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 第986章 刺猬
  當然,身為萬戶巴圖雅,可并不認為自己沒有武德,作為成吉思汗的子孫,他可是倍自信。

  自信到了何種程度呢?

  是絲毫沒有把對面的唐軍,給放在眼里,當然了,這也不能夠說巴圖雅狂妄,因為畢竟,他手底下可是一個萬戶近萬騎之眾。

  而且,還有百十條火繩槍,這種堪稱是“強大”的武力嘛。

  在戰場上,自然是顯得,格外之自信了。

  于是乎,一場九千對陣五百。

  雙方都士氣高昂,對勝利充滿了自信的戰爭,就在戰場上打響了起來。

  當鄭三奎準備,指揮戰斗之際,卻只見到,綿延著的戰場上,浩浩蕩蕩數量看起來數不清,烏壓壓的,似乎要將他們給踏成肉泥的近萬騎,從東面的平坦草原上,奔騰而來。

  萬馬奔騰時的場景,還是相當讓人震撼的。

  饒是這些蒙古韃子,都是特別的菜的存在,他們的戰斗力不高,裝備也差。

  但是,當這樣的情景,出現在了戰場上面之際。

  戰場上。

  鄭三奎還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然后朝周遭的府兵道。

  “弟兄們,不要慌,不就是韃子嘛,額們又不是沒有見過,跟他們干。”

  “對,跟他們干。”

  一時間,三百余騎士兵,趕緊高呼一聲。

  然后,又趕緊往胯下,騎著的戰馬嘴里面,塞了一小塊豆餅,給馬兒補充體力。

  此刻,鄭三奎麾下的三百余騎,已經悉數上馬了,他們的馬,也不是普通的蒙古馬。

  而是大唐,精心培養,育種出來的“青塘龍駒”——實際上就是從蒙古馬中,優中選優,然后再用大宛駒,還有從羅剎國繳獲的頓河馬配種。

  培養出來的一種,介于蒙古馬,于大宛駒,頓河馬之間,還算吃苦耐勞,但無論是肩高,還是速度,都要比蒙古馬稍微強些,但遜色于大宛駒的優良馬種。

  大唐在西域,已經立國了這么多年。

  相比于大明朝那邊,大唐對于戰馬,實際上是更加重視的,朱慈烺在河南,搞出來的所謂的“河南馬”。

  而李過,也在大唐,經營著自己的馬政,培養了大批的青塘龍駒。

  如今,大唐的馬政,已經是初見成效,已經能夠湊出來,數萬匹青塘龍駒,在戰場上使用了。

  所以,鄭三奎麾下的三百余眾,不只武器更加精良,就連馬,他們也比對面的蒙古人,強的多!

  誰讓這年頭的蒙古人,都不太會養馬了呢?

  不會育種,不會培養良種,只能夠靠自然選擇,去從大基數劣等蒙古馬里面,挑出來一些還算堪用的馬匹。

  但這些勉強挑出來的馬兒,數量又完全不夠。

  現在的土爾扈特部,是舉族皆兵啊。

  哪來的那么多優良戰馬?

  巴圖雅這個萬戶里面,絕大多數的蒙古勇士,騎著的就是一匹不甚健壯,肩高也不是太高的蒙古馬。

  眼下,當戰場上的蒙古人,壓著他們組成的這個火槍小陣過來之時。

  隨著雙方,距離越來越近。

  立馬在自己這邊,步卒小陣旁邊的鄭三奎,趕緊高呼,下令道。

  “所有士卒,做好迎戰之準備。”

  “手上的刀槍,都給額預備好了,等會對面的韃子殺將過來后,狠狠的教訓一下他們,要讓他們知道,這誰才是天下,一等一的勁旅。”

  “唯。”

  鄭三奎的話音落下,周遭,頓時響起了數百名,大唐勇士們的吶喊高呼聲。

  看著對面,士氣高漲至極,面對著自己這邊,數萬勁旅,仍然,無所畏懼的唐軍。

  巴圖雅是難免的,微微皺眉。

  他有些不可思議——敵人明明,已經陷入到了,自己這邊,近二十倍兵力的重圍之中了,他們為什么,還能夠保持著,如此高昂之士氣呢?

  是誰給他們,如此高昂之士氣的啊?

  巴圖雅的腦海里面,不由的縈繞出一個叫梁翠萍的人名。

  他心說,莫不是,這勇氣是那梁翠萍給予的?

  不過,雖然敵人,非常有勇氣,但這,并不代表,巴圖雅對自己戰勝面對的敵人,沒有信心。

  呃,他信心可足著呢。

  畢竟,自己這邊,近二十倍的兵力優勢啊,在戰場上,什么樣的軍隊,能夠阻擋,近二十倍優勢兵力的敵人的進攻?

  但只見到,身穿著一身,從羅剎人那邊,也不知道,是付出了多少條人命,才繳獲過來的歐式板甲的巴圖雅,揮舞著手上的刀劍,然后高呼著,朝周遭的蒙古勇士們,下達著自己的命令。

  “弟兄們,給我殺!”

  “殺啊!”

  浩浩蕩蕩的蒙古騎馬,陡然間,是提起了馬速,矮胖的蒙古馬,載著同樣,是五短身材的蒙古人,揮舞著他們手上的破弓破刀,朝對面的唐軍,展開了進攻。

  至于他們,能否取得勝利嘛?

  那可就,尚且未知嘍。

  “敵人沖過來了。”

  “距離五百步!”

  “四百步!”

  “三百步……”

  當蒙古韃子,正掠馬沖鋒之際,鄭三奎則一邊緊盯著前方,手上握著那柄開元弓,一邊朝身旁的士兵們,喊著距離。

  當三百步到達后。

  鄭三奎毫不猶豫的,就下令道。

  “線膛銃,放!”

  “放!”

  一時間,鄭三奎麾下,銃法最為優秀的,裝備著米涅步槍的二十多個士兵,旋即,就扣動了手中,米涅步槍的扳機。

  然后,二十余顆,致命的彈丸,就橫沖直撞的,朝對面的蒙古人里面,射了出去。

  當然了,這些彈丸,肯定也不是亂射的。

  只有二十來枝米涅步槍的鄭三奎,對于這些精準射擊武器的用途,也是格外的重視的。

  他絕對不允許濫射,更不允許,把精準射擊武器,用在那些個小嘍啰手上。

  這二十余枝米涅步槍的目的,悉數都是,對面的蒙古人當中,那些個身材高大,穿著盔甲的大人物,軍官。

  但只見到,二十余枝米涅步槍,開火的那一剎那。

  對面沖鋒著的蒙古人隊伍里面,便有七八個,穿著鎖子甲,或是皮甲的蒙古人軍官,被直接射翻在了地面上。

  呃,也不一定是命中了人。

  米涅步槍打移動目標,還是沒有這么高的精確度的。

  也有可能,這子彈,只是命中了對面蒙古士兵,騎著的馬。

  不過,饒是如此,從快速前進的戰馬上,一跟頭栽下來,然后又被后面的萬馬奔騰,一輪的踐踏,估計是想活,也活不下去嘍。

  “打的好,打的好啊。”

  見狀,鄭三奎是猛拍大腿,然后大呼道。

  “快,線膛銃速速裝填,剩余的弟兄們,做好準備,一會準備開銃。”

  “唯!”

  一百多個士兵,趕緊接令,手持著燧發槍,瞄準了前方。

  另一邊。

  巴圖雅目睹了敵人的幾十枝火槍打響后,自己這邊,一下子倒下了不少的軍官,是不由的大駭,原本沖鋒在前面的他,趕緊后退幾步。

  生怕被這米涅步槍的銃彈,給傷到了。

  與此同時。

  區區幾個人的損失,自然也阻擋不了,這八九千蒙古人的前進。

  但只見到,滾滾向前的蒙古人,以極快的速度,就掠進到了距離鄭三奎他們的陣地,不過一百步。

  這個時候,隨著鄭三奎一聲令下,一百多枝燧發槍,隨即打響。

  在打完了手上的燧發槍后,剩下的士兵,也沒有絲毫的停歇,而是迅速的,換上第二枝燧發槍,第三枝燧發槍,一連打出來了三槍。

  三槍,總共五百枝火槍打響。

  沖鋒著的蒙古人,由于其隊伍太過于密集了。

  以至于,片刻之間,綿延著的戰場上面,竟然有三百士兵,倒在了戰場上。

  當然了,都距離敵人這么近了。

  蒙古勇士們,當然不可能,因為這么一點損失,而停止自己前進的步伐了。

  所以,蒙古勇士們,還在賣力沖鋒。

  沖鋒起來,顯得是格外之賣力。

  一個個蒙古勇士,也都抽出來了自己的蒙古弓,打算在一會,用遮天蔽日的箭矢,來淹沒對面的唐軍。

  卻說此時。

  唐軍當中。

  一百五十多個士兵,在打光了手上的火銃后,便迅速的停下裝填。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士兵,都停下裝填,有近半的士兵,沒有裝填,而是取下了背上的弓箭,準備放箭。

  另一半士兵,則一個人,負責大概六七枝燧發槍的裝填。

  在那手忙腳亂的給一枝枝火槍裝填著子彈。

  這邊,忙碌著一片。

  鄭三奎,卻坐在馬背上,深然不懼,當蒙古人掠近過來后。

  準備拋射箭雨之時,他毫不猶豫的下令道。

  “弟兄們,放箭。”

  “唯!”

  一時間,戰場上,三百余馬背上的大唐天兵,還有地面上,手持著弓箭,戒備著的大唐天兵。

  同時,抽箭搭弦,然后不用吩咐。

  咻咻咻的。

  便用手上的開元弓,射出去了一輪致命的箭矢。

  箭矢猶如雨點一般,拋灑了出去,朝對面的蒙古人,射了過去。

  而蒙古人那邊,也同時,開始拋射起了羽箭。

  他們的箭雨,顯得就更加的密集了。

  聲勢之大,儼然是直接壓過了鄭三奎他們這邊。

  但是,聲勢再大,又有何用呢?

  戰場上,可不是誰聲勢大,就能夠贏的啊。

  而且,甭看箭矢多,他們能夠造成殺傷效果的,卻并不多。

  原因很簡單。

  對面的大唐天兵,是一支傳統軍隊,他們并沒有,拋棄掉盔甲這類累贅。

  相反,他們是人人著甲。

  一身重甲在身,騎在馬背上的蒙古人,用他們的破蒙古弓,豈能夠射穿這身著重甲的敵人?

  真以為,蒙古弓是什么,毀天滅地的武器?

  蒙古人的騎射,對付無甲目標,那是屠殺,對付有皮甲的目標,還能夠穩壓一頭,但倘若敵人,穿著的是鐵甲,或是棉甲,那大概就是撓癢癢的存在了。

  因為,這可不是,某“古兵器大謠言”紀錄片的錄制現場。

  蒙古弓連板甲都能夠射穿。

  實際上,在真實的戰場上,別說是蒙古了,就是弓箭動能的集大成者。

  后世箭館老板最痛恨的清弓。也沒這能耐啊——清弓重箭,對靶子毀傷性極大,箭館老板很不待見這玩意,因為傷靶子。

  號稱標槍發射器的清弓,在對付著甲的敵人時,那些個比蒙古人能打多了的老滿洲們,還是靠著,下馬步戰,抵近顏射的方式,予以敵人以巨大殺傷。

  何況是當下,這些土爾扈特部的蒙古人,用著的破弓爛箭呢?

  只見到,令巴圖雅傻眼的一幕,出現在了戰場上。

  密集的箭雨,不能夠說一點作用也沒起到。

  但是,卻沒殺敵人。

  但只見到,那些個背對著他們,裝填著火銃的唐軍士兵,還有那些個,與他們持弓對射的士兵,以及在馬背上,在這個明軍陣地后面,左右奔走,也在朝他們射箭的唐軍士兵。

  有些個站在原地的,身上扎了幾十枝箭,被扎成了刺猬似的,卻仍然,安穩的站在那里,跟個沒事人似的。

  弓箭根本就沒有破對方的防啊!

  而他們的弓箭,沒有破唐軍的防,但鄭三奎及手下士兵,咻咻咻往外射箭矢,卻給予了對面的蒙古人,以巨大的殺傷。

  大唐天兵,用的弓箭,并不是清弓。

  而是以,開元弓,明小梢為主。

  這一類精工制作的牛角弓,配合著精湛的射手,精準度是相當有保證的。

  同時呢,箭也是好箭。

  跟沒有太可的手工業,導致箭矢生產十分落后的蒙古人不同。

  唐軍箭矢,可都是有手工匠人,精工制作的。

  從選材,到箭羽,都是精良的好東西。

  箭矢也是精鋼打造的上好箭頭,磨的是鋒利的很。

  反觀對面的蒙古人,絕大多數都沒有甲。

  只裹了一個臭哄哄的皮袍子。

  這皮袍子可防不了開元弓射出去的箭矢啊。

  這不是,唐軍的箭矢,落到哪個蒙古人身上,這個蒙古人是不死也得一個殘廢。

  可唐軍士兵呢,卻好似是高達一般。

  亂射一通,士兵們以連珠箭的方式,把身上攜帶的一袋子,十幾枝羽箭給快速射光,給對面的蒙古人,造成了上千人的傷亡。

  可他們這邊的傷亡,卻不超過兩只手。

  甭看許多士兵,被射的跟個刺猬似的。

  但人家照樣還站著。

  明擺著,是沒讓傷到要害。

  哦不對,是根本沒讓傷著。

  這時候,蒙古人這邊的箭矢,實際上已經射光了,雙方的箭都已經射光了,可看著倒下去的上千弟兄,巴圖雅手底下的這個萬戶的蒙古人,不由的有些膽怯了——他們本來就是臨時征召過來的蒙古牧民。

  損失了一千人了。

  損失有百分之十幾。

  他們當然動搖了。

  不過,巴圖雅還是很會鼓舞士氣的,他高呼一聲。

  “他們的箭已經射過了,沖過去,踏平他們。”

  這個時候,被弄過來的蒙古牧民,也反應了過來。

  是啊,不用怕了。

  敵人的箭已經射光了,接下來就是肉搏嘍。

  難不成,在肉搏中,這些唐軍,還能夠以一敵十嗎?

  只見到,他們又重新的鼓舞起了士氣,要進攻。

  而這個時候,就在剛剛他們雙方,瘋狂的互拋射著羽箭的時候。

  幾十個分出來裝填火槍的士兵,則已經手忙腳亂的,將火槍給裝填了起來。

  眼見敵人又沖將過來。

  他們哪敢怠慢?

  一個個趕緊端著火槍,就亂射一通。

  短短幾秒間,五百枝燧發槍再度的打響。

  這一下子,巴圖雅手底下,就又倒上了三四百人。

  這下,蒙古人的膽氣是喪盡了——敵人是沒有箭矢了,但他們有火槍啊?

  不過,他們都到這個份上了,還是硬著頭皮,在沖鋒。

  不過,就在他們,眼瞅著要沖進,剛剛打完了燧發槍,還沒來的及裝填,準備肉捕的那一百多唐軍中時。

  位于這些唐軍后面的,由鄭三奎領著的三百余騎,卻毫不猶豫的,平端著馬槍,展開了沖鋒!

  “弟兄們,大唐天兵,有近無退!”

  “進攻!”

  “殺啊!”

  三百余騎大唐天兵,組成了一個大概有三層的密集陣列,正面寬度約莫有兩百米。

  橫沖直撞的就朝蒙古人沖了過去。

  這個戰術,是大唐騎兵的老套路了。

  叫做三堵墻騎兵。

  如墻而近的三百騎,手上的馬槍平端著,沿途所過之處,那些個蒙古牧民,一個接著一個,被直接亂槍戳死在馬背上。

  死的好不凄慘。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