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漢鼎余煙 > 第八百四十八章 白刃
    潘濬畢竟是個文官。雖然他常常自詡文武雙全,但有些東西,沒有真正接觸過,就很難得到真實的一手信息。

    比如過去多年里,雖然潘濬一直聽說江東軍的戰斗力孱弱,卻總以為是荊州將士們鼓舞士氣的自夸。

    畢竟江東也是鼎足之一,再怎么弱,也會有個限度吧?同等兵力作戰或許不如,兩倍兵力呢?五倍兵力呢?總不見得還應付不了?

    何況當年擊潰江東大軍的曹軍名將張遼,這回不是作為盟友隨同行動了么?

    但他現在才體會到,江東軍的戰斗力真的比他預想的更低!低到令人發指!一萬多人涌進江陵城,快要半個時辰了,竟然處處都陷于絞殺纏斗,始終不能控制城里的局勢。而廬江雷遠已經進城了!

    說到此事,那就更讓潘濬不快。

    這次襲擊的具體時機,已經把握到不能再準。

    玄德公的主力在關中面對魏公麾下大軍,益州范圍內的所有實力都必然向北傾瀉,沒有絲毫能及于荊州。關羽所部也一如預料地北上,樂進會全力糾纏住他。而交州軍的首領雷遠,又因為與成都中樞的隱約糾葛,并未坐鎮本據。

    這樣的機會,絕非常有。

    然而落到具體執行時候,那雷遠只帶少量扈從折返荊州,只在宜都召喚了數千郡縣兵舊部或宗族部曲,就能橫沖直撞地殺來,簡直如入無人之境。

    現在雷遠就在城里,而關羽恐怕也在揮師折返……潘濬簡直想不明白,這江陵周邊的戰局,究竟是誰在謀算誰!亂世中缺乏武力,那還有什么說頭?

    江東人許諾了太多,可是唯獨沒有告訴我,他們的力量如此孱弱!

    在這一瞬間,潘濬甚至有些后悔。

    他忍不住想:

    如果沒有親手殺死費觀該有多好?如果我保持謹慎,始終潛身于幕后……無論孫劉兩家誰人得勢,我都能屹立不搖。

    若劉氏得勝,我少不了被世人夸贊,獲得殊死守城的忠志之名。

    就算孫氏得勝,我先稱疾不見,哪怕吳侯的禮數和條件都給到位了,我再涕泣交橫,哀咽不能自勝地做足姿態。這樣的話,既有面子,也有里子,豈不勝于此刻的尷尬情形?

    他也嘆了口氣,慢吞吞地對呂蒙道:“荊州士人的宗族部曲不難召集,此時此刻,也容不得瞻前顧后。可是,子明將軍,若貴軍的武力不能制服敵人,荊州人又怎么能指望你們呢?”

    呂蒙臉色鐵青。

    此番江東背盟,呂蒙作為吳侯信重的武將全程參與。吳侯對潘濬下了多少功夫,陸議那邊又對潘濬下了多少功夫,他是看在眼里的。

    恰好這些年他讀了點書,看東西的眼光和角度都與舊日不同,于是便看出了不少新鮮內容。

    止步江淮,轉向荊州的大政,是出于陸議的提議。這個提議背后,則是陸氏為首的江東世族不愿意啃合肥這塊骨頭;而把荊州視作肥肉,視作宗族力量擴展的好去處。

    荊州并非沒有難啃的骨頭,比如江陵便是。然而陸議所希望的荊州攻略,正是吳侯和淮泗人領兵啃骨頭,江東人吃肉。于是陸議才會樂顛顛地在江南,呂蒙才會灰頭土臉地鏖戰江陵。

    就此,吳侯自然有所應對。

    比如,對于潘濬等人的拉攏工作,就一直由兩批人同時在推進。虞翻在做,眼看失勢的魯子敬、孫仲異也在做。

    正是魯子敬和孫仲異兩人代表吳侯,向潘濬隱晦暗示:

    無論陸議做什么,最終總會落到江東世族的立場,意圖將荊州化作江東人的荊州;但吳侯卻能給出前所未有的條件,吳侯將會把整個荊州,徹底交托給與吳侯合作的荊州士人!吳侯希望荊州世族強盛,進而與江東世族分庭抗禮!

    至于潘濬本人,吳侯給出的,乃是輔軍將軍、荊州牧,并允許開府 允許開府辟除僚屬。其余依附江東的荊州士人,也都會得到重用,直接授予掌控荊州地方軍政的實權。

    這樣的任命,幾乎便等同于上古時封建諸侯,簡直聳人聽聞。

    莫說荊州士人,這是天下間無數世族、豪強夢寐以求卻求之不得的好事。如此條件拿出來,哪怕飛蛾撲火,潘濬等人也非得試一試才行。

    可世族之所以是世族,就因為他們總在權衡各方面的利益和立場,無論如何,都不做虧本生意。即便到了這時候,他們仍然下意識地規避太過慘重的損失,規避與敵人死拼消耗。

    所以潘濬哪怕觸怒呂蒙,也不愿輕易虛擲自家實力。

    一時間,兩人之間劍拔弩張。呂蒙身邊的幾名扈從都覺潘濬無禮,下意識地手按刀柄。

    過了會兒,呂蒙壓下心頭不快,沉聲道:“江東軍的武力足以制服敵人,承明公,你會看到的。”

    雷遠所部之所以勢如破竹,是因為江東之兵分散各處,猝不及防。但呂蒙仍然有足夠的力量可以調動。

    只要把更多的士卒壓進城里,就能堵住騎兵馳騁突擊的道路,就能迫使他們下馬來戰,就能將他們裹進最慘烈的絞殺之中!

    在呂蒙左右兩邊,有早就躍躍欲試的數隊精卒,現在便到了他們效死的時候。

    呂蒙當即調出一部向前正面阻擋,同時分出左右兩隊迂回包抄,同時又急頒令召回分散城中各處的兵馬,向內擠壓。

    馬岱和霍存都算得上罕見的勇將,麾下的騎兵也都是精銳。這兩部輪番突擊,便如一名力大無窮的巨人揮動兩把大刀輪番劈砍,視重重吳軍如綿軟草垛。

    他們沿途粉碎了幾支吳軍對武庫、糧庫等要地的圍攻,須臾間便趟出一條血路,從城北一直殺到城中的前將軍府;進而再越過前將軍府,不斷迫近被吳軍奪取的江陵南門。

    然而騎士們畢竟人困馬乏,猛殺一通之后,精力逐漸耗竭,已經無法靠斗志來彌補。甚至有幾匹戰馬跑著跑著,前腿一軟便翻到在地,口中吐出白沫。

    這時候吳軍的生力軍猝然入陣。騎士們沖殺數次,不能突破,氣勢便難免低落。

    騎兵之利終究在于野戰馳突,一旦失去了速度,反而容易遭到步卒的圍殲。雷遠身在后方看得清楚,連忙催動一路行來統合起的城中守軍,使他們抵上一線,替換出騎士們回返休整。

    當下,兩軍在巷道間短兵相交,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白刃戰。

    此時天色漸漸發黯淡,有些將士點起了火把。搖曳火光下,數百人在狹小空間糾纏一處,喊殺此起彼伏,鮮血與殘肢斷臂共舞,刀斧與破碎甲胄齊飛。

    此情此情,仿佛兩頭猙獰巨獸在互相撕咬、撞擊、搏殺。

    城池中的巷戰,并不似常人想象的那樣,可以通過進退周旋來奪取勝利。進退周旋固然有助于殺敵,可很多時候勝負并不取決于殺敵數量,而取決于將士們對勝利的信心。

    雷遠策馬立于陣前,他的將軍大纛就飄蕩在身后。在江東人進城的情況下,所有人已經動搖了,而雷遠的到來是最后一絲希望。

    漢軍將士和闔城的百姓都關注著這面旗幟。

    只要旗幟在,整座江陵城就在。只要旗幟在,每一段城墻、每一個城臺、每一座堡壘、每一處里坊都會繼續作戰!

    呂蒙同樣也在陣前。

    奪取城門只是開始,因為有了潘濬的協助,江東軍才能順利入城。但也正因為此,江東對守軍的壓力還遠遠不夠,守軍還沒有崩潰。想要真正拿下這樣一座軍事重鎮,仍需惡戰。

    尤其當雷遠已經入城的時候,呂蒙不能退,只有他不退,才能驅使將士們堅定不移地奪取勝利。只要他不退,就能告訴將士們,勝利已在眼前!

    在這時候,一切計策手段全都無用。只有更堅定、更能承受代價的一方,才會是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