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府威勢
  密云有兩個衛。

  密云衛,密云中衛。

  密云衛是洪武二年設置,密云中衛是洪武十四年設置,還有一個洪武后衛,要到幾年后,也就是洪武三十年設置。

  朱高熾抵達密云的消息逐漸傳開,兩衛的世襲武官,逐漸都來拜見他。

  布政司和藩王府,頂多屬于供需關系。

  衛所則不同。

  有不少燕山衛的武官調來的,特別是密云中衛,這些年來,朝廷對北平,北平以南的衛所有些調動,例如燕山衛的指揮使張玉。

  但是北邊是軍事要地,加上人口稀少,反而調動的不多。

  哪怕衛所歸屬于北平都司管理,耐不住朱棣常年帶領大軍出征,軍令如山,誰敢不尊燕王。

  加上王府還保留了部分軍權,朱棣有權插手衛所的管理日常,例如巡檢,操練,以及軍中職位提拔都能說得上話。

  眾人在朱高熾面前,態度非常明確,以王府的人自居。

  朱高熾借助這個優勢,對密云的民礦跟腳打探了一番,哪家的民礦,背后是誰,輕易就打探了出來。

  不過。

  人們也很快清楚,小王爺來密云的目的,原來是看上了密云的鐵礦,打上了這里的主意。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就看有些人懂不懂事了。”密云衛指揮使郭英,原是燕山左護衛的僉事。

  太子一系下手燕山左護衛的時候,朱棣也沒閑著,把自己的親信也提拔到了別處。

  “既然是王爺看上的東西,那還不巴巴的送上去,找死不成?不用王爺出面,咱們就捏死他們。”

  “用不著如此,誰也不會和自家前程過不去。”郭英笑道。

  實事的確如郭英所料。

  有幾名密云衛指揮使司的官員,相約一同來拜見了朱高熾。

  第二日,朱高熾命張全往各家分送上一千兩到五百兩銀子不等。

  官員不收,是真不要,只希望能巴結上王府。

  張全自然不會把銀子就這么帶回來,反而誠心誠意的說服官員收下。

  算是和幾家密云民礦背后的關系主完成了交接。

  過程波瀾不驚。

  沒有醒悟后的萬三,想象的大動靜。

  離開前一日。

  朱高熾再次登門密云衛指揮使郭英府上,隨行的有高長芳。

  “拜見指揮使。”

  高長芳上前行大禮。

  “哈哈,不必如此,王府的事就是自家的事,王爺派人來通傳一聲即可,哪里需要小王爺親自跑一趟。”

  密云衛指揮使郭英,爽快的笑道,對白身的高長芳也很客氣。

  “有郭世叔在此地,咱才敢來開礦。”

  “這是哪里話?”

  “父王說敢私開民礦的,都是不要命的主。”

  “哈哈哈。”郭英大笑,隨后笑道:“王爺在開玩笑,故意嚇小王爺呢。”

  隨后收斂了笑容,嚴肅的說道:“北平是王爺的藩地,誰不開眼,不等傳到王爺耳中,我先讓他消失嘍。”

  “以后還要麻煩郭世叔看顧一二。”

  “理應之事。”

  “我跟著王爺的時候,小王爺還小,沒有出府,所以不知道咱和王爺的交情。今天跟小王爺交給底,我眼里只有王爺,沒有三司。”郭英連這話都說了出來。

  “咱會告訴父王的。”

  朱高熾還沒有太多的感觸,反倒是一旁的高長芳,再一次直面到王府的威勢。

  人們都說燕王府權勢如何了得,不過是百姓們口口相傳而已,真的如何了得,普通百姓并不知情。

  越是靠近燕王府,接觸的事務越多,高長芳越是覺得燕王府的確權勢了得。

  和百姓們不同的是,他知道的細致。

  朱高熾第一次出遠門,等離開了密云,也留下了一些人,其中有高長芳,萬三。

  高長芳接手了民礦,隨后就是大招工,密云和大興兩頭跑,從民礦上提拔了幾名管事,又從中華重工調來了幾名管事。

  密云山區中,傳說有金礦。

  他發現是真的,不過如小王爺的交代,井水不犯河水。

  私開金礦的背后是一張大網,利益輸送中,不止本地的衛所,也包括了王府。

  這個東西不能動。

  至于鐵礦,其實幾家民礦的盈利并不高。

  俗話說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

  鐵礦同樣如此。

  供應北平的鐵礦,主要來自西郊的煤區伴生鐵礦,兩百里外的密云,鐵礦主要供應當地。

  密云才多少人口,早就和幾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唐朝時才是巔峰,隨后冶鐵業衰落至今。

  所以朱高熾一下子掏了幾千兩銀子,在銀錢上,反而讓地頭蛇們多賺了些。

  銀錢上是如此,不過把人家的買賣一下子拿了過來,又是兩說。

  “民礦的產量要保持住,如今雖然擴大產量和籌辦鐵廠,都是從總廠拿錢,但我們也不能什么都指望總廠。”

  “能提前盈利一二,也是緩解總廠的壓力。”

  民礦出身的幾位管事,對新的掌柜的作風有些不適應,不過有總廠來的幾名管事影響下,倒也沒有大驚小怪。

  中華重工的擴建速度,高長芳是老人,從無到有看在眼里,具有經驗。

  不過是把總廠的一套,在密云復制一番。

  和大興一樣。

  地頭蛇各家衛所都無人刁難,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事情就容易了十倍不止。

  “招工的進度有些跟不上。”一名總部來的管事,提出了目前的困難。

  整個北平近兩百州府縣,才兩百六十萬人,人口又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

  而密云是北平最北,人口屬于最少的地區之一。

  而且密云軍戶占多數,是軍事重地,要服兵役的衛所多,當地衛所需要提供的物資也多。

  既要滿足服役,又要滿足軍事生產所需,密云兩個衛,是沒有多少人可以提供的。

  至于民戶。

  密云沒有民籍,屬于隱戶。

  這些隱戶在衛所周邊種地,雖然不向官府繳稅和服役,但是由衛所管理,已經是一種默契。

  越是明朝中后期,這種局面的規模越大,乃至遼東全境都是如此。

  “兩個方法,一個是繼續從本地招工,另外加大從北平招工的力度。”

  “如果通了鐵道就好了。”總廠的管事感嘆。

  北平周邊的鐵道,已經修好數月,雖然大部分人都沒有接觸過,可他們肯定是第一批使用者。

  已經習慣了鐵道的便利性。

  “鐵道修成,至少要到明年了。”

  “天氣冷了,加大了工程難度,估摸還會停工一兩月。”

  鐵道是什么?

  民礦的幾位管事滿頭霧水,他們和總廠的管事比較起來,顯得格格不入。

  在會議上,主要是總廠的管事在說話,他們無從插手。

  高長芳學著小王爺敲了敲桌子,拉回了眾人的視線。

  “無法解決的困哪,就不要提了。”

  “冶鐵廠的生產技術,萬師傅那邊有了章程沒有?”高長芳提心吊膽的問道。

  焦炭煉制廠因為技術上的問題,導致了一拖再拖,經歷了不少的磨難才建成,他可不愿意遇到同樣的麻煩。

  那時候總廠氣勢如虹,正是盈利水平最高的時候,有些問題不是問題。

  如今總廠的盈利水平持續下滑,以前不是問題的問題,就變成了問題了。

  作為密云分區的總負責人,高長芳要顧慮到方方面面。

  “蒸汽機工廠本就有冶鐵車間,萬師傅又是數一數二的大匠頭,技術上已經明確,把施工細項告知了工程隊,工程隊正按照萬師傅的要求施工。”

  “這算是好消息。”

  高長芳把密云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還有部分需要總廠幫助的事項,列了一個單子,讓人送回去了總廠。

  ……

  “看來密云分區那邊,遇到的問題,主要方面還是人手不足。”

  中華重工。

  朱高熾坐在會議桌前,文書房抄錄了幾份,由馬王宣發給眾人翻看,章程上面寫的很詳細。

  上面沒有提密云鐵礦開采技術上的問題,朱高熾也沒有在意。

  鐵礦和煤礦的危險程度不一樣。

  煤礦的支護要求高,支護成本大,如果不注意開采安全,很容易出事,鐵礦的支護則相對簡單。

  密云鐵礦的礦情又不同。

  那是后世當地的村民們扛著鎬頭進山,照著山體挖,每天就能挖數百噸的鐵礦,挖了三十多年才被阻止。

  能要什么技術,至少現階段是不要的,沒有開采門檻,唯一的限制,就是人數規模。

  “以總廠的名義招工,這次招工的對象,以民戶為主,不要動用軍戶。”

  朱高熾專門交代。

  并不是區別對待,而是生產環境不同。

  挖礦費體力,軍戶在工程隊干活,強度不如挖礦,能保持操練,如果用到礦山就不同了。

  因為軍戶本來就是軍事組織,而民戶經過礦井作業,等于又形成一股潛在的組織。

  “鐵道工程隊進展怎么樣?”

  徐寧見問道自己,連忙說道:“鐵道工程隊目前兩千人,已經開始規劃施工。”

  “招工呢?”

  朱高熾問道。

  既然朱棣說北平任自己施展,他要把北平各州府的鐵道修建起來。

  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

  美國用了六十年,修建了三十七萬余公里的鐵道,是近代成熟技術下的鐵道。

  施工要求高,成本大,仍然保持了每年一萬幾千里的速度。

  北平到大名府有近千里,加上北平道密云,還有主干線上的支線。

  朱高熾計劃用九個月的時間,把這條鐵道修建完成。

  仍然使用簡易鐵道。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