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小說 > 北宋紈绔之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 > 第五百章 遼使待價而沽 承接重擔曹俊才
  “潘娘娘,如此形勢,你還不迷途知返么?”

  “若能交出官家,仍不失慈母之德,皇家正位啊!”

  王延齡見潘太后臉上露出焦急的神色,再接再勵,繼續勸說威逼。

  太皇太后聞言,也點頭附合道:

  “潘氏,念你是皇帝生母,哀家只當你是一時糊涂,若能交出皇帝,哀家必不降罪于你。”

  “況且哀家乃先帝嫡母,難到你不知孝道?今日竟敢與哀家刀兵相見!群臣不會容你,天下也不會容你!”

  現在兩方雖然僵持在大殿,但也只因為潘氏手中有小皇帝這個底牌,不過她這個“皇祖母“必需做做作樣子,但也并不一定要顧忌小皇帝的安危。

  大不了換一個。

  只要做得隱秘些,將小皇帝受傷的責任推脫到潘氏頭上也并不是不能做。

  她相信潘氏不會不明白道理。

  潘太后滿是怒氣道:

  “皇帝乃本宮親生,兒子在母親懷中,又有何錯?“

  “王延齡不過欲加之罪,欲做大逆之事,太皇太后雖是先帝嫡母,但卻非先帝指定聽政之人。”

  “去歲,太皇太后被劫到西夏,本宮也曾憚精竭慮,派曹斌營救。”

  “非是我不欲盡孝,而是受先帝遺旨,監理大宋江山,免得母后被王延齡這奸臣用假旨蒙蔽,‘再次’危害大宋社稷。”

  聽到這話,太皇太后被氣得不輕。

  潘氏揭露她曾犯錯被虜西夏的舊事,可謂一點情面都不留,讓她在眾臣面前又丟了一次臉。

  王延齡也有點無語,潘氏父子一向是奸臣典犯,什么時侯這奸臣變成自己了?

  正這時,郭太監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面色一慌,低聲對劉太后道:

  “大娘娘,事到如今,潘氏仍不認罪,像是在等著什么。”

  “她身前的婢女似乎是龐妃貼身之人……是不是忠靖侯回京了?”

  劉太后聞言也是一驚,隨后又搖了搖頭:

  “不可能,哀家已嚴令高樂侯,封禁城門,限時通行,就算他悄然返回,也進不了城。”

  “況且曹斌麾下將官盡被調出京城,就算他能返回,也要受制于高樂侯……”

  郭太監雖還有些擔心,覺得高樂侯可能斗不過曹斌,但卻沒敢多說。

  耶律義先卻不知郭太監的顧慮,他見王延齡轉移話題,還要威逼潘太后,連忙打斷道:

  “王丞相,您還沒有給本使答復。”

  他當然不愿意只當王延齡威避潘太后的工具,也不想潘太后輕易認輸,讓大宋結束內亂。

  王延齡臉上怒色一閃,忍了忍方道:

  “宋遼既是兄弟之邦,籌借錢糧之事自然好說。”

  “只是我大宋今日不便,還請兩位使者先去驛館歇息幾日,到時本相自會遣重臣與使者商議。”

  遼使擺手道:

  “王丞相不必客氣,我大遼一向遵禮重義,如今宋皇有難,我等怎能視而不見?”

  “我耶律義先做為大遼皇族,理應在場,防止有人謀害宋皇……若大宋臣子不遵禮儀,想要挾持傷害宋皇,我大遼也有義務撥亂反正。”

  聽到這話,王延齡差點氣得罵娘,你遼國一蠻夷之國哪里來的臉自稱禮儀之邦?還想管大宋國事。

  不過王延齡也明白,耶律義先只想借機給大宋亂上添亂,詐取好處罷了。

  想到這里,他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看了劉太后一眼,眼神微動道:

  “貴使,本相可先籌措七十萬貫糧草借予遼國,至于其它可以后再議如何?”

  耶律義先聞眼,頓時眼睛一亮,有了七十萬貫,就能詐出更多,于是叉手道:

  “那就多謝王丞相了,本使認為太皇太后作為長者,理應聽政監國。”

  “若我家陛下認可,自會送來國書予以支持,若有大宋需要,我大遼還可出兵相助。”

  他正說著,寇準已經看不下去了,怒斥道:

  “耶律義先,你一介外臣,竟敢插手我大宋內事,此求死之舉!”

  劉太后卻眼睛大亮,擺手止住寇準道:

  “出兵就不必了,我大宋的內事自會自行解決,哀家可做主借給遼國一百萬貫錢糧,不過遼帝要明白中原正禮。”

  對她來說,一百萬錢糧不過是皇家一次出游或祭典的費用,但大遼國書的支持就太有輿論價值了。

  讀書人雖視遼國為蠻夷,但因為遼國強大的原因,又總讓他們對遼國的夸贊樂于稱道,頗有感化蠻夷的自豪心情。

  有了遼帝的這種國書,更能證明由自己聽政是眾望所歸,天命所鐘。

  聽到劉太后的答復,耶律義先頓生豪氣,覺得自己這次會立個驚天大功,于是他又連忙看向潘太后,猶豫道:

  “不過潘娘娘似乎也應該監國,這讓本使有些為難……”

  所有人都知道他什么意思,一些直臣不由有些氣急,這遼使趁火打劫的心思都不掩飾了,完全是一幅待價而沽的模樣。

  就在眾人以為大宋不得不吃個悶虧的時侯,潘太后卻怒道:

  “本宮乃皇帝生母,正宮太后,有先帝遺命在身,何須你遼國承認?”

  王延齡本就說她給外使制造脅迫大宋的機會,若她答應遼使的條件,就相當于承認了這個罪過,打自己的臉!

  面子不能丟!

  于是她心中一狠,就豁了出去。

  何況她此時本就勢弱,若曹斌不能及時趕到,遼國的支持還不如一個士兵重要……

  “太后娘娘說得好!我大宋之事,何時輪到遼人置喙了?”

  “滿朝眾臣,竟被區區遼人嚇住,看來這朝廷離不得本侯啊!”

  “看來實現先帝遺愿,輔作陛下震興大宋的重擔,就要落在太后娘娘與本侯肩上了!”

  隨著這一聲感嘆,一隊禁軍突然滿身甲胄跑進大殿,分兩列將眾臣擋在身后,隨后曹斌一身金甲,腰佩寶劍,在大殿門外的朝陽中安步走進大殿。

  見他露面,潘太后整個人動都放松了,終于提前趕到了。

  群臣震驚的同時,也頗為無語,你曹斌哪來的那么大臉,還朝廷離不開你,可去你的吧。

  不過他的話也讓眾臣有點羞愧,雖然有些人并不是完全畏遼,但畢竟顧慮很多,沒有站出來反駁遼使。

  此時王延齡震驚不已,全然沒料到曹斌會悄悄進京,他雖然心中發慌,但還是當先發難道:

  “曹斌放肆,你不在淮東治鹽,無令擅自回京,還帶兵進宮,想要造反嗎?”

  “還不令士卒退出大殿?若如此,本相尚念你初犯,不予治罪。”

  劉太后更加難以接受,曹斌能帶兵進宮是一方面,這么明確支持潘氏的行為也讓她有些始料不及。

  她雖在極力打壓曹斌,但并沒有想要殺人或完全棄用的意思。

  只是她不知道,阻礙曹斌掌權是一方面,她對遼夏的態度也是曹斌支持潘太后重要的原因,他可不想坐視敵國囂張坐大,讓自己受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