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殿下求放過李陽城李婉兒 > 第143章 證據對豫王不利
尚書府。
孫夫人一聲尖叫,叫來了幾名家丁和下人,他們看到王尚書倒在血泊中,夫人昏厥過去,大吃一驚。
有人叫來郎中,給孫夫人治病。經過診治,孫夫人醒過來,撫著腳踝痛哭失聲。
其女兒王招娣這時也來到書房,看到父親慘死的模樣,她淚如雨下,不能自己。
昨天晚上還是好好的,今天早上起來人就不在了,這讓誰都無法接受。
一家人哭得極為傷心,就是府中下人也跟著落淚。
尚書府亂成一團麻,做什么事情的都有。
管家這時發揮了重要作用,讓人保護現場,不要亂動東西。同時派人到皇宮,向皇上稟報此事,還向丞相府稟報王天林被人刺殺這件事。
皇帝聽說王天林被人刺殺,再次震驚萬分,什么人如此膽大包天,連尚書這樣的高丶官都敢刺殺?而且還是主管天下刑事案件的刑部尚書?
簡直老鼠給貓捋胡子,活膩歪了。
皇上立刻下令,讓丞相進宮晉見。
楊丞相聽說這個消息,就知道天要變了。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刻進宮,面見皇上。
皇上沉痛地說:“王天林尚書的事,你知道了?”
楊丞相緩緩點頭:“微臣剛剛聽說,這事必須徹查到底,絕不給兇手可趁之機。”
皇上說:“王天林為人耿直,不阿權貴,辦了許多大案要案,也得罪不少人。你深入詳細地調查,一定要將兇手繩之以法。有事做不了決定,就進宮報告給朕,朕替你作主。”
楊丞相答道:“是,皇上,微臣遵旨。”
楊丞相組織監察院,大理寺,以及刑部左右侍郎袁樹和鄧永來,聯合調查王天林的死因,以及幕后黑手。
首先調查的就是案發現場,在管家的保護下,現場得到很好的保護,仵作給王天林驗尸之后得出結論,大概是子夜時分發生的事,兇手要么是一個人,要么是兩個人。
因為王大人身上有兩處劍傷。
如果是一個人,兇手刺了兩劍,才殺死王大人。如果是兩個人,那么每人一劍,王大人才死去。
丞相是文官,對文字一類的東西很敏感,到了書房,很快發現案上的奏折,是寫給皇上的,大致內容為魏王的死因。里面的內容,抨擊豫王李陽城逼死兄長,讓天下人看笑話。
楊丞相心中嗖地一下子縮緊了,這個王天林,看豫王如此不順眼嗎?竟然把魏王之死,推到豫王身上。是他自己想不開才死的,又不是豫王派人殺死他的。
真是的!
然后,楊丞相問孫夫人,最近家中發生了何事,特別是王大人說過什么話,要一五一十地講出來。
孫夫人就說昨天吳王上門提親,王大人沒有同意。
楊丞相把這些話記在案卷中,又問王招娣,案發前,家中發生了什么事,王大人說過什么話。
王招娣也沒有隱瞞,把在家中說過的話都講一遍,特別提到,王大人對魏王看不上眼,連豫王也是批評的多,支持的少,說過豫王不少壞話。
楊丞相聽了微微點頭,這樣才與奏折上的話相吻合。他在奏折中批評豫王逼死魏王,生活中也這樣批評豫王,也是正常的。
監察院的仵作把刺殺王天林的那柄劍收起來,用白布包裹好。這是一件兇器,很重要的東西,不能讓外人知道。另外破碎的窗戶,以及房梁上的腳印,都讓人記下來,還畫了圖畫。
忙碌了一整天,大致有了一個輪廓,楊丞相不敢怠慢,立刻寫奏折,寫完以后,連夜入宮,把情況告訴了皇上。
聽完楊丞相的講述,皇上不以為然地說:“吳王到尚書府提親的事,朕知道。是朕沒有答應,讓他再等等的。這件事與吳王無關。”
楊丞相卻不以為然,說道:“會不會是王大人沒有答應他的提親,他怒而殺掉王大人?”
皇上嫌棄地說:“不會的,朕的兒子,朕了解。他再不是東西,也不敢向大臣下手啊!何況這個人,還是他的準岳父,他會這樣犯傻嗎?殺掉王大人,他的女兒還會嫁給他嗎?”
楊丞相想想確實是這樣的道理,就不再提吳王的事。然后,把王天林寫的奏折交給皇上,讓皇上過目。
皇上看完以后很生氣,豫王與魏王之斗爭,竟然鬧得滿城風雨,連王大人都看不過去,在奏折里批評他。這豫王也是的,手段忒毒辣。
再加上王大人臨死前,說過豫王的不是,好像種種跡象都指向豫王,是豫王派人刺殺的王天林。
皇上問楊丞相:“你怎么看這次的案件?”
楊丞相若的所思地說:“從案情來看,這是一樁懸案,似乎是江湖人所為。但王大人身在廟堂,與江湖人無交往,怎么會得罪江湖人?”
“所以,微臣以為,這次的事情,還是因朝堂之事而引起的。雖然不知道兇手是誰,但肯定與王大人生前有嫌隙。”
“如果僅憑現在掌握的資料來看,對豫王最不利。魏王之死,似乎也是他逼的,王大人之死,他也有嫌疑。”
“不過,這都是表面現象,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定會有大量證據涌現出現,會洗清豫王的嫌疑,讓真正的兇手浮出水面。”
皇上也說:“暫時不要動豫王,魏王是自殺,與他沒有直接關系。王天林死在江湖人手中,與豫王也沒有直接關系。只憑莫須有的證據,就把這件案子定為豫王所為,這不太公平。”
“你要繼續深入調查,爭取用最短時間,調查清楚,還天下一個清白,也給朕一個交代。”
楊丞相說:“皇上圣明!微臣遵旨!”
豫王府。
李陽城聽說魏王死了,上吊死的,臨死之前說過一句話“經歷此事,義無再辱。”一下子震驚了。
你這個人,死就死了吧,臨死也不忘咬我一口?什么不想再接受侮辱,這是侮辱嗎?你自己做的好事,自己不知道嗎?
當初為了給我栽贓,你殺死了小桃紅,殺死了老鴇,殺死太子府的仆人,殺死周延賓。你手上沾滿無辜者的鮮血,按夏朝法律,你該死了多少次,知道不知道?
為了得到董滿月,你又殺死她的丈夫,殺死她的孩子,還給我下毒,你這樣的活著,別人就無法更好地活著。
你死了,這個世界才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