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大明:鄉村小狀元,老朱賊稀罕我 > 第67章 多少平壤名利客
  關于農戶們的消息傳到李成桂這里,財政大臣憂心忡忡,各種勸誡,讓他力保糧食生產。

  但被錢財迷了心智的李成桂完全當做了耳旁風,反而巴不得更多農民離開故土,改行為工人,這樣才好盡快把道路、橋梁、工廠等修建起來。

  所謂上行下效。

  李成桂這樣的態度,底下人瞧見了,那就更無法無天了,各種虛報農場種工人數吃空餉,或是虛報田畝數拿補償款。

  許多農場干脆在上級官員的調動下,把農場給關了,把種工給放了,全都派去做工。

  更有甚者,為了圖方便,許多地方官府都私自把原先定下的荒蕪地帶的工廠地址給改成了好地帶。

  所謂好地帶,自然就是過去百姓的聚集地、連同良田、河道等都算上了。

  這些地方的普遍共同點是道路、河道原先就有,基礎工程修建起來不麻煩,且地勢相對平坦,建廠施工難度很小。

  財政大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數次提醒李成桂,讓他下令斥責那些亂來的官員,緊守耕地紅線不動搖。

  結果呢?李成桂根本就無動于衷。

  李成桂給出的解釋倒也讓財政大臣無可辯駁。

  他說:大家都不是傻子,朱二牛能發展企業,其他有錢人當然也能,就算他們不跟朱二牛合伙,人家無外乎就是商品品質差點,速度慢點或是規模小點嘛,只要售價便宜點的話,也不是不能賣出去掙錢。

  他說:畢竟原先我們這邊的商品就有一定市場力,只不過過去生產力有限,才不得不只能小打小鬧。

  他說:如今國內市場打開了,生產力也解放了,大把的沒法耕種的農民等著就業,還用愁生產力不足?大把的廠子、工坊等著開工興建,還有愁崗位不足掙不到錢?

  他說:比起可以免部分稅收和免費拿地的朱二牛,這類人的稅收要全額交上,買地也得花錢,這就都是國庫收入啊!何必讓他們因為人手不足而坐困愁城,停步不前?

  他說:而農民呢?一年下來就算稅收很重,又能交多少糧食,換多少錢?

  他說:與其留著這些種工不情不愿的給官府打工,還不如讓他們去做活路掙錢,再從他們身上收點稅,得來的錢能從大明買到的糧食比種工們起早貪黑種出來的糧食多的太多了,農民自己也樂得輕松。

  而當財政大臣問李成桂萬一大明突然不賣糧食給我們了,我們自己儲備糧有限,田地又都被侵占了,沒法再種出糧食時該怎么辦?

  他說:我們這邊種地的少了,對外的糧食需求就會相應變大,大家有錢了,對其它商品的需求也變大了,那我們只能花錢去大明買,這將一定程度上解決大明生產關系優良帶來的產量過剩所可能造成的通貨緊縮。

  他說:而大明發行幣鈔,尤其是發行寶鈔,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信用,以前咱們國家沒那么多幣鈔,大明可以說不賣糧食給我們就不賣糧食給我們,可如今咱們有他們那么多幣鈔,就由不得他們了,如果他們不賣,那咱們的幣鈔就成了廢物,等同于他們不認賬了。

  他說:到時候崩潰的只會是大明自己的信用體系、財部體系乃至經濟體系和整個大明天下,到時候連同咱們在內的國家與地區誰也不會放過他們,所以不賣糧食給我們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他們比我們還不想發生,否則就是作繭自縛,自毀長城。

  他說:若大明只是不準我們買糧食,依舊準許我們用他們的錢,那我們把錢一口氣都花了,他們必然通賬,我們把錢都留著,他們則必然通縮,我們吃虧,他們也別想好過,尤其是遼東周邊的大明百姓和那些跟我們有生意往來的商人。

  他說:本王當然也明白很多時候有錢都買不到糧食,在特定時間下,糧食比錢金貴,所以同時還做了兩手準備,秘密讓人在全國各地修建了幾十個大型儲備糧倉,那里頭全都裝滿了糧食,其中有許多糧食都不在大明的官府賬面上,就算我們全國人一粒糧食都不出產,靠著糧倉里的糧食也能頂半年,就算大明徹底斷了我們的糧食,我們也有臨陣磨槍的底氣。

  他說:本王知道你在想什么,你無外乎是擔心朱二牛背后站著朱七牛,朱七牛背后則站著大明朝廷,他們對我朝鮮虎視眈眈,本王又何嘗忽略了這一點呢?可不要以為只有那位太上皇手里有錦衣衛,本王手里也是有暗探的,許多大明的情況都是他們傳遞給本王的。

  他說:可我們如此大的改革必然是他們事先沒有料到的,我們就像是一輛跑起來的車,如果我們只是馬車,很容易被他們拉住韁繩,而如果我們是火車呢?他們想攔都攔不住。

  他說:所以我們現在非但不能自己慢下來,反而得多加煤炭,讓火車跑的更快些,則大明方面只能望洋興嘆,不得不跟我們和平相處。

  他說:若大明根本沒有如此險惡的用心,那就更好了,只要我們足夠有錢,對他們來說就是大客戶,他們喜歡我們還來不及呢,雙方共同發展,豈不美哉?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謀啊!

  他說:至于民間諸多亂象,本王比愛卿你還要了解,本王也曾微服私訪,深入民間,心知不少貪官污吏在借機惹是生非,侵吞國財,欺壓民眾,可難道我們慢一些乃至沒有什么動作,這些人就會安生嗎?錯,這些貪官污吏啊,骨子里都壞的流膿,他們是不會因為任何原因改過向善的。

  他說:這種陣痛,恰好說明本王的辦法是對的,是可取的,現在這些貪官污吏我們還有用,且暫時留著,以發展為重,等將來我們騰出手來了,再收拾他們也不遲,最起碼老百姓雖然還是在受欺負,但日子卻比以前好過太多了,不是嗎?

  國王都這樣說了,財政大臣只能是被說服了。

  至此,朝鮮這列高速發展的車輛失去了最后一個踩剎車的機會和踩剎車的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