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132章 萬眾矚目
  畢竟是跟李成梁不熟,別看現在稱呼得親熱,實際上大家根本沒有半點交心,高務實也就不考慮直接找李成梁要人了,反正努爾哈赤現在還沒發跡,甚至連獨立都談不上,弄死他的機會還有的是。

  甚至,只要搞定李成梁不管是降服還是拿下,讓李成梁不去縱容努爾哈赤,努爾哈赤這輩子都別想積累起足以反明的實力來。

  以夷制夷不是不好,但前提是自己有足夠的實力,能夠壓制這個給自己做打手或者炮灰的“夷”,而李成梁對努爾哈赤的做法,就屬于玩脫了。

  按照高務實的對比和分析來看,李成梁一開始大概是覺得覺昌安和塔克世兩父子能力不錯,所以借刀殺人把他二人給除掉了,然后偏偏去扶植塔克世的兒子努爾哈赤,將他培養起來做自己的走狗。

  李成梁之所以這么做,大概是覺得自己的借刀殺人之計很巧妙,努爾哈赤應該會被他蒙蔽,甚至反過來感激他,從而心甘情愿做他的忠實走狗,再加上努爾哈赤年紀輕,只有倚仗他的扶植才能自立,于是便會更加忠誠于他。

  只是,李成梁沒有料到那借刀殺人之計出了簍子,而努爾哈赤將計就計,一面裝作不知情,把殺父之仇歸罪于建州女真的預定對手;一面取信于李成梁,在他這里得到各種好處,包括且不限于縱容他出兵征討建州女真別部、物資支援以及準許他進行貂、參貿易等。

  李成梁不知道自己縱容的是一顆對他、對大明心懷怨恨的深水炸彈,反而將其培養成了建州女真的唯一首領。

  本來,僅僅如此也還有救,誰知道天有不測風云,先是寧夏出了亂子,李如松帶著一大幫李家軍嫡系家丁去征討寧夏,結果寧夏雖平,李家軍卻損失不小。

  然而此時的李家軍依然還是很強,如果有幾年工夫,還是能恢復元氣的,誰成想朝鮮又出了亂子,被剛剛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按著一頓暴打,哭著喊著來求大明爸爸救命。

  萬歷帝本來不大想管這茬破事因為要花錢,然而經不住朝鮮王苦苦哀求,加上得知豐臣秀吉打朝鮮居然還只是個跳板,接下來要打的就是大明。

  這就不能忍了,加上此時寧夏已定,萬歷帝于是就近調遼東軍去把朝鮮的事情給解決掉。

  意外的是,第一次出兵因為小看了日本人的決心,不知道日軍多達十幾萬,遼東軍出兵才不過幾千人,被一頓暴打逃了回來。

  這下子,不僅朱翊鈞怒了,李如松也怒了。于是第二次作戰的時候,不僅遼東軍主力全出,國內還派了援軍,幾番苦戰之后,戰績倒是不錯,基本上算是摁著日軍打,把他們給打了回去,順便氣死了豐臣秀吉,日本退兵。這中間還有很多細節,日后寫到了再說。

  這一戰看起來戰果輝煌,大明又幫助自己的小弟來了一次存亡繼絕,煌煌天朝的自信心直接爆棚。

  然而麻煩其實已經來了遼東軍損失巨大,尤其是李成梁的起家部隊,他的那幾萬家丁騎兵損失大得已經不是傷筋動骨可以形容,完全就是斷手斷腳的程度了!

  何以見得李家軍的嫡系家丁經此一戰,損失已經大得如同斷了手腳呢?有事實可以證明,那就是李如松之死。

  遼東軍最強的時期,完全是壓著蒙古打的,常年累月都是以少擊多的打,沒聽說中個埋伏就損失巨大的情況。結果打完朝鮮一戰之后,李如松依然按照往常的打法和兵力對比來作戰,結果便中伏而死了!

  中伏不奇怪,奇怪就奇怪在,如果以李家軍當年的悍勇,怎么可能讓主帥直接戰死在那兒?僅此一戰,便足以說明當時的李家軍嫡系,已經不僅僅是“走下坡”這么簡單,其戰斗力實際上已經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而李如松本人的戰死,更是讓李家軍的脊梁骨都斷掉了。雖然此后李成梁二度出山,但已經沒有意義了,不僅他本人壯心已暮,李家軍本身也回不到過去的輝煌了,只能一步步凋零。

  而在這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里,努爾哈赤已經崛起,趁亂統一了建州,甚至接近于統一了整個女真。

  此時的李成梁早已蛻變,根本不復昔年之勇,變成了一個典型的官僚式軍閥,一門心思保全富貴,根本不敢再拿最后一點本錢去跟努爾哈赤打生打死,于是干了一件最大的蠢事:放棄他自己昔日建立的寬甸六堡隨即被努爾哈赤占據,而且成了其穩定、發達的后方。

  李成梁病死之后,李家的后人已經完全沒有再戰的勇氣,史載“父兄故部曲已無復存,而如柏暨諸弟放情酒色,亦無復少年英銳”,至此,遼東軍自身已無對抗努爾哈赤的實力,更別提壓制了。

  朝廷也因此不得不把馬芳之子馬林等宣大將門調往遼東,然而搞笑的是,馬林等人調去遼東偏偏施展不開遼東將門不聽他們宣大將門的!

  陽奉陰違?那還算有禮貌的,不少人甚至是直接不給面子,乃至當場就敢甩臉子。

  遼事至此不可復振也。

  所以在高務實看來,遼事敗壞,李成梁本人的確要占大部分罪過,但剩下的倒也不能完全賴他,確實是大明夠倒霉。

  不過話雖如此,他高務實既然是穿越者,有“先見之明”,這些倒霉事卻也不是不可以避免,或者說至少可以避免出現歷史上那么糟糕的結局只要提早準備就好。

  這一日跟李成梁的會面,在雙方的賓主盡歡中結束,李成梁的態度很熱烈,但什么都沒保證,除了吹噓了一番昔日的功績之外,就是想方設法探知高務實的來意。

  李松并不吹噓什么,甚至還很謙虛,很低調,但只要李成梁開始拐彎抹角地打探高務實為何而來,他的神情就會明顯變得緊張,聚精會神地在一邊聽著,顯然對此也很在意。

  其實說起來,高務實挺能理解他們的緊張,畢竟以他高務實的圣眷來看,他如果執意要在遼東搞風搞雨,只怕真沒誰攔得住現任薊遼總督梁夢龍雖然看似并非高黨出身,但他能做到這一步卻是因為高拱和郭樸二人的提拔和力挺,于情于理他都不太可能對高務實下手。

  而遼東巡撫周詠呢?他是河南延津人……

  漠南大戰之前,朱翊鈞和高務實商議的時候,還說過擔心周詠能力不足,但高務實并沒有順勢表示要取代周詠,原因就在于此大明走到現在,鄉黨之間不是輕易就方便動的,許國作為高拱的學生,都已經在閣幾年了還總被人懷疑,不是因為別的,單純就是因為他是徽州歙縣人,而那里是一處心學興盛之地。

  所以現在的遼東,本來是很“平靜”的,而高務實這條披著黃金鱗片的魚兒跳了進來,他是會活蹦亂跳掀起浪花,還是只打算靜靜潛伏打熬資歷,這是整個遼東官場都聚精會神盯著的事,萬眾矚目,無分文武。

  感謝書友“kxzf”的月票支持,謝謝!感謝書友“書友20190223180428135”的打賞,謝謝!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