州,所以稱之為歙硯。特點是色如碧云,溫潤如玉、墨巒浮艷、聲如金石。其石之潤、撫摸如肌,磨之有鋒,澀水留筆,滑不拒墨,墨小立干。

  洮硯產于甘省藏族自治州佑潭縣,古稱洮州,因此得名洮硯。特點是石質碧綠,整潔如玉,條紋似云彩,貯墨不變質,切可歷經半月不干。石質細膩,紋理如毫,發墨快。

  澄泥硯最早產于晉省絳州,孕育于漢,盛于唐,切自中唐起,歷代皆為貢品。澄泥硯是四大名硯中,唯一一款不是天然石材的硯臺,而是用沙泥燒制練成,質地類似于陶瓷器,所以被稱之為陶瓷硯,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學著提議,將紫翠石雕制作而成的易水硯代替澄泥硯。不過澄泥硯雖然是陶瓷硯,但因為其燒制工藝的特殊,再加上硯胚還會裹上黑蠟,所以燒制而成的澄泥硯,質地有著與石硯相同的堅硬,易發墨,且不耗墨,完全能夠與石硯媲美。

  “宋端溪梅花坑石,色淡白而微黃,墨池一眼凸起如月,流云擁之。”

  “左側鐫宋蘇軾銘十二字,后有“軾”一字款,俱行書。下有“子瞻”二字方印一。”

  “覆手列柱幾七十,柱各有限如散星,俱而不圓,而黃稍遜水阬。”

  古老短短的幾句話,已經對這件蘇軾從星硯,做出了評價。

  九州古代的文人墨客,用硯、愛硯、藏硯、論硯,對于硯臺可謂是情有獨鐘,特別是蘇軾更是自稱:“平生字畫為業,硯為田。”,其對于硯臺的喜愛可想而知。

  蘇軾一生用過的硯臺并不多,流傳下來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這方從星硯,和另外一方結繩硯。

  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這樣一方從星硯的價值,不會低于七百萬,另外一方結繩硯的話,價值將會突破千萬,但從硯臺收藏的市場行情來看,絕對是目前為止最為之前的兩方硯臺,沒有之一。

  不過目前的話,除了王小濤今天撿漏得來的這一方從星硯外,關于另外一方蘇軾結繩硯的下落,暫時還不得而知。

  “這樣一方從星硯,有蘇軾的名人效應加持,再加上還為四大名硯之一,群硯之首的端硯,絕對是硯臺中十分難得的精品中的精品,最為適合收藏不過。”

  古老接著響起的聲音落下,直接把硯臺給拿到古玩店的一處展架上,小心翼翼的擺放在了上面。

  一副著急的樣子,好似生怕動作慢一點,這一方硯臺,就會被王小濤給收起來帶走一樣。

  “古老,你這……”

  王小濤被逗樂了,這還是他人眼中那個不茍言笑的古老嗎,怎么現在做的事情跟個小孩子一樣。

  “小濤,反正這是你的古玩店,東西就先放在這里了。”

  古老毫不在意王小濤什么看法,把東西放好之后又接著來了這么一句,反正對于他而言,只要把這東西留在店里就行。

  “沒問題,古老,我說過撿漏的那些寶貝,以后都放在這里,您老就只管放心好了。”

  王小濤很清楚古老心里的想法,笑呵呵的表示完全沒有問題,這些東西在博物館沒有建成前,放在那里都無所謂,只要確保安全即可。

  “這個老頭子我當然放心,不然你以為我到你這古玩店來做什么,就是想跟著你小子,多見見寶貝,果然沒讓我這個老頭子失望!”

  古老這話說得完全是心里話,自從見識完了王小濤在鑒寶和古董修復上的實力后,退休賦閑在家的他就把主意打到了王小濤的古玩店上。

  其實從一開始讓王小濤去博物館幫忙修復文物,而他留在古玩店幫忙時,就已經打起了這樣的主意,最終的目地只有一個,那就是留在王小濤的古玩店幫忙,這樣就能夠見到許多外面見不到的寶貝。

  事實證明王小濤也確實沒有讓他失望,就如今店里收藏的那些王小濤撿漏的珍品,有許多是連國博館費盡多年心血,都不曾收藏到的。

  “對了,古老,這位高老您還沒介紹呢?”王小濤慌忙轉移了話題,不然依著古老的性子,繼續說下去肯定是沒完沒了了。

  “對對對,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老高,我在京都城那邊的好友,這不聽說了我現在幫忙給人看店后,就非要過來見識見識。”古老笑呵呵的介紹道。

  京都城。

  古老的好友。

  那這可也是大人物。

  “高老好。”收回思緒,王小濤禮貌的打了聲招呼。

  “后生可畏,前途不可限量啊,老古果然沒看錯。”高老饒有深意的說了這么一句。

  “老高,咱們倆認識那么長時間,我的眼力什么時候不行過?”古老笑著調侃道。

  “哈哈,是是是!”高老跟著哈哈大笑道。

  “對了,小濤,我還聽說,你在澳城的時候,用一串圣師佛娃,交換了秦權?”

  “沒錯,過陣子等緬甸公盤開始,一道帶回來。”

  “秦權這可是好寶貝啊,放眼全國也就只有國博館收藏了一件,而且保存的品相還不完整,但是我聽說交換到的那件,品相保存那可是相當的完整,真的是很讓人期待。”

  “古老放心,帶回來后我肯定還放在咱們古玩店。”

  “果然只有你最懂我老頭子的心思。”

  ……

  正說著話的時候,一個電話打了過來。

  看著來電提示上“王永亮”清晰的三個大字,王小濤緩緩的瞇起眼睛。

  有意思的事情來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