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天下一統,可遠在千里之外的西南邊陲,還殘存著元朝的勢力,他們蠢蠢欲動,屢次發動復朝戰爭。太祖在數次派人勸降無果后,派大軍前往西南遠征,而這次征討,也成了西南兩省最大的移民時代,史稱調北鎮南。
明洪武十五年,在清除了元梁王的勢力之后,為避免西南再次淪為中央集權的真空地帶,朱元璋決定把足夠強大的軍隊留下,屯兵駐守,威懾四方。
昔日人煙稀少的西南山地,變成了一個龐大的軍營,數十萬來自江淮兩岸的中原漢家子弟從此背井離鄉,在此地安營扎寨。
他們為蠻荒之地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曾經鏗鏘作戰的將士們放下了刀劍,拿起了鋤頭,開荒種地,自足軍糧。
時至今日,他們以及他們的后裔已在這里居住了600年,他們是一群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至今保留著明朝的文化習俗,人們身穿鳳陽漢裝,口說明朝官話,住著古樸石頭房子,傳承著民間戲劇地戲。
蘇葉很久之前就在網上看到過這里,她羨慕這里的世外桃源和與世無爭,一直想來走一走,一直一沒有時間和機會,這次她任性了一回,扔下了深城的那個爛攤子,躲到了這里,似穿越了時光,回到了六百年前。
她脫掉了身上時尚衣衫,換上了這里獨特的鳳陽漢裝。她踢掉了腳上的高跟鞋,換上了繡花鳳頭鞋。她把及腰的長發用古樸的發簪挽起,她跟著當地的婦女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學她們繡花,聽她們講述過去的故事。
蘇葉已經很久沒有覺得內心如此平靜了,她不再想起顧澤也,不再想起繁華城市里的燈紅酒綠,每一個伴著蛐蛐聲入睡的夜晚,皆是一夜好夢。
這里的一切都讓蘇葉喜歡,尤其是地戲,她以前從未聽過戲,聽不懂,也不喜歡。可來了這里,坐在門檻上,聽著戲臺上咿咿呀呀,咚咚鏘鏘的鑼鼓喧天,她像一下子被打通了任督二脈,雖依舊難懂戲文,卻已能理解其深意。
穿上彩色戰袍,頭上罩層黑紗,戴上木雕臉譜,他們用六百年的戲腔,演繹著祖輩們奮勇殺敵的忠肝義膽,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似乎近在眼前。
她愛上了這樣的傳承,無所事事時便過來偷學,老師傅見她頗有天賦,閑來無事時就指點她兩句,她跟著學了十天半月,已唱的有模有樣。
老師傅問她敢不敢跟著他們登臺,蘇葉爽快的道:“你們敢讓我登我就敢登。”
“好。”老師傅欣賞她的颯爽,頗有女將軍的風范,說道:“七月半的表演,你跟我們一起。”
七月半是中元節,這里有傳統地戲表演,十里八村的人都會來看。
此事一定,蘇葉每天往老師傅這里跑的更勤了,一待就是一天,跟著其他人一起排練,轉眼就到了中元節。
往常安靜的屯堡一下子熱鬧起來,一大早的便人聲鼎沸,男女老少都穿著漢服古裝,戴著各種各樣的面具,比電視劇里的場景還熱鬧。
地戲表演是在晚上,演舞臺下早早就坐滿了人,一陣鑼鼓喧天后,身穿戲服的將軍戰士陸續登臺,蘇葉扮演了一位小將軍,跟著一群老將軍上陣殺敵,英勇無比。
一場地戲結束,臺下掌聲雷動,蘇葉隔著黑紗往下看,視線突地僵住,那一抹高大挺拔,穿著與所有人格格不入的衣衫的男子,好似她忘卻了許久的男人。
五分鐘后,后臺。
蘇葉身上還穿著戲服,臉上還化著濃濃的戲裝,男人站在她對面,沉默又眷戀的看著她。
兩人對視半響,無人先語。
“小葉子,你的戲唱完了,怎么還不出去玩,晚了可就看不上花燈游街了。”有人換下了戲服過來拍了蘇葉一下。
蘇葉猛然回神,對這人笑了笑:“換了戲服就去。”