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80章 劍指東瀛(圓七)代差優勢!
  權栗率領的朝鮮官軍大搖大擺地行進著,在目力所及的盡頭已經能看見漢陽城墻以及城中北部的朝鮮王宮景福宮。由于地形關系,這個距離大約在十里到十二里左右。

  朝鮮軍目前所在的位置叫做松泉洞,當然這只是地名,并不是指他們全跑到某個洞穴里去了。

  松泉洞的位置其實在景福宮東北,它與景福宮之間還有一座位于漢陽城外的陵寢,朝鮮人稱之為貞陵,乃是朝鮮神德王后的陵寢。

  神德王后為朝鮮太祖李成桂之妻,高麗判三司事、象山府院君康允成和晉山府夫人姜氏的女兒。她是朝鮮王朝第一任王妃,徽號“顯妃”,死后謚號“神德王太后”,后改稱神德王后,葬于貞陵。

  這樣的地方對于李朝而言自然非常要緊,平時也都是有兵守衛的。不過壬辰倭亂以來朝鮮軍隊早已崩潰,后來在大明“清庫存”的幫助下才逐漸恢復,在貞陵也重新駐扎了兩百人。再到日軍卷土重來,朝鮮軍直到現在也沒有再次派人守衛。

  理論上貞陵現在應該空無一人,權栗對此當然是知情的,但現在他卻在松泉洞丘陵上發現貞陵那邊有軍隊活動的跡象。

  權栗立刻命人送來望遠鏡仔細查看,這一看不打緊,當場讓他大吃一驚,忙問身邊人道:“可知近日另有從別處來京之明軍?”

  周圍人均表示沒有這樣的消息。權栗不太相信,又把當地宿老叫來問了問,也表示近日并無新的明軍抵達王京漢陽。

  權栗又驚又喜,道:“那就是說張萬邦居然出城來迎戰我軍了!”

  周圍人也吃了一驚,忙問張萬邦所部究竟有多少兵力,權栗笑道:“松泉洞地勢更高,可以一眼洞見,張萬邦那邊大概只有三千左右兵馬。”

  權栗手下之中近來有一名表現活躍的將領名叫金致中,此刻聞言大喜,道:“都元帥,這明軍可真是跋扈張狂慣了,區區三千人只及我軍十一,居然也敢前來送死,此正我軍克敵制勝之良機!只要擊敗張萬邦部明軍,挾此大勝之威,漢陽城可不攻而克!”

  其余將領也都大喜祝賀,并且紛紛請戰,一時朝鮮軍中戰意高昂,大有將張萬邦部吃干抹凈的氣概。

  軍心如此,權栗不由心中大喜,當即下令不再停留,直接下山往貞陵而去。朝鮮軍遂行動起來,編好序列準備下山。

  且慢——為何要編好序列再下山?這是因為松泉洞這塊地主要是丘陵山,此刻朝鮮軍正在山上,而一個不太好的消息是這下山的道路并不寬敞,只能并行三馬——差不多也就比一輛板車稍寬。

  于是,朝鮮軍下山的行軍隊伍就搞成了“恰如常山之蛇”的模樣,蜿蜒輾轉長達數里。

  下山就下山,本來也無甚好說,只可惜當朝鮮軍最后一部分軍隊即將下山時,他們腳下忽然爆發了一聲巨響。

  地面龜裂,泥石崩飛,猶如伏地巨蟒應劫升天一般地動山搖,不知多少朝鮮軍士兵頃刻間猶如裝滿豆子的陶罐摔在地上似的亂飛亂撞。

  巨大的爆炸力不僅將位于爆炸中心的朝鮮兵炸成斷臂殘肢的零件狀態,就連周圍更遠一些的朝鮮兵也被震飛,至少兩三百名朝鮮兵被震得當場七竅流血倒地不起。

  這驚人的一幕驚呆了所有人,絕大多數人甚至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也無法理解這種程度的爆炸,很多人還以為觸怒了山神或者雷神,嚇得全身篩糠似的亂抖,跪地匍匐,口中念念有詞地虛空請罪。

  到底還是權栗更有見識,楞了一下之后就知道發生了什么,大吼道:“勿要慌亂!此乃明軍事先埋伏之地雷,高閣老平定西北之亂時便曾用過,不是什么山神雷神震怒!各營立刻重整軍伍,清點救治!”

  權栗的反應不可謂不快,但即便如此,朝鮮軍的士氣已經受到嚴重沖擊,先前那種意氣風發的局面不復存在。

  很多人都看到了剛才那山崩地裂、殘肢亂飛的場景,這對一支實際上處于冷兵器時代水平封建軍隊而言,心理打擊是巨大的。于是不少人都在心里冒出一個想法來:還沒接戰就死了兩三百人,這兆頭可壞得很……

  剛才這波爆炸用的是京華產引線地雷,實際上可以說是一個連環地雷群,由張萬邦部二標一營三連傾情奉獻。

  張萬邦部主力目前正位于說遠不遠、說近不近的貞陵,他們都能聽見松泉洞方向的巨響。明軍這邊一直盯著觀察那邊的情況,對于剛才的爆炸聲響,明軍上下個個聽得一清二楚,而拿著望遠鏡的將校們則能更清楚的看見爆炸的威力。

  兩三百人的損失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畢竟朝鮮軍總數高達三萬以上,這百分之一的損失自然不是什么傷筋動骨的事。

  不過,接下來的情況就有些出乎明軍的意料之外了,尤其是張萬邦越看越是皺眉——就這么一場爆炸,竟然把朝鮮軍的整個隊列都打亂了。

  明明爆炸發生在后隊,可是朝鮮軍連前軍部分都差點崩潰,不少人莫名其妙地嚇得亂竄,導致朝鮮軍中的將領不得不派出親信和督戰隊連斬十幾顆人頭,這才壓制住了混亂。

  然后張萬邦便發現,他們重新整隊又花了太多時間。再接下來,朝鮮軍也沒有立刻再次出發,而是各營將領開始訓話,看起來是在給他們的手下鼓勁……

  前前后后弄完這一切重新出發時,距離爆炸居然過去了半個時辰還多,甚至看得張萬邦都著急起來。好在最后他們還是出發繼續進軍了,否則張萬邦會懷疑這一仗要押后到明日才能進行,而他和他的部下今日晚上就得“墳頭睡覺”了。

  不過這也讓張萬邦對朝鮮軍“最后的精銳”更加嗤之以鼻。他認為朝鮮軍如此表現說明了他們的組織紀律極其糟糕,稍有點風吹草動都能讓這些人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按照高務實的說法:紀律是軍隊戰斗力的根本。所以,朝鮮軍顯然算不得什么精兵。

  眼見得朝鮮軍再次出發朝貞陵而來,張萬邦稍微輕松了一些,下令全軍做好戰斗準備。

  明軍由此開始布陣,二十多輛偏廂車被擺在外圍第一線,其間還間雜著不少火箭車,而火槍部隊則等候在偏廂車背后隨時準備迎敵。火槍部隊的第二、第三隊列在后方列陣,隨時準備輪流補上第一隊列進行三段射擊。

  次中心則是一圈四方炮兵部隊,之所以要放在次中心位置,一來炮兵需要外圍保護,二來是小半徑有利于炮車機動,將炮火在戰斗中快速有效地調配在最需要的方向。

  至于最中心就不必說了,自然是中軍指揮臺,由張萬邦帶著護衛親兵坐鎮。其實他這個位置從某個角度來說并不太好,主要是離炮兵太近,戰斗中可能震耳欲聾。

  不過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因為他總兵力實在太少,這個大空心方陣雖然整體面積不小,但無論如何列陣,炮兵離他都不會太遠。

  當然萬事有弊便有利,好處就是這樣布陣之下無論是他還是炮兵本身都會特別注意消除安全隱患,像董一元那樣差點自己把自己炸飛的事情就基本不會發生了。

  炮兵后置其實也就是京華搞出了炮口刻度可調才好辦,否則如過去那種火炮就不方便后置,因為不能以較大仰角開炮,放在后陣容易誤傷前方友軍。

  朝鮮軍耽誤的時間太久,以至于他們趕到明軍的預設戰場時不僅張萬邦部早已嚴陣以待,之前完成地雷爆炸任務的二標一營三連也搶在他們前頭回到了明軍陣地,被安排進了作戰編組。

  權栗匆匆趕到時,打量明軍一眼之后立刻就松了口氣——明軍布四方陣,意味著他們只能被動挨打,甚至沒有想過主動攻擊或者取得戰場優勢之后的作戰。

  四方陣過去一直都被認為是僅次于圓陣的防御陣式,在權栗看來明軍這樣做其實就是放棄了主動權,只能被動挨打,而且即便在戰斗中取勝,也很難變陣進行勝利之后的追擊。

  換句話說,此戰朝鮮軍即便作戰不順也應該能從容后撤。

  面對此情此景,權栗幾乎笑出聲來。張萬邦眼巴巴跑出城來與我對陣,結果卻擺個烏龜陣,這除了幫我練兵之外還有什么意義?

  由于己方優勢實在太大了,權栗很快送剛才的意外損失中恢復心情,下令三面包圍張萬邦部,留下西面一側空置。

  這是最顯然不過的圍三闕一之策,留下西面不予包圍是因為從戰場的位置去漢陽城最好走的方向就是往西。如此留下西側就會給明軍逃跑留出出路,一旦明軍支撐不住就會向西逃離,這時明軍戰線自然不復存在,朝鮮大軍想怎么追殺就怎么追殺。

  權栗兵分三路對明軍半包圍的時候,明軍方面一開始毫無反應,等到南線那路朝鮮軍進入明軍火炮射程之時才忽然開炮轟擊。

  南線朝鮮軍為什么會進入明軍炮兵射程之內呢?是因為他們這一路的道路最難走,因此為了確保不會拖延全軍行動,南線朝鮮軍稍微抄了些近路,便進入了明軍火炮射程。

  原本權栗雖然對南線的表現有所不滿,但也沒有太過在意,畢竟戰場上最不缺的就是意外,誰敢保證自己在戰場上的一切預判都會發生、一切希望避免的都能完美避免?湊合能看也就是了。

  然而明軍很快就讓權栗為這個想法感到后悔了、

  明軍張萬邦部的炮兵一共一個營,總數接近六百人,分別操控火炮和火箭車。其中火炮全為陸軍三號炮,一個炮組五人操作,總計擁有86門炮;火箭車兩人為一車組,總計擁有72輛。

  理論上來說,由于明軍布四方陣,每一面擁有火炮21.5輛和火箭車18輛,當然火炮不可能還出現半門炮的情況,所以必然有兩面為22門,另外兩面為21門。但是無論如何,每一面大概也就是差不多20門炮和20輛火箭車才對。

  可是南線朝鮮軍的感受與這個“理論上”的數值非常不相符,明軍先是火箭車齊射,18門火箭車第一波便打出了鋪天蓋地的火箭,這種帶有一定爆炸性質的武器給朝鮮軍帶來了很讓人膽寒的大面積破片殺傷。

  此時朝鮮軍才發現,明軍自用的火箭車與他們送給朝鮮的火箭車并不相同,至少每輛火箭車一次齊射發出的火箭肯定遠超送給朝鮮的那些。

  這個感覺完全正確,因為明軍的火箭車每輛齊射是9*9,也就是八十一枚火箭。明軍火箭的推進靠箭身后部的火藥點燃噴射動力,爆炸是靠火箭中部內置的火藥與破陶片。

  這種火箭的構造靈感來源于竹節。簡單的說就是當后部的動力火藥燃燒完,里頭有一根引線穿過兩段艙室之間如竹節般存在的空置隔艙,經過空置隔艙中的燃燒之后,在位于中部“竹節”中的火藥而引起爆炸,這樣就把內置的陶片炸開形成殺傷了。

  至于為什么在兩節火藥艙之間要設置一個空置隔艙,當然是為了控制爆炸時間,總體而言就是要控制在動力燒完落地瞬間便爆炸——這很難精確,但當前可以做到大差不差。

  一輛火箭車一次發射81枚能爆炸射出“面傷害陶片”的火箭,意味著每一方向即便正好是18輛火箭車,也能在一次齊射之中射出1458枚火箭!

  這些火箭其實并未完全命中朝鮮軍人群,事實上火箭這玩意兒命中率一直比較堪憂,這一輪火箭真正命中人群的可能連零頭都不到(小于458枚),其中還有一些又幾乎打中了同一個位置,未能產生最大的效果。

  然而,朝鮮軍的感受卻是猶如直面煉獄!

  在他們的感受中,明軍鋪天蓋地的火箭落下,爆炸飛起無數陶片。這些陶片無所謂準頭,但每一枚陶片都可以比擬傳說中的武林高手扔出的飛鏢,但凡命中,不死也傷。

  單枚陶片雖然因為命中要害的可能性很低,所以其威力其實不算大,然而問題在于這玩意實在是量大管飽,一輪齊射之下南線朝軍就被炸了個人仰馬翻,到處都是慘叫。

  壞就壞在慘叫,許多人根本不會致死,但受傷的人實在太多了。無數聲嘶力竭的慘叫加在一塊兒讓人宛如進了煉獄,只覺得身邊每個人都在承受極大的折磨,讓僥幸未曾受傷的人也感到背脊生寒、瑟瑟發抖,不知道是不是下一刻自己也要如此。

  更糟糕的是,受傷的人不會只是慘叫,還會下意識亂跑亂竄,一下子就讓南線朝軍陣形大亂,整個變成了一鍋粥。

  留在北路的權栗就這樣目瞪口呆地看著南線的近萬朝鮮軍精銳,在這樣區區一輪火箭齊射之后當場崩潰。什么隊形、軍陣全都在頃刻之間徹底瓦解,整個隊伍猶如被人施了咒法,雄赳赳的去,亂哄哄的回。

  權栗腦子里嗡嗡一片,他滿腦子漿糊,只剩一個聲音盤旋不去:南線可是近萬大軍啊,這就敗了?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和月票支持,謝謝!

  PS:大鍵盤上的數字鍵7,按理說應該是很少被按到的,看它居然莫名其妙的壞了,我不理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