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帶著房子去古代流放 > 第372章 新的土地制度
    祁弘宗平復心情道:“這么重要的內容,你父皇為何要寫信告訴我?”

    他相信,蕭曄對西戎的恨,不比陸家反賊少。

    而蕭曄卻偏偏把這么重要的內容,讓女兒送來西戎。不用想也知道,他必然是沒安什么好心。

    說不定就是想看西戎和陸家打起來,最后斗得兩敗俱傷。

    蕭琴蘊早偷看過父親留下的秘信,知道祁弘宗會懷疑,她索性大方承認道:“如果他沒有出事,殿下自然不會收到這封信。

    但他出了事,這信便會由我送過來。我承認,父皇多少帶了點報復和不甘的意思。但你會因為怕與陸家為敵,就放棄這么好的機會嗎?”

    祁弘宗當然不會。

    實際上他祁弘深一樣野心勃勃,想要統治這一整片土地。

    不過他也不會信上說什么,就信什么。

    他給留在嶺南的細作頭目賈魏今下了命令,讓他安排下面的人去到江棠棠身邊,將江棠棠的一切行為給他匯報。

    這可將賈魏今為難壞了。

    誰不知道江棠棠不喜用奴仆?

    因為她的不喜,導致陸家別的人也有樣學樣,減少了奴仆的使用,陸家這兩年幾乎沒有招用新人。

    不招收新人就算了,原本的奴仆還時不時地給他們恢復身份,安排去做別的。

    細作要想混進陸家,簡直難如登天。

    不從奴仆入手,從陸時晏身上入手更是行不通。他用盡了手段,色誘不行就換英雄救美,又或者挑了那楚楚可憐的女子去,想要得到他的垂憐,最后在陸時晏身邊混上一個妾室的身份。

    但這些全都失敗了,他已想不到還能從何處入手了。

    正在他犯難之時,無意間聽到幾個少年在討論江棠棠。

    幾個少年說起江棠棠時,除了崇敬之外,眼里還有著藏不住的愛慕。

    想想江棠棠容貌以及才華,賈魏今心中十分理解這些少年郎。

    別說這些少年郎,就是他一個從小被西戎嚴苛培訓的細作,看到她也難免心跳加快,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想法來。

    更何況她不光長得好有才華,還平易近人。和他見過的所有閨女都不一樣。

    她總是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讓人不知不覺間,就甘愿為之獻上一切。

    要是她能成為細作,什么情報換不來?

    賈魏今胡思亂想著,突然靈光一閃。

    他一直在想辦法,從陸時晏身上下功夫,為何不直接從江棠棠身上下功夫試試?男人有權后享受女色,女人有權后呢?

    *

    三月底,大批官員領著任命書,去往了全國各地上任。

    除了派往各地的官員外,還有大量的物資。

    這些物資由軍隊押送,主要是種子以及農具。

    江棠棠根據當地的氣候,派軍隊協助,送去了適合當地耕種的種子。

    除去種子外,還有各種新政。

    最為農人們津津樂道的江棠棠最新公布的土地公有制。

    以后每戶人家根據戶籍上的人口劃分土地。不論男女,均可劃分土地。而劃分土地的多少,則由當地縣令根據當地的情況來決定。

    畢竟每個地方的人口密度不一樣,土地范圍也不一樣。

    這消息一公布,就在嶺南、渤海郡等地引起了轟動。

    原本,許多難民都不想再挪窩,就留在當地的。

    可是,因為當年大周官府的不作為,大量人口逃往嶺南等地,這也導致嶺南幾地的人口密度十分大,每家每戶能分到的土地自然也就變少了。

    這時候,大家聽說以后全國各地都實行一樣的土地政策,那土地面積更廣的地方,便能分得更多。不免有人心動,生出了遷回原籍的心思。

    許多人都去官府打聽,擔心傳聞有假。

    而各地官府外,不光安排了專門的人員,給百姓們解釋,還掛了一張大大的輿圖,給百姓們解釋。

    這個時代和現代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這個時代的人,對自己所處的土地并不了解。

    像輿圖這種東西,除了官宦世家,普通人家哪有人見過。

    但江棠棠不但讓人把她管轄的所有土地畫了出來,還有各地的面積,氣候,適合種植的農作物都做了標記。

    當有農人去官府外詢問的時候,有專人站在輿圖面前,給大家講解。

    聽完專職人員的講解后,農人們便討論開了。

    “去北方,聽說那里的土方大,土地多,還肥厚,特別適合種植玉米。玉米特別好吃,產量還高。我家上上下下二十多口人,要每人都能分到兩畝地……”

    一個臉孔黧黑的漢子掰著手指算數,雖然算了老半天也沒算出來到底能分到多少畝土地,但這并不妨礙他高興。

    他知道,那么多的土地。若是換了以往,他們全家人不吃不喝一輩子,也買不起這么多的土地。

    可是現在,這么多的土地不要錢,就分給他們種。這讓他如何不激動,“這不就跟那大地主一樣?”

    “那還是不一樣的,這是官府發放的土地,不能賣的。”

    漢子笑得合不攏嘴,“土地那是立家之本,誰舍得賣錢?”

    也有人和漢子的看法不同,覺得去南疆更好,“棉花值錢,那么多的土地,要都種上棉花……”

    只要風調雨順,過不了幾年,家里就能修大房子了。

    對于去哪里,大家各有想法。

    心里拿定主意后,便有人開始遷徙。不過走得最多的,還是新逃到渤海郡的難民。

    而早已經在嶺南安家,有了房子的村民,大多舍不得走。

    嶺南雖然因為人口多,大家分的土地少一些,可是嶺南的作坊也多,農閑之時候,外出去找活的幾率也大。

    更有部分人覺得,江棠棠和陸時晏至今都沒有遷去京城,以后只怕會大力發展嶺南,留在嶺南的機會要更多一些。

    江棠棠和陸時晏暫時還真沒有離開嶺南的打算。

    對于嶺南,兩人有著特殊的感情,再加上一些外在原因。兩人都決定在嶺南舉辦了新國成立大典。

    陸時晏最近都按著江棠棠的提議,在軍隊里訓兵。要在新國成立大典舉行閱兵儀式。

    除此之外,還有大典上要用的皇冠,禮服、馬車等,這些都要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